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一百一十七章 浴血的杜鹃(二)
果不其然,怪不得这段时间里,妹妹总是神秘兮兮的,原来一直在暗中寻找共产党!三姐恍然大悟。
其实三姐也是一位青春冲动的新女性。她曾多次听妹妹提起过共产党的主张,对共产党充满了神密的向往,一听妹妹说要去找共产党,她的心里也不由得蠢蠢欲动起来。
“那我也跟你一起去找共产党!”三姐兴奋地说。
“不行啊三姐,要是我们两个同时出走了,那家里还不翻了天?”贺晓丹也希望三姐与她同行,可以相互照顾,但这样一来家里肯定会乱套。经过仔细考虑,决定还是自己先走。
“三姐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到那边去,等我稳定下来之后,再向组织推荐你,组织同意了我就回来接你。”贺晓丹对三姐说。这是一个折衷的办法。
“你没诺(哄)我吧?”三姐盯着贺晓丹的眼睛问。
“我不诺(哄)你!”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出发的日子定好了。这天晚上,贺晓丹的母亲约好去邻居家打麻将,原本是要带贺晓丹一道去的,但贺晓丹装作生病,母亲吩咐由三姐在家看护她,便由大姐陪着去了。
眼看天快要黑了,母亲和大姐还在涂指抹粉地打扮,迟迟没出门,三姐便在门口喊道:“妈,大姐,你们两个还不快点去,人家刘太太都派人来催过好几回了。”
“走了走了,老大帮我拿着包包!”妈妈和大姐磨蹭着终于出了门。
这天晚上的贺晓丹是紧张而忙碌的,妈妈和大姐出去后,她与三姐谈了很多,也不知道具体谈了些什么,然后又以整理衣物为借口,关起门来匆匆给三姐写了一封信,她把信放在自己平常秘密存放资料的墙洞里。三姐是知道这个墙洞的,她想,三姐这么聪明的人,一定会猜得到。
在三姐的掩护下,贺晓丹携带着简单的行李悄悄溜出了家门。三姐本来想去送她,但贺晓丹不让,怕万一母亲提前回来,好设法继续帮她应付。
赖小芳早已等候在柳江码头,见远远一个人影过来,从轮廓上看便知道是贺晓丹,赶紧迎上前去。
赖小芳告诉贺晓丹:“我帮你准备了棉被、衣服,一些日常用品,还有一双布鞋,现在要回去拿么?”
“算了,还是这样轻装走吧,我怕时间长了,让家里知道搞出麻烦来。”贺晓丹很感动,但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离开,再说约定接头的时间也快到了,还要过河赶到鱼峰山那边的接头地点呢,万一去晚了,错过机会怎么办?
两人趁着迷朦的夜色,悄悄地走过柳江浮桥,来到鱼峰山下约定的接头地点。前来接头的人,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夜幕下看不清面容,但听上去声音洪亮,有一种浑厚的磁性。问清了她们的名字,接过赖小芳手中的行李,与赖小芳告别,说句后会有期,便领着贺晓丹匆匆走了。到了驻地贺晓丹才知道,前来与自己接头的“小陈”竟是自己在龙城中学的学长,现在是都宜忻凤凰山游击队的队长梧裕东。
贺晓丹“突然”失踪,家里人急得团团转,到处打听她的下落,均无消息。三姐虽然心里清楚,但只听贺晓丹说起过想要去“山那边”寻找共产党,却并不知道她说的“山那边”究竟在哪个方向。
在贺晓丹“失踪”后,三姐想起家中平时只属于贺晓丹一个人秘密的墙洞,她相信那晚妹妹把自己关在房里好长一段时间,一定是在藏匿什么秘密,于是赶紧到墙洞里去找寻,结果便找到了写给自己的那封信。背着家人,三姐躲进自己的闺房中,悄悄地打开信,默默读了起来:
“三姐:
“今晚看见你虽然是有说有笑,但是眼中是贮藏了一眶眼泪。这我当然知道你是如何地同情我、爱我。可是为了正义的行动,你勿须悲伤,我们终会再见的(只要我没死)。或许到那时,我会带给你很多宝贵的,难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凡是人,都有“生离死别”之日。但看是怎样的“离”或死。假如像我这样的离开你,甚至于不幸的话,永远永远地离开了你及这人间,那也是光荣,有价值的。只要使你得到无限的安慰。只要你想到这一点,你一定会破涕为笑了。
“迫于不得已,要了你那么多钱,此后内心总在受到无限的责备。请你多多地原谅我吧!我知道在姐妹中比较同情我、爱我、了解我的还是你。我出走,绝对是向非常正确的道路走,绝不是出于有什么笑话的事情。他们不明了我,不相信我,那只好以后把事实给他们看了。三姐,我一定不会使你失望,在那一天我一定比现在还年青、还活泼,得意地跳到你面前。你会相信?!
“末了,希望你能接受以前对你的希望,你会不会使我失望?!待以后可能通信的话,一定给你报告一切,细谈。祝福你永远地年青。
握手
妹超亚
三月六日”
三姐心里在心里暗自欣慰,妹妹果然是奔着“光荣”和“希望”而去的。她还在等着妹妹回来接她前往的消息呢。
贺晓丹被“小陈”带到了百里外的都宜忻游击区,从现在开始,她在队伍上的名字被唤作“小刘”,不再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尽管是共产党的游击区,但危险每天都在,隐藏真实姓名是为了掩护一起战斗的同志,保守革命的秘密,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贺晓丹先被分配到冷水村进行短期培训,在这里又结识了两位比自己先“逃”过来的龙城中学学长。同学相见,真是说不出的欢喜。
经过短暂的培训,贺晓丹与同学们被分配到冷水村一带做妇女工作。她们一面教当地农民识字学文化,一面发动妇女起来翻身闹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