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4章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张鸿就醒了。
院子里,昨夜处理野猪留下的肉腥味还没散尽。
他手脚不停,将分割好的肉块用干草仔细裹缠,分作几份,自家吃的留足,剩下的准备挑去县城换钱。
最大最肥的那块后臀尖,他单独放在一边,这是给隔壁李婶的。
云娘不知何时也醒了,悄没声地站在屋门口,看着张鸿忙活。
一夜过去,相公给她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不再是那个醉醺醺、输红了眼的赌鬼。
他现在做事利索,话不多却有种让人心里踏实的感觉。
“相公,我帮你。”云娘小跑过来,想伸把手。
“不用,你看着就好。”张鸿把肉块用藤条捆扎结实,固定在拖橇上,“在家把门把好,我去去就回。”
云娘轻轻“嗯”了一声,小声补了句:“相公,路上慢点。”
张鸿顺手拿起装酒的葫芦,又把昨天康麻子掉的那把匕首往腰里一别,这才拖着沉甸甸的猪肉,往村外走。
路过李婶家,他把那块肥瘦相间的后臀尖轻轻放在柴门边。
恰好李婶推门出来泼水,看见张鸿和那块肉,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笑开了:“张鸿,你这是干啥?太客气了!”
“应该的,谢李婶的叉子。”张鸿笑了笑,不多话,拖着拖橇继续往前。
村里起早的人看见张鸿拖着这么多肉出村,免不了一阵指指点点。
“嘿,真去县城卖肉?”
“这小子,昨天走了什么运?”
“看着吧,就算卖了钱,还不是转头就送进赌场。”
张鸿权当没听见,脚下不停。
拖着上百斤的猪肉,山路难走,紧赶慢赶,到了县城,日头已经升得老高。
县城可比七河村热闹多了,街上人来人往,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空气里混杂着各种吃食、牲口和汗水的味道。
张鸿没急着吆喝,先在市面上转了转,心里估摸着价钱,然后找了家门面最大的肉铺,把拖橇往门口一放。
“掌柜的,收野猪肉不?”
肉铺掌柜是个挺着肚子的胖中年,抬眼皮扫了张鸿一下,又瞅了瞅拖橇上的肉,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野猪肉看着倒新鲜,分量也不少。
“收是收,”掌柜的不紧不慢地说,“就是这野味,价钱上不去,腥膻味重,收拾起来也费事......”
话里透着压价的意思。
张鸿也不急,伸手解开藤条,露出里面纹理清晰、肥膘厚实的猪肉。
“掌柜的看看货色。刚从黑山打的,正经的黑毛猪,不是那些瘦得脱形的山货。”
他指着肉上的膘,“您是行家,好坏一看便知。价钱公道,我就卖;不公道,这县城肉铺也不止您一家。”
张鸿说话不卑不亢。
掌柜的凑近仔细瞧了瞧,又伸手按了按肉的弹性,心里有了底。
这肉确实是好货,看这年轻人的样子,也不是个能随便糊弄的。
“行,小兄弟爽快,”掌柜的脸上这才有了点笑模样,“十五文一斤,你看咋样?”
“二十文。”张鸿直接报了个价。
“哎哟,小兄弟,你这价也太......”
“不高。这肉,值这个价。”张鸿语气没变。
你来我往讲了几个回合,最后定在十八文一斤。
上秤一称,净肉一百三十斤。
掌柜的倒是爽快,当场点清了银钱,二两银子外加三百四十文铜钱。
沉甸甸的钱拿到手里,张鸿心里才算落了地。
他把钱仔细贴身收好,没马上走,反而在肉铺买了些剔下来的骨头和没人要的猪下水,又去粮店称了十斤白面,买了些便宜的糙米,还买了一小包盐。
置办完这些,他没急着往回赶,反而朝着县城西边走去。
那边龙蛇混杂,赌场、暗娼、放印子钱的,都扎堆在那儿。
欠债还钱,躲是躲不过去的。
特别是康麻子那伙泼皮,不彻底让他们死了心,早晚还是个祸害。
他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康麻子常混的“鸿运赌坊”。
门口俩闲汉看见张鸿,先是一愣,随即交换了个眼色,带着几分不善。
张鸿理都没理,掀开帘子就往里走。
赌坊里烟雾缭绕,骰子声、叫骂声、哄笑声混成一团。
张鸿一眼就看见缩在角落里跟人吹牛的康麻子。
康麻子脸上昨天的淤青还没消,看见张鸿进来,噌地一下差点从凳子上弹起来,脸上的麻子都好像更明显了。
“你…你来干啥?”康麻子色厉内荏地嚷嚷,旁边几个跟他熟识的打手也呼啦一下围了过来。
张鸿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子,估摸着有五两重,“啪”一声拍在康麻子面前的烂木桌上。
“当啷”一响,把周围不少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这是五两,先还这些。”张鸿声音不高,但在嘈杂的赌坊角落里,听得清清楚楚。
“剩下的七两,一个月内,我还清。”
他顿了顿,扫过围上来的几个打手,声音冷了几分:“但是云娘,你们以后别再打她的主意。谁要是敢动她一根手指头,就别怪我张鸿下手没轻重!”
说话时,他腰间的匕首柄露出一截。
昨天张鸿徒手撂倒他们三个的狠劲儿还印在脑子里,康麻子和那几个打手心里都有些发毛。
康麻子张了张嘴,想放几句场面上的狠话,可对上张鸿那平静无波却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煞气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哼,算你识相!”康麻子梗着脖子,一把抓起桌上的银子,“一个月!到时候要是还不上,连本带利,咱们可不认人!”
“放心,我说到做到。”张鸿撂下这句话,转身就走,干脆利落。
看着张鸿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康麻子才松了口气,朝地上啐了一口:“妈的,横什么横!等老大回来,有你小子好看的!”
出了赌坊,张鸿感觉肩上轻快了不少。
债还没清,但至少暂时把这帮苍蝇稳住了。
他没耽搁,又去了趟铁匠铺。
铺子里最好的那张猎弓,硬木弓身,牛筋作弦,看着就比李婶家那张老弓强了不止一截,要价三两银子。
张鸿拉了拉弓弦,感受着那股沉实有力的劲道,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