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4章
他没有回应她
焦州主事喝多了酒,替知府写奏本时,把银子的数目写错了,知道大事不好,几次想告诉知府,还是耐着性子,等到了京城送的救济银。
他一对数,发现和奏本一致。
焦州知府却发现少了一半,要奏报询问。
焦州主事就说宣帝新丧,历帝登基,哪个不需要钱银花费,京城不定忙成什么样。说不定就是上头的意思,想要缩减一些底下的银子。
焦州知府到底想着头顶的官帽重要,无非是将东西换的差一些,谁料到焦州多灾多难,又迎来了一场大雪,房屋倒塌,出了人命。
焦州知府怕牵连自己,觉得是主事自己瞎想了那些,就直接写了奏本,送到了京城去。
焦州主事哪里料到来的是项掌印。
别说送礼,他近前说句话都不敢。
还是有黑袍人找到他,让他想法子给项掌印身上添几条人命,他们会负责煽动百姓。
焦州主事就想到了尤烈,那个小子仗着家里有钱,给州衙送的税收多,是天不怕,地不怕。
这个年纪,正是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时候。
主事就让自家孩子扮成石头去哭惨。
至于后头尤烈失踪,他真的不知道。
项琅看着口供中的黑袍人,又拿起方钊的信看了起来,外头韫意正好过来,南平去拦。
两边僵持下去,项琅松口让她进来。
韫意见他没有收起来的意思,就都看完了。
“是户部那边出了岔子?”
“户部有前朝至今,救济银发放的文卷。为了防止底下的人多报,他们也会查对一下。诸如焦州这样的地方,这些银子,并不足够的。”
但也不乏有当地善后好,给朝堂节约的。
“其实,他若是仔细些,发现不对就报了上峰知道,或许户部会再查一遍,焦州便可避免。”
韫意还从未接触过朝政,问的很是认真。
项琅看她不自觉的又离自己近了一些,锦盒都快要被她挤下去了,“娘娘给臣带了什么?”
韫意正在虚心请教,等着他说,却不防他这么一问,“还以为你不在意呢,怕白准备了。”
韫意熟练的拿出一盅汤,给项琅盛了一碗递过去。项琅看她做伺候人的事,倒一点不生疏。
想来韫家为了让宣帝满意,下了不少的功夫。
项琅不免想到宣帝丧仪后,韫家也递了帖子想进宫来看望韫太后,却被方太妃驳回了。
她会想家人吗?
四目相对,韫意先收回目光,看他不接,忍不住催促道:“是养气补血的汤,你快喝吧。”
项琅接过碗来,喝了几口,觉得胃里热乎了。
“新帝年幼,才学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觉得此人虽有罪,却不该及三族。方钊认为焦州雪灾的事情,闹太大,不这样,如何平民愤。”
历帝觉得自己成了傀儡,一句话说了都不算。
小孩子气性上来,可是倔强的很。
历帝在朝上公然拒绝,方钊到底不能越过他。
最后,结果如何落到远在焦州的项琅身上。
“娘娘觉得此人该如何罚才对?”
项琅让她看信,便是想知道她的看法。
他知道韫意在树立自己的名声和威望。
如今焦州谁不夸赞韫太后,甚至隐约将她同庄太皇太后比较,觉得她仁慈亲切。
韫意想了想,示意他先把汤喝完,然后说:
“大齐自有律法,若因受苦者足够委屈,就判刑严重的话,有人如此效仿,要律法何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韫意见他喝完,将碗放回锦盒,临出门时,嘱咐道:“项掌印受伤了,还是早些休息的好。”
项琅恩了一声,等她走后,提笔回信。
按她所说的这些,项琅又稍加润色,除了给方钊的回信,还另外给历帝写了一封。
信,自然比人回去的快。
他们还在途中时,历帝就已经收到了。项琅先夸赞了历帝一番,说他近来学有所成,不可骄傲自满。虽有自己的判断,也该听忠义之言。
再上朝时,方钊提出按大齐律法处置,免收焦州一年赋税,也算是给百姓一个安抚。
历帝同意,又私下同舅父道歉。
方钊怎么会将小孩子的气话放在心上,反而是邓简传回来的消息,说项琅不顾几个孩童的性命,私自惩戒。又有庄家搅混水,带走他们。
多亏太后娘娘周旋,找到了几个孩子,抓住了庄家余党。只可惜,那两个人服毒自尽了。
只有焦州知府因不知情,罚了一年俸禄。主事空缺,焦州知府自己上奏本,很是夸赞了太后娘娘一番,在她离开时,还有百姓夹道相送。
回京当日,项琅先去见了历帝。韫意自然是带着徐青到寿康宫,让多杏给她换件宫女衣裳。
到中午用膳时,韫意听到外头说陛下驾到。
“是哀家听错了?”
“没有,是陛下来了。”多杏放下为娘娘夹菜的筷子,替娘娘整理仪容,韫意端坐在首位。
她是历帝嫡母,太后之尊,自不用去迎接。
韫意猜测,是项琅把历帝引来的。
历帝进门来,多杏跪下请安,他看到嫡母,拱手道:“见过母后,朕可打扰母后了?”
“自然没有,陛下可用膳了?”韫意看向他的身后,正是站着项琅,给了他一个询问的眼神。
项琅没有回应她。
历帝就带了他一个人进来,余下宫女太监在外头等着。屋里只有多杏伺候,徐青并不在。
“朕还未用膳。”历帝没发现母后的小心思,起身坐在母后身边,“听说母后面对刺客,也临危不惧。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辛苦了。”
韫意估摸着项琅都说了些什么,“哀家是代天子体恤百姓,想来若是陛下,也不会畏惧退缩。”
韫意示意多杏添副碗筷。
小孩子最喜欢听夸赞的话。
历帝立刻挺直腰板,小大人似的望着桌上。
“怎么就这几个菜肴,可是尚食局怠慢了?”
历帝年岁不大,气势却足。
多杏忙跪下,回:“启禀陛下,并非如此。”
“有劳陛下记挂。”韫意目光慈善,柔声道:“在焦州时,瞧见百姓困苦,就缩减了一些膳食。”
满桌珍馐,韫意也吃不上多少,余下的也是倒掉,她不想浪费,就吩咐如焦州那般,还是几个菜肴,吃的有滋有味,并没什么不妥。
“朕也要……”历帝话未说完,就看向站在身后的项琅,指了指旁边的空位。“项掌印回来就同朕禀报焦州之事,言语间尽是对母后的夸赞。”
“是太后言行一致,让人挑不出错来。”
项琅捧了一句。
韫意示意多杏去给陛下夹菜。
“倒有件事,还没同方太妃说,哀家这新添了一位掌事姑姑。方太妃掌管后宫,总不好越过她去。但眼瞧着年宴近了,哀家也不敢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