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8章
看到朱元璋把如此重任交给李善长。
徐达和汤和心里也是暖暖的。
培养储君。
对大明未来数十年甚至百年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朱元璋这样做。
无疑是给了他们淮西勋贵一颗安心丸。
趁此机会。
汤和看向了朱元璋,然后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陆仲亨他们现在还被关在死牢中,您接下来究竟有啥打算?”
朱元璋闻言不由笑了笑。
“有些话,咱其实早就想对你说了。”
汤和听后当即一怔。
“陛下想说啥?”
朱元璋拿起酒杯,缓缓说道:“你回去,替咱提醒一下淮西那些老弟兄,让他们管好自己,也要管好自家的子孙。”
说到这。
他顿了顿。
而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们老了就老了,但大明还需要淮西的后生为英儿开疆拓土的。要是他们哪个把底下小辈带歪了,那谁就是淮西的罪人。”
“遵命!”
朱元璋最后叹了口气。
“至于陆仲亨他们,咱会处理的。这些家伙平日没少在金陵惹是生非!咱到时候给他们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再放他们吧。”
汤和听后,当即露出了笑容。
“这些家伙确实顽劣,我明日就亲自到牢里教训一下他们,让他们长长记性。”
朱元璋淡淡的点了点头。
“酒也喝得差不多了,你们早点都回去休息吧。”
汤和等人听到朱元璋发出逐客令。
也没有再呆。
于是向朱元璋拱了拱手,便直接告辞了。
“下次陛下想喝酒,再找我们几个。”
朱元璋没有说话。
只是对着他们挥了挥手。
等几人走后。
他才缓缓抬起了头。
随后独自思考起了今日的事情。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少都让他颇有感触。
不过最为困惑他的。
还是朱雄英所说的白胡子老爷爷。
按照朱雄英所说,那位老爷爷的胡型犹如山羊之须,说话还带着难懂的口音。
这让他不禁就想起了某位故人的样子——
——刘伯温。
从长相和行事风格来看。
这跟他所认识的刘伯温,简直不能再像了。
关键的是。
这么多年来,他觉得刘伯温的死都是十分蹊跷的。
当年。
刘伯温便经常跟他说过要退隐了。
可自己一直没答应。
结果胡惟庸给刘伯温送去药材后,刘伯温当夜便死了。
如此巧合。
让他不得不怀疑,刘伯温有假死的可能。
不过当年他没证据,便只能接受了。
可今日听到朱雄英这一描述,他又不禁想起了此事。
他觉得自己若是没搞明白,怕是睡不好觉,于是他对着门外便喊道:“毛骧!”
“卑职在。”
“咱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要给咱老实回答。”
毛骧一听,愣了一下。怎么朱元璋会突然会如此认真?他没多想,直接回道:“陛下请问,卑职定如实回答。”
朱元璋看向天空,语气中带着一丝怅惘道:“诚意伯,真的死了吗?”
毛骧闻言大惊。
“陛下,诚意伯七年前确实死了。”
朱元璋眉头紧皱,咬牙摇头道:“不,咱绝不相信这胡惟庸能害死他,咱不信。”
在他看来。
刘伯温一直是个算无遗策的人。
也是他见过最具智慧的谋士。
他不相信区区一个胡惟庸能够毒死他。
之前。
他就有所怀疑了。
听完朱雄英今日所说的东西,这让他更加肯定了此事。
毕竟放眼整个大明。
能够教朱雄英那些稀罕知识的人。
恐怕也只有他刘伯温了。
“陛下,当日诚意伯出殡时,卑职亲自反复确认过了的。那日诚意伯确实断了气。”
朱元璋并未回应。
只是脸上掠过一丝轻蔑之色。
他和刘伯温共事多年。
装死这种小把戏,他早就见识过了。
除非他亲自看到尸体。
不然他绝对不会相信刘伯温就这样死了。
看朱元璋如此神情,毛骧当即试探的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给咱立刻去青田查证。”
说到这里。
他话语稍作停顿了一下。
久久之后,他才继续说道:“去开棺验尸,但这事儿一定要低调,不能让青田县衙和那些刘家人知道。”
“遵命!”
毛骧当即应诺离去。
看着毛骧离去,朱元璋不由叹了口气,“希望你真如咱所想的这样,还没死吧。有你教那臭小子,咱才放心。”
在他心里。
最适合做朱雄英先生的人。
实际上,还是刘伯温。
…...
在金陵应天府附近。
有一家名为青田书屋的店铺。
店内,一对祖孙正忙碌地招呼着前来喝茶看书的客人。
这里的茶叶品质绝佳,价格也十分合理,再加上老板时不时会讲一些精彩绝伦的故事。
因此吸引了众多新老顾客前来光顾。
这一日。
老人正沉浸在书中,忽然,他放下手中的书,看向身旁的孙子,“廌儿,不知为何,爷爷最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爷爷,您年纪大了,得多注意休息。要是您觉得开店太累,要不咱们就把这店关了,回青田老家去吧。”
孙子刘廌关切地说道。
年过七旬的刘伯温轻轻摇了摇头。
“如果我们回青田,那可就等于自己往陷阱里跳啊。要是我们藏在应天府,朝廷的人肯定找不到的。”
刘伯温顿了顿。
接着说道:“廌儿,你要记住,如果爷爷哪日不在了,就把爷爷葬在这里吧,以后这儿就当作咱们刘家的祖坟。”
“廌儿知道了。可爷爷,咱们为什么要离开家乡,跑到这儿来呢?”
刘伯温听了,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缓缓说道:“因为爷爷推算过,大明的国运超不过三百年。”
“三百年后,咱们的子孙可能会遭遇大难。”
“所以,为了庇佑子孙后代,爷爷只能选择来这里。”
说完。
他轻轻将手中的九枚铜钱抛了出去。
铜钱落地,正反面各不相同。
“廌儿,你对命理也有所了解,能否看出大明的国运仅有三百年......”
刘伯温的话还没说完。
声音却突然停止了。
他一脸不可思议地盯着面前的卦象。
“这….之前我算了数次,也是不过三百年啊。今日为何突然大变了?”
在他的卦象中。
大明国运不止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简直就是换了一个新朝代了?
他看着新卜的卦,一时间目光也变得呆滞起来。
过了许久后。
他才慢慢回过神来,看向一旁的刘廌,一脸尴尬的问道:“廌儿,你应该不会怪爷爷的吧?”
“爷爷怎么突然这么说?是算到有啥大事发生了吗?”
“没啥,就是….我们这七年可能白躲了。”
“啥?白躲了!?”
刘廌闻言,直接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