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废柴:我凭科举位极人臣更新时间:2025-05-12 17:40:16
释放阅读上一章
寒门废柴:我凭科举位极人臣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章

赵庄。

四间低矮的茅草屋里。

一名六十岁须发皆白的老郎中,颇有仙风道骨的风范,给赵婴号完脉,一脸惋惜地对他家人说:

“他是纯阳之体,阳毒进入骨髓。就算老夫开药吊住他的性命,三年内他不与纯阴之体的女子结婚,进行阴阳调和,也活不过十八岁。”

一家人如遭雷击,个个张嘴怔在当场。

母亲扑到他的身上,抚摸他年轻的脸庞,泪如雨下,肝肠寸断,不忍心他还没长大就命丧黄泉。

爷爷沉默半晌才问:“如果找到纯阳之体女子结合呢?”

老郎中捋下胡子,欣然说道:“大难不死,必有鸿福。若化解他体内的阳毒,以他纯阳的天资,前途不可限量。”

顿一下,他又说:“年龄太小的纯阴之体女孩子不合适结婚,年龄大的同样遭受阴毒折磨,也活不过十八岁。所以老夫算来,必须是己亥年九月初十卯时出生的女孩,与他年龄接近,最适宜结婚。”

赵婴出生于戊戌年,今年十五岁,那么纯阴之体的女孩子今年就是十四岁。

父亲愁眉不展,无奈问道:“到哪里找纯阳之体的女孩子啊?”

老郎中无奈感叹道:“是啊,不容易找,让他好好度过这三年最后的时光吧。”

一家人对老郎中千恩万谢,将他送走,回来心情沉重如万斤巨石压在头顶。

最后,大家商量一个结果,先不让赵婴知道病情,尽最大努力寻找纯阳之体女孩子。在这三年时光里,让他尽量活得开心快活。

床上。

赵婴慢慢睁开眼,发现躺在一张床上。床腿断了,用几块砖头垫在下面。床单洗到发白,已看不清花纹。

头顶的房子是土坯草房,外面院子里几只母鸡饿得咕咕叫。

这个地方穷到连空气都是酸霉的味道。

我不是通宵玩游戏吗,怎么来了这里?这是什么地方?

突然,赵婴的脑袋一阵巨痛,脑海里两股记忆融合在一起。

赵婴明白穿越了,还穿越到病秧子身上,三天两头生病,病起来痛入骨髓。

为给自己治病,家中花光积蓄,所以穷得叮当响。

前世,赵婴是汉语语言文学本科生,研读许多古代典籍,什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代诗词曲赋与话本小说,《历代状元文章精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黄帝内经》等。

而这一世是康朝,历史上没有这个朝代,相当于隋朝在杨广之后拐弯,变成十国之乱,康朝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时空没有唐宋元明清,许多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和震古烁今的典籍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还好科举制度还在,自己可参加科举考试,当大官,从而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既然自己占用他的身体,就要替他负责到底。

赵婴从床上挣扎起来,一步三摇走进堂屋,看到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以及大伯三叔等人。

他们犹如乌云压顶,全部一筹莫展,脸上阴沉得能拧下水。

“怎么了,你们一个个这种样子?”赵婴好奇地问他们。

母亲迅速站起来,扶住赵婴的肩膀,失声问道:“你怎么起来了?你有病,赶快躺回去。”

赵婴看了看母亲,她三十岁出头,两鬓却有几缕白头发,眼角鱼尾纹很明显,是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她一身粗布衣服,膝盖处缝两个方正的大补定。

“别担心,我的病好了。”赵婴坦然相告,“我饿了,想吃东西。”

融合记忆时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赵婴饿了。

“好好好,你坐着,妈给你做汤饼。”母亲王氏扭过头去,暗中用衣袖擦拭弄湿的眼角,他只有三年时光了啊!

一会儿,汤饼做好,用碗盛了端给赵婴,还冒着热气腾腾的轻雾。

赵婴看了看,汤饼就是汤面条,清汤寡水的只有一团面,汤里只有零星的几个油花。

这家太穷了,连吃都如此简陋,需要自己大展身手来拯救哇!

正吃着面条,爷爷突然闷声说:“孩子,从今天起你别上私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开开心心的,知道不?”

赵婴摇了摇头:“不,我要上私塾,我还要考科举呢!”

一家人震惊了,以前让他读书,比杀他还难受。他宁愿挨打,宁愿去田里晒成黑脸也不进学堂。现在他却主动要读书,还要考科举?

只有三年时光,考个屁啊!

父亲也说:“家里供你大伯读书,没钱让你再读书了。你不读书就自由了,爱干什么都行,好不好?”

父亲年轻时上过战场,腿上受重伤,走路一瘸一拐的,成了残疾。大伯要考秀才,三叔游手好闲,一家人的重担反而压在年迈的爷爷和残疾的父亲身上。

这都是什么样的人啊!

“家里没钱?”赵婴眼现坚毅之色,“我自己赚钱,不用家里的钱。”

大家面面相觑,内心更加震惊:转性了,他真的转性了。

以前的赵婴上山打猎,下水摸鱼,爬树掏鸟蛋,还在邻居家的冬瓜上掏个洞,屙在里面,邻居拿回去炒菜时,切一案板的屎!

村里人提起赵婴,无不摇头叹气。他就是村子里的混世魔王,今天捉弄这个,明天戏弄那个,称得上是恶贯满营。

今天他却说自己赚钱上学?真的让一家人大开眼界。

“你还是个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三叔嘴角冷笑,眼神吃人似的,“你有啥技能赚钱?还不是让家里给你钱?家里没钱,你别上学了,在家呆着也比你去私塾祸害人强。”

三婶手扇凉气,语气轻佻地挖苦:“是啊,人啊,要有自知之明。你就是庄稼汉,偏去挑战科举?科举是你挑战得了的?”

奶奶翻白眼说:“上学认识几个字,会写名字就行,学多了也是浪费。我不赞成你读私塾,考科举更是不可能的。”

母亲却顺着赵婴的意思说:“你要上学就去上,要科举就去考,只要你开心,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赵婴连连点头,还是母亲知道我的心意啊!

这时大伯咳嗽一声,缓慢地说:“你要考也行,必须考案首,不然就别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吧?”

案首就是第一名,在全县几千名学生中考第一,比登天还困难。

赵婴看看大伯,他一脸揶揄之色,看似支持自己,其实还是打击自己的积极性。

他今年三十八岁,连考二十年,却还是童生,连秀才也没考中。他却要自己考案首,这不赶鸭上树欺负人嘛?

不过赵婴很有志气,点头答道:“好,我努力试试吧。”

伯母讽刺地说:“如果你下河逮鱼,上树掏鸟蛋,我相信你可以。你吊儿郎当的样子能考案首?时间珍贵啊,还是别考了。人啊要识趣,不要自找没趣。”

赵婴摇头表示:“我一定要科举,必须走出乡下,到京城更广阔的天地去,认识更多的人。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大。”

爷爷呼地从板凳上站起来,指着赵婴的鼻子骂:“给你脸了?你还去京城?再说考科举,给你嘴撕烂。再去私塾,腿给你打断!”

父亲忙起来,安慰爷爷,一脸无奈凝视着赵婴说:“全家都不支持你科举,你就不要耍犟脾气了吧?”

“你们种一辈地,种出名堂了吗?发财了吗?我不管你们说什么,我自己的命运,我自己决定,这科举我一定要考!”

说完,赵婴气呼呼走出家门,一帮子没见识的人,跟他们无法沟通。你们不给钱,我凭自己的本事赚!

我可是穿越者!

赵婴围着村子转起来,想了解下新环境,看看有什么商机。

一家人十分惊愕,让他好好活着,他偏要折腾科举,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父亲想到他只有三年可活,心里愁云惨淡万里凝,到哪里找己亥年九月初十卯时出生的纯阴之体女孩子结婚?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章

作者名:薪火
更新时间:2025-05-12 17:40:16

赵庄。

四间低矮的茅草屋里。

一名六十岁须发皆白的老郎中,颇有仙风道骨的风范,给赵婴号完脉,一脸惋惜地对他家人说:

“他是纯阳之体,阳毒进入骨髓。就算老夫开药吊住他的性命,三年内他不与纯阴之体的女子结婚,进行阴阳调和,也活不过十八岁。”

一家人如遭雷击,个个张嘴怔在当场。

母亲扑到他的身上,抚摸他年轻的脸庞,泪如雨下,肝肠寸断,不忍心他还没长大就命丧黄泉。

爷爷沉默半晌才问:“如果找到纯阳之体女子结合呢?”

老郎中捋下胡子,欣然说道:“大难不死,必有鸿福。若化解他体内的阳毒,以他纯阳的天资,前途不可限量。”

顿一下,他又说:“年龄太小的纯阴之体女孩子不合适结婚,年龄大的同样遭受阴毒折磨,也活不过十八岁。所以老夫算来,必须是己亥年九月初十卯时出生的女孩,与他年龄接近,最适宜结婚。”

赵婴出生于戊戌年,今年十五岁,那么纯阴之体的女孩子今年就是十四岁。

父亲愁眉不展,无奈问道:“到哪里找纯阳之体的女孩子啊?”

老郎中无奈感叹道:“是啊,不容易找,让他好好度过这三年最后的时光吧。”

一家人对老郎中千恩万谢,将他送走,回来心情沉重如万斤巨石压在头顶。

最后,大家商量一个结果,先不让赵婴知道病情,尽最大努力寻找纯阳之体女孩子。在这三年时光里,让他尽量活得开心快活。

床上。

赵婴慢慢睁开眼,发现躺在一张床上。床腿断了,用几块砖头垫在下面。床单洗到发白,已看不清花纹。

头顶的房子是土坯草房,外面院子里几只母鸡饿得咕咕叫。

这个地方穷到连空气都是酸霉的味道。

我不是通宵玩游戏吗,怎么来了这里?这是什么地方?

突然,赵婴的脑袋一阵巨痛,脑海里两股记忆融合在一起。

赵婴明白穿越了,还穿越到病秧子身上,三天两头生病,病起来痛入骨髓。

为给自己治病,家中花光积蓄,所以穷得叮当响。

前世,赵婴是汉语语言文学本科生,研读许多古代典籍,什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代诗词曲赋与话本小说,《历代状元文章精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黄帝内经》等。

而这一世是康朝,历史上没有这个朝代,相当于隋朝在杨广之后拐弯,变成十国之乱,康朝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时空没有唐宋元明清,许多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和震古烁今的典籍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还好科举制度还在,自己可参加科举考试,当大官,从而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既然自己占用他的身体,就要替他负责到底。

赵婴从床上挣扎起来,一步三摇走进堂屋,看到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以及大伯三叔等人。

他们犹如乌云压顶,全部一筹莫展,脸上阴沉得能拧下水。

“怎么了,你们一个个这种样子?”赵婴好奇地问他们。

母亲迅速站起来,扶住赵婴的肩膀,失声问道:“你怎么起来了?你有病,赶快躺回去。”

赵婴看了看母亲,她三十岁出头,两鬓却有几缕白头发,眼角鱼尾纹很明显,是无情岁月留下的痕迹。她一身粗布衣服,膝盖处缝两个方正的大补定。

“别担心,我的病好了。”赵婴坦然相告,“我饿了,想吃东西。”

融合记忆时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赵婴饿了。

“好好好,你坐着,妈给你做汤饼。”母亲王氏扭过头去,暗中用衣袖擦拭弄湿的眼角,他只有三年时光了啊!

一会儿,汤饼做好,用碗盛了端给赵婴,还冒着热气腾腾的轻雾。

赵婴看了看,汤饼就是汤面条,清汤寡水的只有一团面,汤里只有零星的几个油花。

这家太穷了,连吃都如此简陋,需要自己大展身手来拯救哇!

正吃着面条,爷爷突然闷声说:“孩子,从今天起你别上私塾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开开心心的,知道不?”

赵婴摇了摇头:“不,我要上私塾,我还要考科举呢!”

一家人震惊了,以前让他读书,比杀他还难受。他宁愿挨打,宁愿去田里晒成黑脸也不进学堂。现在他却主动要读书,还要考科举?

只有三年时光,考个屁啊!

父亲也说:“家里供你大伯读书,没钱让你再读书了。你不读书就自由了,爱干什么都行,好不好?”

父亲年轻时上过战场,腿上受重伤,走路一瘸一拐的,成了残疾。大伯要考秀才,三叔游手好闲,一家人的重担反而压在年迈的爷爷和残疾的父亲身上。

这都是什么样的人啊!

“家里没钱?”赵婴眼现坚毅之色,“我自己赚钱,不用家里的钱。”

大家面面相觑,内心更加震惊:转性了,他真的转性了。

以前的赵婴上山打猎,下水摸鱼,爬树掏鸟蛋,还在邻居家的冬瓜上掏个洞,屙在里面,邻居拿回去炒菜时,切一案板的屎!

村里人提起赵婴,无不摇头叹气。他就是村子里的混世魔王,今天捉弄这个,明天戏弄那个,称得上是恶贯满营。

今天他却说自己赚钱上学?真的让一家人大开眼界。

“你还是个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三叔嘴角冷笑,眼神吃人似的,“你有啥技能赚钱?还不是让家里给你钱?家里没钱,你别上学了,在家呆着也比你去私塾祸害人强。”

三婶手扇凉气,语气轻佻地挖苦:“是啊,人啊,要有自知之明。你就是庄稼汉,偏去挑战科举?科举是你挑战得了的?”

奶奶翻白眼说:“上学认识几个字,会写名字就行,学多了也是浪费。我不赞成你读私塾,考科举更是不可能的。”

母亲却顺着赵婴的意思说:“你要上学就去上,要科举就去考,只要你开心,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赵婴连连点头,还是母亲知道我的心意啊!

这时大伯咳嗽一声,缓慢地说:“你要考也行,必须考案首,不然就别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吧?”

案首就是第一名,在全县几千名学生中考第一,比登天还困难。

赵婴看看大伯,他一脸揶揄之色,看似支持自己,其实还是打击自己的积极性。

他今年三十八岁,连考二十年,却还是童生,连秀才也没考中。他却要自己考案首,这不赶鸭上树欺负人嘛?

不过赵婴很有志气,点头答道:“好,我努力试试吧。”

伯母讽刺地说:“如果你下河逮鱼,上树掏鸟蛋,我相信你可以。你吊儿郎当的样子能考案首?时间珍贵啊,还是别考了。人啊要识趣,不要自找没趣。”

赵婴摇头表示:“我一定要科举,必须走出乡下,到京城更广阔的天地去,认识更多的人。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大。”

爷爷呼地从板凳上站起来,指着赵婴的鼻子骂:“给你脸了?你还去京城?再说考科举,给你嘴撕烂。再去私塾,腿给你打断!”

父亲忙起来,安慰爷爷,一脸无奈凝视着赵婴说:“全家都不支持你科举,你就不要耍犟脾气了吧?”

“你们种一辈地,种出名堂了吗?发财了吗?我不管你们说什么,我自己的命运,我自己决定,这科举我一定要考!”

说完,赵婴气呼呼走出家门,一帮子没见识的人,跟他们无法沟通。你们不给钱,我凭自己的本事赚!

我可是穿越者!

赵婴围着村子转起来,想了解下新环境,看看有什么商机。

一家人十分惊愕,让他好好活着,他偏要折腾科举,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

父亲想到他只有三年可活,心里愁云惨淡万里凝,到哪里找己亥年九月初十卯时出生的纯阴之体女孩子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