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风云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34
释放阅读上一章
大院风云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五十五章 龙岸寻党(一)

青挺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但由于队伍中各种成分复杂,除了大部分的学生之外,也吸收了不少社会人士,思想素质良莠不齐,甚至个别投机分子也趁机混了进来,虽然在政治部主任柳生的主导下进行过多次整训,但全队的思想还是不能达到完全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团结与配合,队伍中流寇主义思想曾一度盛行。也难怪,政治部主任本来也就是一个学生娃娃,自己都还未曾真正成熟呢。从外部环境来说,形势更为严峻,国民党临时代理县长刘东林似乎早就觉察出抗日青挺队是一支不同寻常的队伍,骨干成员全部是青一色的青年学生,思想激进,爱讲政治,特别是这支队伍不像其他自发组织的自卫队,从来不向群众收捐,也不骚扰老百姓,打起日本鬼子来却又有勇有谋,捷报频传。凭着他多年练就的反动嗅觉,怀疑在青挺队里有共产党的活动。

刘东林对青挺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行打击迫害,要么收编,要么解散,要么......

“我担心,长此下去,青挺队会被刘东林这个家伙吃掉,他对我们从来不安什么好心,老在打我们的主意。原来熊文长大队长加入我们,他就耿耿于怀,以为熊文长是受了我们的蛊惑呢!”柳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面对种种复杂的局面,作为这帮学生军的领头人和指挥者,柳生、石宝、韦开盛、韦三金、梧裕东等常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茫然。当初,在《八桂日报》罗浩天社长的鼓励下,柳生、石宝下定决心回家乡拉队伍,梧裕东也是受了龙城中学张镇道老师的指导,回乡组织队伍打鬼子。他们都曾天真地以为建立一支抗日武装打日本、保家乡,共产党组织就会派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同志前来领导了。

这么久的时间过去,队伍也拉起来了,仗也打了不少,可是......

青挺队究竟该如去何从,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在不断和日军的作战中,形势的发展使斗争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巨,青挺队迫切希望接受党的领导。

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党的组织呢?

关键时候,柳生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八桂日报》社的社长罗浩天。

“有什么事情可以到融县到桂北去找我。”当初,罗浩天与柳生、石宝两个临别时嘱咐的话言犹在耳。

梧裕东也想到了自己在龙城中学时的张镇道老师。在学校时,他与训导主任张镇道老师私下关系处得很不错,得到过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张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推荐他读一些进步书籍,也给他讲过不少的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那时候的龙城中学革命气氛很浓厚,学校里不少老师和同学甚至是半公开的共产党,很多人私下里都在传张老师也是共产党。有相好的朋友曾悄悄向张老师求证:“张老师,有人说你是共产党呢,你到底是不是啊?”张老师微微一笑,反问道:“那你看呢,我像还是不像?”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给人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不过梧裕东是知道的,自己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共产党,张老师连《共产党宣言》都悄悄地教过自己。当然他从来不问张老师这个是与不是的敏感问题,他心里明镜似的。

后来才得知,梧裕东回乡后,不久张老师也离开了龙城中学,直接投入了武装抗日的斗争,听说还担任了柳城县政府的民团副司令呢。但他并不清楚,张镇道不仅是明面上的柳城县民团副司令,更是中共桂北临时工委成员。

“要不,我先去柳城找找张老师?我知道,张老师就是共产党,他现在又当了柳城县的民团副司令。”梧裕东自告奋勇。柳城比融县近得多,张副司令找起来应该更方便些。

“你先去柳城找找张老师也好,如果他真是共产党,请他无论如何给我们明确的指导。”柳生赞成梧裕东的提议。

石宝也表态同意:“那就由裕东先去找找找张老师再说吧。”

梧裕东打扮回学生模样,一路找到柳城,几经周折打听到柳城民团的驻地。然而千辛万苦的他却扑了个空。

“干什么的?”民团驻地大门口,四处张望的梧裕东被哨兵大声喝住。

“请问,张副司令在么?”梧裕东麻着胆子问哨兵。

“你问张副司令干什么?”哨兵警觉起来,端起枪对着梧裕东,表情威严。

“奶奶的狐假虎威啊,跟老子摆起谱来了!要是在我青挺大队,保管叫你磕头捣蒜,你信不信!”梧裕东在心里骂着这个不知好歹的哨兵,脸上却不得不强堆着谦恭的笑容。

“是这样,我是龙城中学的学生,张副司令是我的恩师,我现在想来投奔张副司令。”梧裕东小心地自我介绍。

“张副司令现在不在驻地,听说他开拔到东泉那边打游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呢。你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哨兵听了梧裕东的自我介绍,也不敢再为难他,便将情况如实告诉了他。

要找的人却偏偏找不到!

正在梧裕东万般沮丧的时候,却意外地在罗城的黄金乡遇见了龙城中学另一位老师吕维维。

梧裕东在学校时是学生自治会的主席,与吕老师相互认识,平常也走得比较近,他要回乡组织抗日队伍的事,也曾跟吕老师提起过,吕老师也很赞成,还提醒他不要莽撞行事,不要个人英雄主义,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干大事。他知道,亲切热情而又活泼可爱的吕老师,其实也是一位地下共产党员。但他并不了解,吕老师还是《八桂日报》罗浩天社长的夫人。

说来也巧,当梧裕东漫无目标地来到罗城黄金乡时,正无聊之际,在街头的一个拐角处,猛一抬头,惊喜地发现走在前面一个穿着制服的年青妇女,很像龙城中学的吕维维老师。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五十五章 龙岸寻党(一)

书名:大院风云
作者名:辰子
更新时间:2021-08-03 22:25:34

青挺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但由于队伍中各种成分复杂,除了大部分的学生之外,也吸收了不少社会人士,思想素质良莠不齐,甚至个别投机分子也趁机混了进来,虽然在政治部主任柳生的主导下进行过多次整训,但全队的思想还是不能达到完全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团结与配合,队伍中流寇主义思想曾一度盛行。也难怪,政治部主任本来也就是一个学生娃娃,自己都还未曾真正成熟呢。从外部环境来说,形势更为严峻,国民党临时代理县长刘东林似乎早就觉察出抗日青挺队是一支不同寻常的队伍,骨干成员全部是青一色的青年学生,思想激进,爱讲政治,特别是这支队伍不像其他自发组织的自卫队,从来不向群众收捐,也不骚扰老百姓,打起日本鬼子来却又有勇有谋,捷报频传。凭着他多年练就的反动嗅觉,怀疑在青挺队里有共产党的活动。

刘东林对青挺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进行打击迫害,要么收编,要么解散,要么......

“我担心,长此下去,青挺队会被刘东林这个家伙吃掉,他对我们从来不安什么好心,老在打我们的主意。原来熊文长大队长加入我们,他就耿耿于怀,以为熊文长是受了我们的蛊惑呢!”柳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面对种种复杂的局面,作为这帮学生军的领头人和指挥者,柳生、石宝、韦开盛、韦三金、梧裕东等常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茫然。当初,在《八桂日报》罗浩天社长的鼓励下,柳生、石宝下定决心回家乡拉队伍,梧裕东也是受了龙城中学张镇道老师的指导,回乡组织队伍打鬼子。他们都曾天真地以为建立一支抗日武装打日本、保家乡,共产党组织就会派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同志前来领导了。

这么久的时间过去,队伍也拉起来了,仗也打了不少,可是......

青挺队究竟该如去何从,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在不断和日军的作战中,形势的发展使斗争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巨,青挺队迫切希望接受党的领导。

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党的组织呢?

关键时候,柳生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八桂日报》社的社长罗浩天。

“有什么事情可以到融县到桂北去找我。”当初,罗浩天与柳生、石宝两个临别时嘱咐的话言犹在耳。

梧裕东也想到了自己在龙城中学时的张镇道老师。在学校时,他与训导主任张镇道老师私下关系处得很不错,得到过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张老师在课余时间,经常推荐他读一些进步书籍,也给他讲过不少的革命道理和革命故事。那时候的龙城中学革命气氛很浓厚,学校里不少老师和同学甚至是半公开的共产党,很多人私下里都在传张老师也是共产党。有相好的朋友曾悄悄向张老师求证:“张老师,有人说你是共产党呢,你到底是不是啊?”张老师微微一笑,反问道:“那你看呢,我像还是不像?”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给人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不过梧裕东是知道的,自己的老师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共产党,张老师连《共产党宣言》都悄悄地教过自己。当然他从来不问张老师这个是与不是的敏感问题,他心里明镜似的。

后来才得知,梧裕东回乡后,不久张老师也离开了龙城中学,直接投入了武装抗日的斗争,听说还担任了柳城县政府的民团副司令呢。但他并不清楚,张镇道不仅是明面上的柳城县民团副司令,更是中共桂北临时工委成员。

“要不,我先去柳城找找张老师?我知道,张老师就是共产党,他现在又当了柳城县的民团副司令。”梧裕东自告奋勇。柳城比融县近得多,张副司令找起来应该更方便些。

“你先去柳城找找张老师也好,如果他真是共产党,请他无论如何给我们明确的指导。”柳生赞成梧裕东的提议。

石宝也表态同意:“那就由裕东先去找找找张老师再说吧。”

梧裕东打扮回学生模样,一路找到柳城,几经周折打听到柳城民团的驻地。然而千辛万苦的他却扑了个空。

“干什么的?”民团驻地大门口,四处张望的梧裕东被哨兵大声喝住。

“请问,张副司令在么?”梧裕东麻着胆子问哨兵。

“你问张副司令干什么?”哨兵警觉起来,端起枪对着梧裕东,表情威严。

“奶奶的狐假虎威啊,跟老子摆起谱来了!要是在我青挺大队,保管叫你磕头捣蒜,你信不信!”梧裕东在心里骂着这个不知好歹的哨兵,脸上却不得不强堆着谦恭的笑容。

“是这样,我是龙城中学的学生,张副司令是我的恩师,我现在想来投奔张副司令。”梧裕东小心地自我介绍。

“张副司令现在不在驻地,听说他开拔到东泉那边打游击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呢。你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哨兵听了梧裕东的自我介绍,也不敢再为难他,便将情况如实告诉了他。

要找的人却偏偏找不到!

正在梧裕东万般沮丧的时候,却意外地在罗城的黄金乡遇见了龙城中学另一位老师吕维维。

梧裕东在学校时是学生自治会的主席,与吕老师相互认识,平常也走得比较近,他要回乡组织抗日队伍的事,也曾跟吕老师提起过,吕老师也很赞成,还提醒他不要莽撞行事,不要个人英雄主义,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干大事。他知道,亲切热情而又活泼可爱的吕老师,其实也是一位地下共产党员。但他并不了解,吕老师还是《八桂日报》罗浩天社长的夫人。

说来也巧,当梧裕东漫无目标地来到罗城黄金乡时,正无聊之际,在街头的一个拐角处,猛一抬头,惊喜地发现走在前面一个穿着制服的年青妇女,很像龙城中学的吕维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