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可堪度?更新时间:2024-07-14 09:35:13
释放阅读上一章
余生,可堪度?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23章

兵符局

方仲景被逍遥侯像拖熊一样,拖回了知府衙门。

府衙里,之前关宋关雎的房间已经被烧成灰烬,太子的房间也被烧得没有了全貌。床上的人已经面目全非,恰好那双鞋子做的精致,鞋底没有烧尽。隐约可以看出,是太子的鞋子。

宋关雎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床上烧焦了的尸体,心里愧疚得很,一阵恶心涌上嗓子眼,匆匆跑出院子,呕吐得厉害。

“嘿,你这小娃娃,怎的一个大男人连这点事儿都受不了?”逍遥侯的听力最是好,一下就发现了宋关雎的异常。

宋关雎皮笑肉不笑,看了眼逍遥侯,“侯爷海涵,下官还未曾见过烧焦的尸体。第一次难免有些不适应,还请侯爷见谅。”

逍遥侯笑了笑,抓耳挠腮,跳来跳去。“你这娃娃,聪明!聪明!”逍遥侯眼睛里闪着精光,宋关雎有一种被看穿了的感觉。

他到底在说她什么聪明?宋关雎已经不得而知了。

恭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去寻了上好的棺材来,本王,带太子回宫。”

宋关雎就站在不远处,他发现恭王似乎有些苍老。小时候,恭王最喜欢带着太子玩,恭王府上上下下对太子可以说是熟之又熟。

如今太子就这么走了,他的心里怕是不好受。

“恭王,节哀。”宋关雎走上前去,恭王这才注意到他。

“你是?”

“下官新科状元宋关雎。”

“噢……”恭王上下打量了宋关雎一番,“你,长得可真像本王的侄女。”

宋关雎不知道恭王会说这样一句,“那是下官的福气。”

恭王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实在抱歉,本王无意说状元郎像个女子。”

宋关雎笑了笑,“王爷严重了,您不是第一个说下官像女子的人。”

恭王点了点头,他这个时候心绪有些乱,太子突然被烧成这样,大家都没有预料到。

想起之前皇上下的旨意——就地斩杀,恭王似乎是松了一口气,至少,他不用亲自下手。

恭王假意在尸体旁边摸了摸,一个黄铜制成的兵符落在手上。

“恭王爷。”

恭王将兵符高高举起,“太子龙长卿,私盗兵符,意图造反,被本王擒获关押,现纵火自杀。众人可明白了?”

恭王本就是皇亲,通身的压迫感逼得众人纷纷下跪,就是心里觉得再不合理,也无人敢说一句话。

宋关雎看了眼趴在地上的方仲景,同样是瞪大了眼。

“恭王你。”方仲景想要反驳恭王,却被宋关雎打断。

“恭王你英明神武,下官日后定誓死效忠皇室。”宋关雎给方仲景使了个眼色,此番计划,他们两个新官,能够保住一条命实在是万幸。如果在这个时候再看不懂情势,只怕是能不能回京都都是问题。

方仲景不再说话,他也隐约察觉了什么。看了看周围的人,想起临走前,陛下千万叮嘱要亲手将兵符交到殿下手上。

这个时候又听见恭王这番说辞,不免一阵冷汗冒出。

那兵符上是北字的半边,代表着一旦这个兵符拿到漠北,与项将军的那一块合在一起,就可以调动漠北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让人不寒而栗。

若是太子没有被烧死,或者他见到了活的太子,将兵符亲自交到他手上。那么等待他方仲景的,就是与太子同样的造反大罪。

如此说来,陛下一开始就是把他方仲景,当一个死人来使唤的?。

安排好永南的事情,恭王就带着宋关雎等人一同挥军回朝。

一路上恭王沉默寡言,宋关雎和方仲景紧随其后。至于逍遥侯,早在房子着火的第二天就消失不见了。

宋关雎隐约中察觉,逍遥侯怕是并没有像世人所传,隐于山野。

“你是不是极早就知道了其中猫腻?”方仲景与宋关雎骑马在后,方仲景这两日才稳定了心神。

宋关雎看了看方仲景,他没有接触过朝廷里的人,很多时候想不到官场复杂,有一身的文武才华,要在官场里游走,他怕是还需要一些历练。

“只是在猜想而已。”宋关雎看着不远处的恭王,小时候觉得他伟岸,高大。现在却突然觉得他很不容易,都说官场阴暗,伴君如伴虎。

如今,要切身体会了,才觉得恭王这些年,要保全恭王府一家安危,是多么不容易。

“此次太子之事,全仗了恭王一番保全。你我日后,还得记下这份情义才是。”宋关雎如是说,方仲景点了点头。

“只是你此番回去,怕是……”宋关雎想要给方仲景提醒,却又觉得妄自揣测圣意,未免落人口实。

“怕是再无升迁的机会对吗?”人总归是要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方仲景运气好。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不代表他的运气可以一直这样好。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方仲景从小勤学苦练,一腔为民请命,报国热忱。如今早已被这一场父杀子的局,给搅碎。

宋关雎并没有接着他的话,只是略作沉默,“民间好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方大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大人文韬武略都是上品,日后应当前途无量才是。”

“宋大人是八皇子的老师,如今陛下杀……”方仲景想说陛下杀了太子,为八皇子铺路,却被宋关雎一个眼神给堵了回来。

“如今纪贵妃独得圣宠。八皇子又拜了宋大人为师,宋大人日后才是风光无限。到时候还仰仗宋大人看在同科之谊的份上,多多提携才是。”方仲景的话,说来不免有些酸涩。

宋关雎并不回复,日后的事谁也说不定,老子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相依,谁又知道他宋关雎身为八皇子的老师,是福是祸呢?

当今陛下多疑猜忌,日后怕是日子更难过。

宋关雎在心里不免一番打算,若不是生计所迫,她是断不愿女扮男装步入朝堂。如今没了太子,自己女儿身的身份,想来更得谨慎些。

若是日后暴露,怕是绝无情面可讲。

莫不如,回京辞官?去一处清净地教书育人,也未尝不好……

宋关雎终究还是不放心恭王,在驿站歇息的时候。恭王一直站在太子的棺前,宋绫罗也上前磕头上香。

“恭王爷,马上就要到京都了,王爷还请保重身子!”回京之后,太子被烧死一事还有的他去应付。

“嗯!你早些回去歇息吧!”恭王爷的声音有些沙哑,双眼也明显有些红肿。

宋关雎心里也不是滋味,太子的死,最难过的,除了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怕就是她这个恭王姑父了。

太子还小的时候,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说太子不是皇上亲生。太子便一直不得皇上的喜爱,从来都是恭王带的最多。要说,他们叔侄二人的感情才是最好的!

“王爷,恕下官冒昧一言!太子造反一事,委实不合常理!”

如今太子已经死了,恭王再伤心也于事无补。只是,不知道太子是否真的会再有回来的时候!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恭王看着这个新科状元,之前隐隐有传言说今年的新科状元是个过目不忘的能人。皇上也有提过,此人观察入微!她这个时候说的这话,不禁让恭王有些听不明白了。

“王爷,太子殿下,本就是储君。又有皇后娘娘相助,更不消说归家军也听他左右。咱们说他造反,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恭王久未说话,宋关雎显得有些紧张。

“宋大人,本王提醒你一句话: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说给,那才是他!陛下若是被逼着给的,那,就是造反!明白吗?”

恭王爷看着宋关雎,宋关雎深受震动,睁大双眼看着恭王爷。

听着恭王这话的意思,太子的位置,是皇上被人逼着给的?可是太子打一生下来便是太子,从未有过改变!

宋关雎的脑海里电闪雷鸣,忽然惊醒:是了,整个朝堂的人都知道。陛下当初靠着皇后娘娘登基,这么多年,皇后娘娘一直压着皇上。就连皇后所出的龙长卿,都是一出生即被封为太子!

可是,皇上一直都是在容忍的,也不知怎么就突然发难了?太子再不是,那也是陛下的血脉,虎毒尚且不食子。

“下官,谢恭王提点!”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23章

作者名:看人间
更新时间:2024-07-14 09:35:13

兵符局

方仲景被逍遥侯像拖熊一样,拖回了知府衙门。

府衙里,之前关宋关雎的房间已经被烧成灰烬,太子的房间也被烧得没有了全貌。床上的人已经面目全非,恰好那双鞋子做的精致,鞋底没有烧尽。隐约可以看出,是太子的鞋子。

宋关雎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床上烧焦了的尸体,心里愧疚得很,一阵恶心涌上嗓子眼,匆匆跑出院子,呕吐得厉害。

“嘿,你这小娃娃,怎的一个大男人连这点事儿都受不了?”逍遥侯的听力最是好,一下就发现了宋关雎的异常。

宋关雎皮笑肉不笑,看了眼逍遥侯,“侯爷海涵,下官还未曾见过烧焦的尸体。第一次难免有些不适应,还请侯爷见谅。”

逍遥侯笑了笑,抓耳挠腮,跳来跳去。“你这娃娃,聪明!聪明!”逍遥侯眼睛里闪着精光,宋关雎有一种被看穿了的感觉。

他到底在说她什么聪明?宋关雎已经不得而知了。

恭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去寻了上好的棺材来,本王,带太子回宫。”

宋关雎就站在不远处,他发现恭王似乎有些苍老。小时候,恭王最喜欢带着太子玩,恭王府上上下下对太子可以说是熟之又熟。

如今太子就这么走了,他的心里怕是不好受。

“恭王,节哀。”宋关雎走上前去,恭王这才注意到他。

“你是?”

“下官新科状元宋关雎。”

“噢……”恭王上下打量了宋关雎一番,“你,长得可真像本王的侄女。”

宋关雎不知道恭王会说这样一句,“那是下官的福气。”

恭王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实在抱歉,本王无意说状元郎像个女子。”

宋关雎笑了笑,“王爷严重了,您不是第一个说下官像女子的人。”

恭王点了点头,他这个时候心绪有些乱,太子突然被烧成这样,大家都没有预料到。

想起之前皇上下的旨意——就地斩杀,恭王似乎是松了一口气,至少,他不用亲自下手。

恭王假意在尸体旁边摸了摸,一个黄铜制成的兵符落在手上。

“恭王爷。”

恭王将兵符高高举起,“太子龙长卿,私盗兵符,意图造反,被本王擒获关押,现纵火自杀。众人可明白了?”

恭王本就是皇亲,通身的压迫感逼得众人纷纷下跪,就是心里觉得再不合理,也无人敢说一句话。

宋关雎看了眼趴在地上的方仲景,同样是瞪大了眼。

“恭王你。”方仲景想要反驳恭王,却被宋关雎打断。

“恭王你英明神武,下官日后定誓死效忠皇室。”宋关雎给方仲景使了个眼色,此番计划,他们两个新官,能够保住一条命实在是万幸。如果在这个时候再看不懂情势,只怕是能不能回京都都是问题。

方仲景不再说话,他也隐约察觉了什么。看了看周围的人,想起临走前,陛下千万叮嘱要亲手将兵符交到殿下手上。

这个时候又听见恭王这番说辞,不免一阵冷汗冒出。

那兵符上是北字的半边,代表着一旦这个兵符拿到漠北,与项将军的那一块合在一起,就可以调动漠北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意味着什么?让人不寒而栗。

若是太子没有被烧死,或者他见到了活的太子,将兵符亲自交到他手上。那么等待他方仲景的,就是与太子同样的造反大罪。

如此说来,陛下一开始就是把他方仲景,当一个死人来使唤的?。

安排好永南的事情,恭王就带着宋关雎等人一同挥军回朝。

一路上恭王沉默寡言,宋关雎和方仲景紧随其后。至于逍遥侯,早在房子着火的第二天就消失不见了。

宋关雎隐约中察觉,逍遥侯怕是并没有像世人所传,隐于山野。

“你是不是极早就知道了其中猫腻?”方仲景与宋关雎骑马在后,方仲景这两日才稳定了心神。

宋关雎看了看方仲景,他没有接触过朝廷里的人,很多时候想不到官场复杂,有一身的文武才华,要在官场里游走,他怕是还需要一些历练。

“只是在猜想而已。”宋关雎看着不远处的恭王,小时候觉得他伟岸,高大。现在却突然觉得他很不容易,都说官场阴暗,伴君如伴虎。

如今,要切身体会了,才觉得恭王这些年,要保全恭王府一家安危,是多么不容易。

“此次太子之事,全仗了恭王一番保全。你我日后,还得记下这份情义才是。”宋关雎如是说,方仲景点了点头。

“只是你此番回去,怕是……”宋关雎想要给方仲景提醒,却又觉得妄自揣测圣意,未免落人口实。

“怕是再无升迁的机会对吗?”人总归是要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方仲景运气好。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不代表他的运气可以一直这样好。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方仲景从小勤学苦练,一腔为民请命,报国热忱。如今早已被这一场父杀子的局,给搅碎。

宋关雎并没有接着他的话,只是略作沉默,“民间好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方大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大人文韬武略都是上品,日后应当前途无量才是。”

“宋大人是八皇子的老师,如今陛下杀……”方仲景想说陛下杀了太子,为八皇子铺路,却被宋关雎一个眼神给堵了回来。

“如今纪贵妃独得圣宠。八皇子又拜了宋大人为师,宋大人日后才是风光无限。到时候还仰仗宋大人看在同科之谊的份上,多多提携才是。”方仲景的话,说来不免有些酸涩。

宋关雎并不回复,日后的事谁也说不定,老子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相依,谁又知道他宋关雎身为八皇子的老师,是福是祸呢?

当今陛下多疑猜忌,日后怕是日子更难过。

宋关雎在心里不免一番打算,若不是生计所迫,她是断不愿女扮男装步入朝堂。如今没了太子,自己女儿身的身份,想来更得谨慎些。

若是日后暴露,怕是绝无情面可讲。

莫不如,回京辞官?去一处清净地教书育人,也未尝不好……

宋关雎终究还是不放心恭王,在驿站歇息的时候。恭王一直站在太子的棺前,宋绫罗也上前磕头上香。

“恭王爷,马上就要到京都了,王爷还请保重身子!”回京之后,太子被烧死一事还有的他去应付。

“嗯!你早些回去歇息吧!”恭王爷的声音有些沙哑,双眼也明显有些红肿。

宋关雎心里也不是滋味,太子的死,最难过的,除了皇后娘娘和太子妃,怕就是她这个恭王姑父了。

太子还小的时候,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说太子不是皇上亲生。太子便一直不得皇上的喜爱,从来都是恭王带的最多。要说,他们叔侄二人的感情才是最好的!

“王爷,恕下官冒昧一言!太子造反一事,委实不合常理!”

如今太子已经死了,恭王再伤心也于事无补。只是,不知道太子是否真的会再有回来的时候!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恭王看着这个新科状元,之前隐隐有传言说今年的新科状元是个过目不忘的能人。皇上也有提过,此人观察入微!她这个时候说的这话,不禁让恭王有些听不明白了。

“王爷,太子殿下,本就是储君。又有皇后娘娘相助,更不消说归家军也听他左右。咱们说他造反,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恭王久未说话,宋关雎显得有些紧张。

“宋大人,本王提醒你一句话: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说给,那才是他!陛下若是被逼着给的,那,就是造反!明白吗?”

恭王爷看着宋关雎,宋关雎深受震动,睁大双眼看着恭王爷。

听着恭王这话的意思,太子的位置,是皇上被人逼着给的?可是太子打一生下来便是太子,从未有过改变!

宋关雎的脑海里电闪雷鸣,忽然惊醒:是了,整个朝堂的人都知道。陛下当初靠着皇后娘娘登基,这么多年,皇后娘娘一直压着皇上。就连皇后所出的龙长卿,都是一出生即被封为太子!

可是,皇上一直都是在容忍的,也不知怎么就突然发难了?太子再不是,那也是陛下的血脉,虎毒尚且不食子。

“下官,谢恭王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