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0章
马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宋栀恋恋不舍,一直叮嘱双亲要照顾好自己。
宋父看了看天色,“行了,快些回吧,趁着天亮,马车还能快些赶。”天亮之前到陈家肯定是最好,没到也没办法,谁叫陈易酒量那么差,要怪就怪自己儿子吧。
但肯定是不能再耽搁了。
二人上了马车,车夫便挥起了马鞭。
一架的小马车,不是那么稳当,大约是出于这点,车座上铺了好几层垫子。
折腾了一天又舒舒服服泡了个热水澡,宋栀真的有些困了,脑袋一点一点。陈易伸胳膊把人揽在了怀里,懂了几下寻了个让坏中人舒服的姿势,闭目养神。
马车比牛车快多了,天擦黑时,驶进上河村,停在了陈家的大门口。
陈家左边邻居姓王,见有马车,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就从家门跑了出来,但不一会就回来了。
王家婶子就问,“怎么这么快就回了?”
大一点的说:“就一匹马,也没上回那两匹好看。”语气显然有些失望。
王家夫妻俩却是互相看了一眼,陈家结的这亲家可真有钱,这说明家里养了至少三匹马。
小孩子瞧了都觉得失望,大人们开门看了眼便也没出门看热闹。
“还以为能给陈家带回来多少好东西?王婆子多抠的人,竟要给儿媳妇回门带只鸡!”幸灾乐祸加上不赞同。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总带东西像什么话,陈家也是好好过日子的人家,人那亲家这样做是要好好交亲的意思。”
赵老汉赶着牛车也就比陈易他们早回一个时辰多一点,到田埂上告诉了陈老汉陈易夫妻俩估摸着会晚些到家。
陈老汉一听,就知道亲家肯定会用马车送儿子儿媳回来。
宋家二老这回确实没给宋栀带回来什么,只有些吃食。两个纸包里分别是莲子糯米糕和枣泥山药糕,纸包不大,几个人分几块就能吃完,当尝个新鲜。红枣和红糖倒是装得多些,大房二房也有份。比较惹眼的是两个白瓷坛子。
宋栀道:“我外祖家祖传的腌菜手艺,我娘叫带给您二老尝尝,一样是红腐ru,一样是八宝酱菜。”
王氏觉得,这话是说给她听的。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往屋里头送东西,陈老汉则和陈宛一样看着马。
陈宛跟男孩子一样,也喜欢马,跑到马车前头,手里攥着一把炒黄豆。
炒黄豆的味道焦香,马儿长长的眼睫忽闪了下,低下了头。手心被马嘴碰到时,还能感受到它的两个大鼻孔喷出来的热气。原本有点紧张的陈宛,“咯咯”笑出声来。
车夫笑着说:“黄耳喜欢小小姐。”
陈老汉见状也放下心来,和车夫谈论起马匹,“这马看着年纪不小了。”
“陈老爷好眼力,快十五岁了。不过还算有劲儿,黑天里山路上,让它驮着最放心了。”
“是,老马识途啊......”
两人说着话,没注意到石头也凑近了马车,看着空空的马车,祖母也没叫他进屋给他分吃的,他的嘴就瘪了下,一副要哭的样子。
看到他有点怕的马能就着陈宛的手吃炒黄豆,突然有点生气,也不记得要哭。
他都吃不到炒黄豆!
而且娘说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姑在,他不是家里最小的了,爷奶才没那么疼他这个小孙子!昨天更是,炖了鸡汤都不给他喝一口,三婶也不疼他,什么好的都给了小小姑这个丫头片子!
石头走到陈宛身边,硬邦邦地说:“给我把炒豆子!”
炒黄豆是香,但吃多了胀肚,王氏只给了她一小把,摊在小手里也就两小点。
陈宛满脑子都是喂马,没注意到石头一直往自己耳朵上看,听见石头要黄豆就以为石头也想喂,可她还没喂够,另一个手心攥着不松开往身后藏,说:“我还想喂它呢。”
“你给我!”石头喊了一声,伸手去拽陈宛藏在后面的胳膊。
陈宛比石头还小半岁,又是女孩子,也没设防,根本不是石头的对手,下意识往后撤步躲开。
石头哪里肯罢休,使劲掰她手,见怎么掰也掰不开,就狠狠推了陈宛一把。
石头冲陈宛喊的时候,陈老汉和宋家车夫就注意到了,正往两个孩子这边瞧,见陈宛被推倒在地,陈老汉赶紧冲到小女儿身边,车夫则去安抚受惊的马。
王氏在门口瞧见马匹抬起前蹄的时候,心都要从嘴里蹦出来,口舌发干,一句话都喊不出来。
她从院子里往外冲,却见陈宛已经一手借着她爹的胳膊站起来了。
天色暗,看不清陈宛神色,只能看见动作轮廓。
小姑娘没哭没闹,脚步哐哐落地,颇有气势,窜到呆站着的石头跟前,双手一抬,把他狠狠推倒在地。
“让你推我!”
王氏步子已经放缓,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这才对嘛。
陈家二嫂一直开窗户缝看着大门动静,见自己的宝贝儿子被推倒了,“嗷”的一声叫了出来。
她一叫,石头就觉得委屈,扯着嗓子嚎开了。
母子俩怎么嚎也没用。本身就是陈宛占理,陈家二嫂还是做儿媳妇的,而且孩子间的事,大人掺合是最没意思的。
王氏几句话就把哭嚎声压了下去,转身进屋给大房和二房拿了红糖红枣,又给五个孙子孙女一人拿了一块糕点。早给早完,省的他们惦记。
宋家的车夫见没什么事,和宋栀说了一声驱车离开,众人各回各家,陈家院子里外安静下来。
屋里,王氏举着油灯,又把陈宛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摸哪里也不见小丫头喊疼,便放下心来。
和王氏一样,宋栀也喜欢陈宛这个性子,拍了拍陈宛的肩,满意之色从眼睛里溢出来流了一地。
“闺女就得这么养,不然受欺负!”
“娘说得对。”宋栀毫不犹豫点头。
得到儿媳妇赞同的王氏神采飞扬,“等你要是生了孩子,也不要养得太精细,男娃女娃都得抗摔打......”
陈易不赞同,“女儿还是要精细些养的。”
于是陈易这个好大儿,得到了他为人子十八年后,母亲的第一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