樱花依旧开更新时间:2021-01-05 17:17:59
释放阅读上一章
樱花依旧开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二十四章 何清淼的忧惧之应征社区志愿者(一)

可能是心情太好了,她路过小区前面的青山公园,那里种了数百棵樱花,她光是看着光秃秃的树干,都仿佛见到了樱花盛开的场景。

虽然现在一提起樱花,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日本春天樱花盛开,翩跹飘零的场景。但事实上,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

樱花的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一百五十种,中国有五十多种。

全世界约四十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就有三十三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赏樱之地,分别是武汉东湖樱花园、日本青森县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州樱花园。

因此,现在的武汉,到处可见樱花的踪迹。往年每到三月初,早樱初绽,到四月中旬还能看见晚樱随风飘落。

这样美美地幻想着今年开樱花盛放的工夫,何清淼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居然一下子就骑到了中百仓储大门口。

到了现场才知道,这一元爱心菜全靠抢。何清淼看见不少老年人精神抖擞地围在一堆,心里就害怕。

等他们都挑拣完了,她才上前。这时候菜不多了,品相也不好,但为了安全着想也没办法。

“着都没多少东西了,超市的理货员啥的怎么还不补货呢?”何清淼忍不住大声抱怨。

正巧来了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商超工作人员,推着慢慢一车的货物过来补货整理,他看了她一眼,语气很不客气的说道:“不少员工都回老家过年来不了,我们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没人闲着!”

何清淼被说得满面通红,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等到人家走后,她尽可能买了一些品质相对不错的胶菜、土豆和白萝卜回去,交给了陈潘分发。她正要把多的钱退给对方时,对方来了一句:“不用啊,以后都需要你去采购食物呢!”

陈潘看着她,只看见这位大姐此刻满脸呆滞的表情,猜不透她在想什么。这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跟自己一条线。

“你给我这么好的差事吗?”何清淼难以置信,居然每天都能出去采购好吃的啊!

陈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伸手捂住自己的额头,好险没喊出“你是不是有病”来。她叹了口气,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对方解释清楚,其实这是个苦差事。“明天开始,每天十点超市才开门,你就必须在超市门口了。一天一家超市,因为每家超市卖的一元菜品种不一样。为了尽量让大家的食物多样化,辛苦你每天跑了!”

摇了摇头,何清淼眨了眨眼,俏皮地说道:“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最光荣!”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陈潘又是一阵心塞:大姐,你今年是十八吗?

拿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大白萝卜、胶菜、土豆和洋葱,何清淼付了钱,高兴地往家里跑。

“老公,老公,我们今天吃洋葱炒牛肉、土豆炖牛腩和白萝卜猪排煲汤!”她兴奋地推了推正在看书的老公。

何杰推了推眼镜鼻夹,疑惑地问:“我们家哪来的猪排?”前段时间猪肉价格直逼牛肉,想到牛肉更有营养,他们都是直接买牛肉的。

何清淼也不立即回答老公,拿出手机朝着他晃了晃,拨通杨斌的微信视频电话,对方接通问道:“大姐,怎么了?我才值完夜班呢!”

“少抱怨,没事不得找你的!”她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你那个双开大冰箱有猪排不?”

“那必须有啊!”杨斌听完她的话,眼神一亮,“怎么,要做红烧排骨吗?”他可最喜欢吃各种排骨类的菜肴了,家里囤了很多精瘦的猪肋排。

这家伙果然买了猪排,嘿嘿,何清淼为自己的神机妙算,得意地向老公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赶紧地,上楼顶花园,搞一斤猪排来。我们用白萝卜和猪排熬汤!”她也不卖关子了,高兴地对杨斌宣布。

杨斌也跟着笑了,马上鼓掌道:“我再多拿一斤精制猪肋排孝敬姑奶奶你!”

“好呀好呀!”她举双手赞成,顿时更加开心了,“那还能再做红烧排骨呢!”

桃源小区的两栋三层小楼,楼顶平台被改造成为了一座有顶棚的小花园。说是花园,其实只有几盆花钵。倒是露台上牵了不少粗壮的尼龙绳子,方便大家晒被子。还有几张座椅,可以喝茶聊天。

两幢楼挨得近,台上特地留了一道小天桥,可以供大家出入。以往中秋佳节的夜晚,只要不下雨,小区的老人们就喜欢在天台上分食月饼赏月庆祝。

杨斌是独居,他买了一个六百升的冰箱,这种容积对一般三口之家都算大型冰箱了。也许从事酒店业太久了,他也变得储存各种喜欢的食物。一打开冰箱,就能找到爱吃的食物,他迷恋这种方便和满足的感觉。

他先洗手,用医用酒精酒精消毒后,从家里冰箱精选出一斤散养二头乌的精致肋排,一斤散养黑猪肉的小排。将这些东西装在保温盒里后,杨斌手里握着一小瓶医用酒精喷雾出门了。

很快,他戴好口罩来到楼顶天台,就看见同样戴着口罩的何杰等在天桥一边。他将保温盒放下,喷洒了医用酒精后,拿出消毒纸巾仔细擦拭,然后退到自己的那一栋楼的露台上。

何杰取出一次性手套戴好,提过保温盒,朝对方颔首。男子汉之间的友情,不需要客套。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拎着保温盒回去的路上,一脸带笑,老婆又要做好吃的了......

何清淼戴着橡胶手套等到老公回家,给他全身都用医用酒精喷过后,又拿出居家服让他换上。用84消毒液清洁了玄关的地面。

她这才将保温盒表面用医用酒精擦拭干净,又换了塑料手套取出猪排。

一阵捣鼓后,她再次展现自己的烹饪天赋,整出了三菜一汤。将三分之一的菜肴装在三层便当盒里后,何清淼又将一半的白萝卜排骨汤装进了保温汤瓶里。

这一切都消毒后,她又把它们放进了保温盒里,交给老公拿去天台。

得到消息的杨斌,立马来到天台取过保温盒,他对何杰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着急得大步往回走。

回到家消过毒后,杨斌拿出便当盒和汤瓶,转身从消毒柜里取出碗筷。空气里满是食物的芬芳,他深吸一口气,面露陶醉之色。

像是记起来什么似的,他拿出手机给桌上的食物拍了一张漂亮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道:“中国好邻居,送菜送汤!”

过后,他每一样菜都尝了一口,面露喜色:“太好了,小姑奶奶这次也没有发挥失常!”于是开心地大快朵颐。

第二天,一大早,何清淼又蹬着小三轮来到了武商生活馆大门口。这次不比昨天,门口黑压压的一群人围着铁闸大卷门,一个个都像是准备上战场一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眼前的超市入口,每个人脸上都是如临大敌。

这次她清楚地意识到了,外出冒着生命危险购物的,居然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可能他们的心态是,反正年纪都这么大了,也活够了,要为家里的小辈们着想。

这样的人群,她是万不能跟对方拼的,反而要离得远远的。不然就是对方错了,也能栽在自己头上。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二十四章 何清淼的忧惧之应征社区志愿者(一)

作者名:陆月樱
更新时间:2021-01-05 17:17:59

可能是心情太好了,她路过小区前面的青山公园,那里种了数百棵樱花,她光是看着光秃秃的树干,都仿佛见到了樱花盛开的场景。

虽然现在一提起樱花,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日本春天樱花盛开,翩跹飘零的场景。但事实上,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

樱花的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一百五十种,中国有五十多种。

全世界约四十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就有三十三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赏樱之地,分别是武汉东湖樱花园、日本青森县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州樱花园。

因此,现在的武汉,到处可见樱花的踪迹。往年每到三月初,早樱初绽,到四月中旬还能看见晚樱随风飘落。

这样美美地幻想着今年开樱花盛放的工夫,何清淼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居然一下子就骑到了中百仓储大门口。

到了现场才知道,这一元爱心菜全靠抢。何清淼看见不少老年人精神抖擞地围在一堆,心里就害怕。

等他们都挑拣完了,她才上前。这时候菜不多了,品相也不好,但为了安全着想也没办法。

“着都没多少东西了,超市的理货员啥的怎么还不补货呢?”何清淼忍不住大声抱怨。

正巧来了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商超工作人员,推着慢慢一车的货物过来补货整理,他看了她一眼,语气很不客气的说道:“不少员工都回老家过年来不了,我们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没人闲着!”

何清淼被说得满面通红,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等到人家走后,她尽可能买了一些品质相对不错的胶菜、土豆和白萝卜回去,交给了陈潘分发。她正要把多的钱退给对方时,对方来了一句:“不用啊,以后都需要你去采购食物呢!”

陈潘看着她,只看见这位大姐此刻满脸呆滞的表情,猜不透她在想什么。这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跟自己一条线。

“你给我这么好的差事吗?”何清淼难以置信,居然每天都能出去采购好吃的啊!

陈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伸手捂住自己的额头,好险没喊出“你是不是有病”来。她叹了口气,觉得自己有必要跟对方解释清楚,其实这是个苦差事。“明天开始,每天十点超市才开门,你就必须在超市门口了。一天一家超市,因为每家超市卖的一元菜品种不一样。为了尽量让大家的食物多样化,辛苦你每天跑了!”

摇了摇头,何清淼眨了眨眼,俏皮地说道:“不辛苦,不辛苦,为人民服务最光荣!”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陈潘又是一阵心塞:大姐,你今年是十八吗?

拿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大白萝卜、胶菜、土豆和洋葱,何清淼付了钱,高兴地往家里跑。

“老公,老公,我们今天吃洋葱炒牛肉、土豆炖牛腩和白萝卜猪排煲汤!”她兴奋地推了推正在看书的老公。

何杰推了推眼镜鼻夹,疑惑地问:“我们家哪来的猪排?”前段时间猪肉价格直逼牛肉,想到牛肉更有营养,他们都是直接买牛肉的。

何清淼也不立即回答老公,拿出手机朝着他晃了晃,拨通杨斌的微信视频电话,对方接通问道:“大姐,怎么了?我才值完夜班呢!”

“少抱怨,没事不得找你的!”她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你那个双开大冰箱有猪排不?”

“那必须有啊!”杨斌听完她的话,眼神一亮,“怎么,要做红烧排骨吗?”他可最喜欢吃各种排骨类的菜肴了,家里囤了很多精瘦的猪肋排。

这家伙果然买了猪排,嘿嘿,何清淼为自己的神机妙算,得意地向老公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赶紧地,上楼顶花园,搞一斤猪排来。我们用白萝卜和猪排熬汤!”她也不卖关子了,高兴地对杨斌宣布。

杨斌也跟着笑了,马上鼓掌道:“我再多拿一斤精制猪肋排孝敬姑奶奶你!”

“好呀好呀!”她举双手赞成,顿时更加开心了,“那还能再做红烧排骨呢!”

桃源小区的两栋三层小楼,楼顶平台被改造成为了一座有顶棚的小花园。说是花园,其实只有几盆花钵。倒是露台上牵了不少粗壮的尼龙绳子,方便大家晒被子。还有几张座椅,可以喝茶聊天。

两幢楼挨得近,台上特地留了一道小天桥,可以供大家出入。以往中秋佳节的夜晚,只要不下雨,小区的老人们就喜欢在天台上分食月饼赏月庆祝。

杨斌是独居,他买了一个六百升的冰箱,这种容积对一般三口之家都算大型冰箱了。也许从事酒店业太久了,他也变得储存各种喜欢的食物。一打开冰箱,就能找到爱吃的食物,他迷恋这种方便和满足的感觉。

他先洗手,用医用酒精酒精消毒后,从家里冰箱精选出一斤散养二头乌的精致肋排,一斤散养黑猪肉的小排。将这些东西装在保温盒里后,杨斌手里握着一小瓶医用酒精喷雾出门了。

很快,他戴好口罩来到楼顶天台,就看见同样戴着口罩的何杰等在天桥一边。他将保温盒放下,喷洒了医用酒精后,拿出消毒纸巾仔细擦拭,然后退到自己的那一栋楼的露台上。

何杰取出一次性手套戴好,提过保温盒,朝对方颔首。男子汉之间的友情,不需要客套。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大家都心知肚明。

他拎着保温盒回去的路上,一脸带笑,老婆又要做好吃的了......

何清淼戴着橡胶手套等到老公回家,给他全身都用医用酒精喷过后,又拿出居家服让他换上。用84消毒液清洁了玄关的地面。

她这才将保温盒表面用医用酒精擦拭干净,又换了塑料手套取出猪排。

一阵捣鼓后,她再次展现自己的烹饪天赋,整出了三菜一汤。将三分之一的菜肴装在三层便当盒里后,何清淼又将一半的白萝卜排骨汤装进了保温汤瓶里。

这一切都消毒后,她又把它们放进了保温盒里,交给老公拿去天台。

得到消息的杨斌,立马来到天台取过保温盒,他对何杰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着急得大步往回走。

回到家消过毒后,杨斌拿出便当盒和汤瓶,转身从消毒柜里取出碗筷。空气里满是食物的芬芳,他深吸一口气,面露陶醉之色。

像是记起来什么似的,他拿出手机给桌上的食物拍了一张漂亮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炫耀道:“中国好邻居,送菜送汤!”

过后,他每一样菜都尝了一口,面露喜色:“太好了,小姑奶奶这次也没有发挥失常!”于是开心地大快朵颐。

第二天,一大早,何清淼又蹬着小三轮来到了武商生活馆大门口。这次不比昨天,门口黑压压的一群人围着铁闸大卷门,一个个都像是准备上战场一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眼前的超市入口,每个人脸上都是如临大敌。

这次她清楚地意识到了,外出冒着生命危险购物的,居然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可能他们的心态是,反正年纪都这么大了,也活够了,要为家里的小辈们着想。

这样的人群,她是万不能跟对方拼的,反而要离得远远的。不然就是对方错了,也能栽在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