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更新时间:2025-07-10 18:10:18
释放阅读上一章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2章

晌午刚过,日头很毒,双林沟村蔬菜种植基地烘烤得像蒸笼。

林深光着膀子蹲在钢架下修理,汗珠子顺着脊梁沟往下淌。

小翠仙拎着水壶走近,瞅见他后背晒得通红,不由直咂嘴:

“瞅你这皮儿嫩的,跟刚出锅的豆腐似的!”

“林干部!”正说着,叶蓁蓁背着医药箱过来,“你这是晒伤,得抹......”

话没说完,见小翠仙正把湿毛巾递给林深,手里的防晒霜停在半空中。

“突突突......”

发动机声由远及近,县农机站的绿皮双排座轻卡碾着泥浆开进基地。

一个穿工装裤的农机专家跳下车,瞅着歪七扭八的大棚,张嘴就骂:

“这帮王八羔子,C15的水泥都敢用?这钢架怕不是他太奶那时候的存货,质量这么差,能不晃悠嘛!”

这边刚骂完,远处,一个骑着嘉陵脚踏摩托的女孩,乘着风来到大棚前。

女孩背着个双肩包,马尾辫上亮晶晶地别着温度计当发簪,脚踏板上放着土壤检测仪,车没停稳就喊:

“哪位是林深老师?市农科院的田教授让我带了双层遮阳膜样品来。”

“林深老师......”

小翠仙学着女孩的腔调,冲林深喊着,转回头对跳下摩托的女孩上下打量。

大棚里的村民,都停下手,看向这边。

叶蓁蓁也眯起眼来。

也难怪那女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雪白的衬衣,牛仔短裤下露着两条白白的大长腿,活像从画报里走出来的。

在这清河镇乃至正阳县,都难得一见这么清爽的美人。

“你是......”

林深有点懵。

如此高配置的女孩,无论如何也难和蔬菜专家挂上钩。

“田晓禾,农大四年级,正在农科院跟着田教授实习。”

她跳下车,从背包里掏出工作证,递给林深:“你师母出差了,让我先来救急。”

说着,回身从脚踏板上拎下测土仪,一不小心,白球鞋陷进粪堆里。

林深手疾眼快,拉了她一把,才没让她跌进去。

女孩瞥了他一眼,说了声“谢谢”。

鼻翼间掠过一抹青春的馨香。

他接过测土仪,低着头嘟哝了句:“田教授说派个专家,没说是......”

“没说是女的,是吧?”田晓禾一拢散落在额前的秀发,“农大设施农业专业排名全省第三!够用不?”

林深不禁哑然,抬眼再次打量女孩。

樱唇俏鼻,一双眸子分外晶亮,属于那种让人看不够的女孩。

远处大棚里的​村民们已经议论开了。

“就这丫头片子,能种地?可别闹了!”

“还没出校门,能有啥本事。”

小翠仙嘴一撇:“哟,这么年轻就当专家啦!可别是来闹着玩的吧?”

叶蓁蓁也在一旁揶揄道:“现在的小姑娘,就爱出风头,考试和实际干活,可是两码事。”

林深为女孩打圆场:“既然是田教授派来的,那就先看看我们的大棚,边看,我边介绍情况。”

又对农机站的工装裤专家道:“咱们一起检查一下,看看有多少温室大棚需要修护?”

“好!”工装裤专家打量了一下田晓禾,“你导师是田教授?我听过她的讲座。”

田晓禾笑道:“那是我姑姑,也是我的导师,她太忙了,出差回来就会过来。”

原来如此!

众人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有了农科院的教授姑姑做后盾,应该差不了。

林深带着工装裤专家和田晓禾等人,逐个大棚检查。

一边看,田晓禾一边和工装裤交换意见。

“这棚膜老化严重,透光性应该不到60%,得赶紧换。”

“大棚的通风设计不合理,影响蔬菜生长。”

“这样的大太阳天,应该使用遮阳网降温。”

一旁的​村民们慢慢被她的专业折服。

“哎呀,听这姑娘一说,好像很挺懂行哎。”

“或许有点本事,肯定比咱们强!”​

看了一圈大棚后,田晓禾开始取土壤化验。

趁着工装裤专家等人汇总统计的功夫,林深来到田晓禾身边问:

“土壤检测的结果怎么样?”

女孩拿起检测数据,柳眉微蹙:“土壤肥力不足,酸碱度失衡,得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改良。”

随即指着一个试剂瓶:“除了土壤,我准备再取点地下水检测一下,我这里没有化验条件,水样需要送农科院。”

工装裤专家接过话来,“咱们农业局就能检测,县里离着近。”

田晓禾刚要说话,身后的叶蓁蓁轻拽了一下她的衣角。

林深点头,对田晓禾道:“你先取样,取完我安排人送到县里。”

叶蓁蓁在田晓禾身后,一双凤眼狠狠瞪着林深,眼角的雀斑都变深了。

小翠仙也在一旁给林深使眼色。

林深只当看不见,问工装裤专家:“如果所有大棚全部修缮,需要多少钱?”

工装裤专家看着手里的统计表:“37座日光大棚更换棚架、棚膜,50座日光温室加固钢架、换防雪膜,再加上买保温棉被,总共得87万元。”

田晓禾接着话茬道:“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和处理酸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的话,也需要一些投入。”

林深看着她问:“那得多少?”

田晓禾约略计算了一下:“用实惠点的方案,大概得20到30万元,不过长远看,能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收益。”

​林深点点头,陷入沉思。

按下葫芦起来瓢,一百多万,对双林沟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问题是,做为驻村干部,他没权力动用村集体的钱,这需要村委会决定。

可村里有赵大彪等人把持,不论有没有这笔钱,林深要想动用一分钱,肯定比登天都难。

小翠仙和叶蓁蓁都看向林深。

这一点,村民们自然晓得。

刚才,大家还为这些事没人过问犯愁,现在,他们又开始同情林深了。

林深挺身而出为大家解决问题,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没钱,不管什么方案,都断然行不通。

村民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么多钱,林干部上哪弄去?”

“我也觉得够呛,村里的钱都被赵大彪把着,怎么可能拿出来?”

“说什么把着,还不都被他给糟践了。”

“唉!看来这事儿啊,咱们白高兴了,没钱,什么都白扯!”

一时间,100多万,宛如一块巨石,压在大伙心上。​

林深正沉思,兜里的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掏出一看,是农机站刘站长打来的,就按下接听键。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2章

作者名:草哥的传说
更新时间:2025-07-10 18:10:18

晌午刚过,日头很毒,双林沟村蔬菜种植基地烘烤得像蒸笼。

林深光着膀子蹲在钢架下修理,汗珠子顺着脊梁沟往下淌。

小翠仙拎着水壶走近,瞅见他后背晒得通红,不由直咂嘴:

“瞅你这皮儿嫩的,跟刚出锅的豆腐似的!”

“林干部!”正说着,叶蓁蓁背着医药箱过来,“你这是晒伤,得抹......”

话没说完,见小翠仙正把湿毛巾递给林深,手里的防晒霜停在半空中。

“突突突......”

发动机声由远及近,县农机站的绿皮双排座轻卡碾着泥浆开进基地。

一个穿工装裤的农机专家跳下车,瞅着歪七扭八的大棚,张嘴就骂:

“这帮王八羔子,C15的水泥都敢用?这钢架怕不是他太奶那时候的存货,质量这么差,能不晃悠嘛!”

这边刚骂完,远处,一个骑着嘉陵脚踏摩托的女孩,乘着风来到大棚前。

女孩背着个双肩包,马尾辫上亮晶晶地别着温度计当发簪,脚踏板上放着土壤检测仪,车没停稳就喊:

“哪位是林深老师?市农科院的田教授让我带了双层遮阳膜样品来。”

“林深老师......”

小翠仙学着女孩的腔调,冲林深喊着,转回头对跳下摩托的女孩上下打量。

大棚里的村民,都停下手,看向这边。

叶蓁蓁也眯起眼来。

也难怪那女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雪白的衬衣,牛仔短裤下露着两条白白的大长腿,活像从画报里走出来的。

在这清河镇乃至正阳县,都难得一见这么清爽的美人。

“你是......”

林深有点懵。

如此高配置的女孩,无论如何也难和蔬菜专家挂上钩。

“田晓禾,农大四年级,正在农科院跟着田教授实习。”

她跳下车,从背包里掏出工作证,递给林深:“你师母出差了,让我先来救急。”

说着,回身从脚踏板上拎下测土仪,一不小心,白球鞋陷进粪堆里。

林深手疾眼快,拉了她一把,才没让她跌进去。

女孩瞥了他一眼,说了声“谢谢”。

鼻翼间掠过一抹青春的馨香。

他接过测土仪,低着头嘟哝了句:“田教授说派个专家,没说是......”

“没说是女的,是吧?”田晓禾一拢散落在额前的秀发,“农大设施农业专业排名全省第三!够用不?”

林深不禁哑然,抬眼再次打量女孩。

樱唇俏鼻,一双眸子分外晶亮,属于那种让人看不够的女孩。

远处大棚里的​村民们已经议论开了。

“就这丫头片子,能种地?可别闹了!”

“还没出校门,能有啥本事。”

小翠仙嘴一撇:“哟,这么年轻就当专家啦!可别是来闹着玩的吧?”

叶蓁蓁也在一旁揶揄道:“现在的小姑娘,就爱出风头,考试和实际干活,可是两码事。”

林深为女孩打圆场:“既然是田教授派来的,那就先看看我们的大棚,边看,我边介绍情况。”

又对农机站的工装裤专家道:“咱们一起检查一下,看看有多少温室大棚需要修护?”

“好!”工装裤专家打量了一下田晓禾,“你导师是田教授?我听过她的讲座。”

田晓禾笑道:“那是我姑姑,也是我的导师,她太忙了,出差回来就会过来。”

原来如此!

众人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

有了农科院的教授姑姑做后盾,应该差不了。

林深带着工装裤专家和田晓禾等人,逐个大棚检查。

一边看,田晓禾一边和工装裤交换意见。

“这棚膜老化严重,透光性应该不到60%,得赶紧换。”

“大棚的通风设计不合理,影响蔬菜生长。”

“这样的大太阳天,应该使用遮阳网降温。”

一旁的​村民们慢慢被她的专业折服。

“哎呀,听这姑娘一说,好像很挺懂行哎。”

“或许有点本事,肯定比咱们强!”​

看了一圈大棚后,田晓禾开始取土壤化验。

趁着工装裤专家等人汇总统计的功夫,林深来到田晓禾身边问:

“土壤检测的结果怎么样?”

女孩拿起检测数据,柳眉微蹙:“土壤肥力不足,酸碱度失衡,得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改良。”

随即指着一个试剂瓶:“除了土壤,我准备再取点地下水检测一下,我这里没有化验条件,水样需要送农科院。”

工装裤专家接过话来,“咱们农业局就能检测,县里离着近。”

田晓禾刚要说话,身后的叶蓁蓁轻拽了一下她的衣角。

林深点头,对田晓禾道:“你先取样,取完我安排人送到县里。”

叶蓁蓁在田晓禾身后,一双凤眼狠狠瞪着林深,眼角的雀斑都变深了。

小翠仙也在一旁给林深使眼色。

林深只当看不见,问工装裤专家:“如果所有大棚全部修缮,需要多少钱?”

工装裤专家看着手里的统计表:“37座日光大棚更换棚架、棚膜,50座日光温室加固钢架、换防雪膜,再加上买保温棉被,总共得87万元。”

田晓禾接着话茬道:“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和处理酸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的话,也需要一些投入。”

林深看着她问:“那得多少?”

田晓禾约略计算了一下:“用实惠点的方案,大概得20到30万元,不过长远看,能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收益。”

​林深点点头,陷入沉思。

按下葫芦起来瓢,一百多万,对双林沟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问题是,做为驻村干部,他没权力动用村集体的钱,这需要村委会决定。

可村里有赵大彪等人把持,不论有没有这笔钱,林深要想动用一分钱,肯定比登天都难。

小翠仙和叶蓁蓁都看向林深。

这一点,村民们自然晓得。

刚才,大家还为这些事没人过问犯愁,现在,他们又开始同情林深了。

林深挺身而出为大家解决问题,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没钱,不管什么方案,都断然行不通。

村民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么多钱,林干部上哪弄去?”

“我也觉得够呛,村里的钱都被赵大彪把着,怎么可能拿出来?”

“说什么把着,还不都被他给糟践了。”

“唉!看来这事儿啊,咱们白高兴了,没钱,什么都白扯!”

一时间,100多万,宛如一块巨石,压在大伙心上。​

林深正沉思,兜里的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掏出一看,是农机站刘站长打来的,就按下接听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