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贯西东更新时间:2024-12-30 18:40:29
释放阅读上一章
气贯西东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一百四十二章 焊丝焊剂研发成功

原材料如期而至,在牛辉的带领下,芦西等几个焊丝焊剂研发小组的人,一头扎进实验室,正式开启了漫漫研发路。

周东敲开实验室们的时候,就看到芦西正在桌子前认真看着报告,她的周围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而不远的试品台上,不同成分比例的焊丝焊剂样本摆满了。

“怎么样了?”周东把饭盒放在芦西的办公桌上,走了过来。

今天是芦西妈妈过来送饭的日子,本来按照以往几个人会在中心的食堂一起吃个饭,但是最近芦西的研发任务比较重,今天芦西指派周东去取饭,顺便打发走了妈妈。

经过几次的送饭之后,芦西妈妈已经习惯了女儿和准女婿的忙碌,不是这次他不在,就是下次她不在,最开始芦西妈妈还是忍不住抱怨,还是芦爸爸又做了做工作,芦妈妈才想开。今天分开前,她嘱咐周东:“一定要和西西两个人把东西吃了啊,谢谢你妈妈准备的滋补品。”

周东把芦西妈妈的嘱咐带到后,关心地问她实验进展。

“目前还是不太乐观,我们对原有的焊丝焊剂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无论是实验室数据,还是我们实际的板板对焊,和我们最初的预想是一样的,老的焊丝焊剂和新材料适配性很差,焊接处的强度、韧性以及抗腐蚀性等关键指标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芦西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似乎面临着要继续重新拟定成分配比来寻求突破的人不是她一样轻松。

“没关系,既然跟预料的一样,就当多做了一组实验就好了,先吃饭吧。”同样是研发人员,对于失败这两个字早就习以为常,索性他让芦西停下手里的事儿,先进行“吃饭”这件人生大事。

“行,下午再继续,我看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说来奇怪,我最近睡眠还不错,以往这么大的压力下,我睡不了这么好的。”芦西一边拿出饭盒,一边跟周东聊到。

周东笑了笑,没说什么。

日子就这样在单调的试制-失败-重新试制中一点点溜走。

再一次按照拟定的成分试制出新一批焊丝焊剂后,芦西又是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焊接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目前板板对焊最厉害的除了牛工、胡德虎之外,就是芦西最厉害了,是的,就连周东都已经自愧不如了。

她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焊接设备,那明亮的焊花在她眼前闪烁,她的眼神却紧紧盯着焊接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然而,当焊接完成,对试件进行检测时,芦西的心又沉了下去。试件出现了裂缝,这表明新试制的焊丝焊剂在稳定性方面还是有问题。

“别气馁。”牛辉一眼就看到了焊缝处的问题,她拍了拍芦西,并没有因为再一次的失败而难过,反而她对芦西越来越喜欢,芦西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股劲儿,是科研人员身上最珍贵的品质。

“没有,只是一点失落,但是不气馁,研发过程本来就充满挫折与挑战,对吧?”芦西笑了笑,把焊接设备放好,伸手把刚焊接好的试样交给黄晓江,“那,教给你了,我等你报告。”

“保证完成任务!”黄晓江拿着试样赶紧离开了。即便是失败的样品,每一次的检测数据也可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短暂的休息了半天,拿到检测报告后,芦西又开始仔细分析数据,从原材料的纯度,到各成分在高温焊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再到焊接工艺参数的设置,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

类似的步骤,她重复过太多次了,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自己的思考与发现,那些复杂的公式、数据和推理过程仿佛是她在这场研发战役中的作战地图。

芦西发现,这一次的数据确实与此前的不太一样。她对比了一下前几次记录的数据,发现一种关键成分的含量比例对焊接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她决定冒险调整这个比例,尽管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我想试试这种可能。”她把配比拿给牛辉看,牛辉意外地睁大了眼睛。

牛辉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这是她今天看报告的时候的想法,两个人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新一批焊丝焊剂试制过程中,芦西时刻守在旁边,亲自把控每一个步骤,确保实验的精准性。

这一次的焊接实验,芦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在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她的内心无比煎熬,仿佛时间都变得无比漫长。终于,检测报告出来了,这一次,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焊接处的硬度略微偏高,这可能会影响到后续产品的加工性能。

牛辉和芦西对这次的结果都很高兴,牛辉召集了大家一起开会讨论,让大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有的成员认为可以尝试添加一种微量元素来改善硬度问题,有的则提出调整焊接时的电流电压参数来优化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

周东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着芦西的进展。他看到芦西日夜操劳,心疼不已。可是看到芦西试验的进展,他又为芦西感到骄傲。

周一博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焊接工艺参数入手,结合芦西对焊丝焊剂成分的调整,多做几组对比实验。也许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匹配点,来解决硬度偏高的问题。”

周东点头表示赞同:“周一博的建议有道理。我也在考虑进一步优化焊丝焊剂的成分,之前调整的关键成分比例虽然有效果,但可能还需要微调。”

牛辉综合考虑了所有人的思路后决定:“那我们可以分成两组,芦西,你和周东继续专注于焊丝焊剂成分的优化,周一博,你和魏峰、李磊一起研究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我来负责协调资源,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能及时到位。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按照计划各自开展工作。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与优化,芦西终于迎来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实验结果。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高标准,无论是强度、韧性、抗腐蚀性还是焊接处的硬度等,都符合甚至超越了项目的要求。

芦西兴奋地拿着检测报告,与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那一刻,实验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几个月来的努力、煎熬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魏峰和李磊挺起胸脯:“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一百四十二章 焊丝焊剂研发成功

书名:气贯西东
作者名:柳千落
更新时间:2024-12-30 18:40:29

原材料如期而至,在牛辉的带领下,芦西等几个焊丝焊剂研发小组的人,一头扎进实验室,正式开启了漫漫研发路。

周东敲开实验室们的时候,就看到芦西正在桌子前认真看着报告,她的周围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而不远的试品台上,不同成分比例的焊丝焊剂样本摆满了。

“怎么样了?”周东把饭盒放在芦西的办公桌上,走了过来。

今天是芦西妈妈过来送饭的日子,本来按照以往几个人会在中心的食堂一起吃个饭,但是最近芦西的研发任务比较重,今天芦西指派周东去取饭,顺便打发走了妈妈。

经过几次的送饭之后,芦西妈妈已经习惯了女儿和准女婿的忙碌,不是这次他不在,就是下次她不在,最开始芦西妈妈还是忍不住抱怨,还是芦爸爸又做了做工作,芦妈妈才想开。今天分开前,她嘱咐周东:“一定要和西西两个人把东西吃了啊,谢谢你妈妈准备的滋补品。”

周东把芦西妈妈的嘱咐带到后,关心地问她实验进展。

“目前还是不太乐观,我们对原有的焊丝焊剂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无论是实验室数据,还是我们实际的板板对焊,和我们最初的预想是一样的,老的焊丝焊剂和新材料适配性很差,焊接处的强度、韧性以及抗腐蚀性等关键指标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芦西说这些的时候很平静,似乎面临着要继续重新拟定成分配比来寻求突破的人不是她一样轻松。

“没关系,既然跟预料的一样,就当多做了一组实验就好了,先吃饭吧。”同样是研发人员,对于失败这两个字早就习以为常,索性他让芦西停下手里的事儿,先进行“吃饭”这件人生大事。

“行,下午再继续,我看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说来奇怪,我最近睡眠还不错,以往这么大的压力下,我睡不了这么好的。”芦西一边拿出饭盒,一边跟周东聊到。

周东笑了笑,没说什么。

日子就这样在单调的试制-失败-重新试制中一点点溜走。

再一次按照拟定的成分试制出新一批焊丝焊剂后,芦西又是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焊接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目前板板对焊最厉害的除了牛工、胡德虎之外,就是芦西最厉害了,是的,就连周东都已经自愧不如了。

她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焊接设备,那明亮的焊花在她眼前闪烁,她的眼神却紧紧盯着焊接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然而,当焊接完成,对试件进行检测时,芦西的心又沉了下去。试件出现了裂缝,这表明新试制的焊丝焊剂在稳定性方面还是有问题。

“别气馁。”牛辉一眼就看到了焊缝处的问题,她拍了拍芦西,并没有因为再一次的失败而难过,反而她对芦西越来越喜欢,芦西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这股劲儿,是科研人员身上最珍贵的品质。

“没有,只是一点失落,但是不气馁,研发过程本来就充满挫折与挑战,对吧?”芦西笑了笑,把焊接设备放好,伸手把刚焊接好的试样交给黄晓江,“那,教给你了,我等你报告。”

“保证完成任务!”黄晓江拿着试样赶紧离开了。即便是失败的样品,每一次的检测数据也可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短暂的休息了半天,拿到检测报告后,芦西又开始仔细分析数据,从原材料的纯度,到各成分在高温焊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再到焊接工艺参数的设置,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

类似的步骤,她重复过太多次了,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自己的思考与发现,那些复杂的公式、数据和推理过程仿佛是她在这场研发战役中的作战地图。

芦西发现,这一次的数据确实与此前的不太一样。她对比了一下前几次记录的数据,发现一种关键成分的含量比例对焊接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她决定冒险调整这个比例,尽管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我想试试这种可能。”她把配比拿给牛辉看,牛辉意外地睁大了眼睛。

牛辉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这是她今天看报告的时候的想法,两个人的思路不谋而合。

在新一批焊丝焊剂试制过程中,芦西时刻守在旁边,亲自把控每一个步骤,确保实验的精准性。

这一次的焊接实验,芦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在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她的内心无比煎熬,仿佛时间都变得无比漫长。终于,检测报告出来了,这一次,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焊接处的硬度略微偏高,这可能会影响到后续产品的加工性能。

牛辉和芦西对这次的结果都很高兴,牛辉召集了大家一起开会讨论,让大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有的成员认为可以尝试添加一种微量元素来改善硬度问题,有的则提出调整焊接时的电流电压参数来优化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

周东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密切关注着芦西的进展。他看到芦西日夜操劳,心疼不已。可是看到芦西试验的进展,他又为芦西感到骄傲。

周一博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从焊接工艺参数入手,结合芦西对焊丝焊剂成分的调整,多做几组对比实验。也许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匹配点,来解决硬度偏高的问题。”

周东点头表示赞同:“周一博的建议有道理。我也在考虑进一步优化焊丝焊剂的成分,之前调整的关键成分比例虽然有效果,但可能还需要微调。”

牛辉综合考虑了所有人的思路后决定:“那我们可以分成两组,芦西,你和周东继续专注于焊丝焊剂成分的优化,周一博,你和魏峰、李磊一起研究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我来负责协调资源,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能及时到位。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沟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按照计划各自开展工作。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与优化,芦西终于迎来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实验结果。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高标准,无论是强度、韧性、抗腐蚀性还是焊接处的硬度等,都符合甚至超越了项目的要求。

芦西兴奋地拿着检测报告,与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那一刻,实验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几个月来的努力、煎熬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魏峰和李磊挺起胸脯:“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