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6章
东北的冬天来得早,刚过立冬,第一场雪就悄然而至。王摘星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将香炉里的三炷香重新插好。马桂荣的堂口屋内常年缭绕着檀香与草药混合的气息。
“师父,有人来了。”王摘星透过窗户,看见一个裹着厚棉袄的中年妇女在院门外徘徊。
马桂荣从里屋走出来,五十七岁的她,头发乌黑,眼睛却亮得惊人。
“让她进来吧,常仙刚才给我递话了,这人有急事。”
妇女一进门就跪下了,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马大仙,救救我儿子吧!我最近总是在做同一个梦,梦见他抱着篮球在一辆着火的车里...”
马桂荣示意王摘星扶她起来,自己则点燃了一根烟。青烟缭绕中,她的眼神逐渐变得涣散,全身从起初的晃动变成左右摇摆,——常仙上身了。
“东南方,蓝色客车,三天后,十字路口。”
马桂荣的声音变得尖细,与她平时的嗓音截然不同。
“你儿子命里有这一劫,但可以化解。”
妇女名叫李秀芬,闻言又哭了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包往桌上放。
马桂荣恢复正常后,将红包推了回去。
“先听我说完。这劫能解,但需要做个替身。”
马桂荣转向王摘星:
“摘星,去把家伙式儿拿来。”
趁着王摘星准备材料的空当,马桂荣问李秀芬要了她儿子的生辰八字和一件贴身衣物。
等王摘星回来时,注意到正在“查事”的马桂荣表情变得凝重道:
“崔明宇,十八岁,亥年巳月申时生。”
“师父,有什么不妥吗?”在李秀芬接电话的时候,王摘星小声问道。
“时辰和属相犯冲,而且犯口舌,能挡得了一次,挡不了一辈子啊,哎.....”
马桂荣叹了口气回忆道:
“十年前,我师父还在世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失败的替身法事。她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那时候有个半吊子出马仙,给一个病重的老人做替身,让家属用老人的血给纸人点睛...”
王摘星倒吸一口冷气。她听师父讲过,替身纸人最忌讳用生人血点睛,那是大忌。
马桂荣的眼神变得幽深:
“第二天,那家人发现,纸人脸上有泪痕,这家人也没在意,当晚就拿到十字路口烧掉了,儿子回家后发现老母亲总是笑意不达眼底,想着,可能是因为大病初愈的关系,但是七天后老人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走了。按理说,只要不是自杀,基本都会有些类似“回光返照”的预兆,可老人没有,上一分钟还在慢悠悠的吃着粥,下一分钟就像泄了气的气球,死后给儿子是托梦,梦里老人哭的凄惨,说自己被烧的好痛,但他儿子认为,母亲可能是不喜欢火化的原因,后才知道,那纸人用血点睛后有了灵性,和老人的魂魄互换了...”
屋外突然刮起一阵风,吹得窗户咯咯作响。王摘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
马桂荣严肃地说:
“摘星,记住,自己看清自己的分量,干我们这行,最重要的,不是本事有多大,而是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王摘星郑重点头。马桂荣这才开始教导她制作替身纸人的正确流程。
马桂荣展开黄纸,用竹条搭骨架:
“首先,尺寸要准,替身必须和本人一样高,俗话说,这画人画皮难画骨,替身纸人的第一步,就是骨相,这是规矩。”
王摘星帮忙裁剪竹条和纸张,按照李秀芬儿子的身高,拃量出了一米七八的尺寸。马桂荣手法娴熟,不一会儿就扎出了一个大致的人形。
马桂荣将李秀芬提供的袜子塞进纸人胸口位置:
“其次,必须用本人的一件贴身物品。这代表气息相通,但记住,千万不能用血液。”
王摘星认真记下每一个步骤。屋内的温度似乎随着工作的进行而逐渐降低,她的指尖开始发凉。
马桂荣取出一张红纸,用毛笔蘸朱砂写下李秀芬儿子的生辰八字出生地以及几时几分要经过什么路口最后写上“替身挡灾“四个字,折成小方块塞入纸人头部。
最关键的步骤来了。马桂荣让王摘星亲手将最后几张黄纸糊在骨架上,完成整个纸人。
马桂荣示范道:
“现在,念替身咒。天灵灵,地灵灵,老仙助我现神灵,纸人替身听我令,灾祸厄运由你担,保得事主得安宁。”
王摘星跟着念诵,奇怪的是,他感觉纸人似乎轻微颤动了一下。
抬头看师父,马桂荣的表情告诉他这不是错觉,道:
“剩下最后一步,送替身了。这个必须事主自己来。”
马桂荣递给王摘星一个眼神让他把李秀芬叫进来,嘱咐她如何送替身,一切结束后,马桂荣只收了李秀芬一百块钱:
“替身法事不是买卖,收个香火钱就行,十五的晚上十二点钟也就是明天,把纸人拿到十字路口烧掉,烧的时候什么话都别说,烧完直接回家,路上别回头,切记,要亲眼看着完全烧尽才能离开。”
送走千恩万谢的李秀芬,马桂荣让王摘星收拾堂口。天色已晚,屋外的风更大了,吹得院门吱呀作响。
王摘星一边整理香炉一边问:
“师父,那个老人后来怎么样了?”
马桂荣叹息一声:
“哎...当年我师父也无能为力,那是替身纸人,最后带着老人的魂魄一起,永生永世都要在火海里,半吊子出马仙害人不浅啊。”
说完,马桂荣表情严肃道:
“摘星,知可为而为,不可为则止,你可知道这话的含义?”
王摘星摸索着下巴思索片刻:
“师父,我知道了,你是要让我未来,即要有行动的魄力,也要有停止的清醒,平衡智慧,就有可能应对复杂事情的关键能力。”
马桂荣欣慰的笑道:
“对。你很有天赋,比当年的我强多了。但记住,能力越大,越要懂得克制,超过能力范围的,一定不要做,否则,后果带来的可能是灾祸。”
屋外,最后一片枯叶从树上飘落。王摘星看着师父在灯光下忽明忽暗的脸庞,内心问自己:
“初衷,经过、结果,马桂荣不仅仅是认的亲妈也是我的师父,师父!教导!未来!。”
突然眼神明亮,王摘星面朝马桂荣双膝下跪,道:
“师父,我懂了,你教我的不仅仅是本事,还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传承”是文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也是道德与伦理的延续,要在继承中突破自我,也要在现实中控制自我,不是让火熄灭后守护灰烬,而是将火种永远传递下去,它既是对先人的回答,也是对未来自己的挑战,我说的对吗?”
此时的马桂荣不仅仅是欣慰,更是对王摘星的未来充满肯定“这孩子,眼睛里曾经的那团火,终于淬成了灯....”
三天后,李秀芬带着一篮鸡蛋来感谢。她儿子学校的篮球比赛改期,躲过了一场发生在原定路线上的连环车祸。马桂荣收下鸡蛋,又给了她一道平安符。
王摘星帮师父整理符纸时问道。
“师父,您说我什么时候能独立接活?”
马桂荣笑了她摸了摸王摘星的头:
“等我这的一身本事,你彻底学会,并且不在浮躁时,我就放心让你单飞了,急什么?该教你的时候自然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