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神捕:案牍录更新时间:2025-07-17 18:20:45
释放阅读上一章
汴京神捕:案牍录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6章

城南「清竹巷」,一间不大不小的宅院,世子取名唤梧桐院,青砖黛瓦,院角栽了几丛翠竹,风过时沙沙作响。

方逍遥坐在书房里,面前摊开几本从王府借来的典籍——《大殷律例》《殷史纪略》《洗冤录注》。他揉了揉眉心,指尖沾了些墨迹。

这世界的历史,自楚汉相争时就已走偏。

项羽未败,刘邦未兴。霸王定鼎后,虽国祚不长,却彻底断了汉家文脉。此后几经更迭,如今是「殷」朝天下,国姓为赵,尚武之风犹在,文治却粗疏得很。律法简陋,验尸之术更是全凭经验。

“若是谢灵运在此......”方逍遥摇头失笑,“怕是要说自己才高三斗,殷朝倒欠他两斗。”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丫鬟青黛的轻唤:“方公子,该用午膳了。”

逍遥皱眉。他不习惯被人伺候,尤其是青黛总想帮他更衣梳洗,甚至有一次他沐浴时,她竟端着热水推门而入,吓得他差点翻出浴桶。

“放外面吧,我自己来。”

青黛跺了跺脚,嘟囔着走了。没过多久,她就把这事添油加醋地告到了世子那儿。

“哈哈哈!你竟被个丫鬟吓成这样?”赵明澜笑得前仰后合,手里折扇摇得哗哗响。

逍遥看向那个躲在角落的丫鬟,见逍遥望向自己,丫鬟急忙转身离去。

逍遥面无表情:“世子若是来取笑我的,可以回了。”

“别这么无趣嘛。”赵明澜收起扇子,挤眉弄眼的,“你是不是看上这个小丫头了?”

逍遥一脸古怪地看向世子,“看上一个小女孩?你看我像禽兽吗?”

“何意?”世子似乎没听懂逍遥的话语,而后又突然反应过来,“哈哈哈,这小丫头可是已满十六。”

古代,女子二八已可嫁为人妻。

逍遥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世子大驾光临,找我何事?”

只见世子从袖中抽出一张烫金请帖,“喏,带你去见见世面。”

逍遥瞥了一眼,烫金帖子上写着「花满楼诗会」。

“不去。”

“喂!这可是大儒云集,连国子监的博士都会来!”

“我对吟诗作对没兴趣。”

赵明澜瞪眼:“那你对什么有兴趣?”

逍遥沉吟片刻,忽然抬头:“世子能帮我找些东西吗?”

“什么?”

“细麻布、鱼胶、软牛皮,还有......”他顿了顿,“硫磺粉。”

赵明澜狐疑:“你要这些做什么?”

“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赵明澜最终还是独自去了花满楼。

然而,他刚到门口,就发现楼前围了一群人,议论纷纷。

“听说运酒的船被劫了!”

“何止酒?船上还有刑部侍郎的公子,人都不见了!”

赵明澜眉头一皱,挤进人群,拉住一个小厮:“怎么回事?”

那小厮脸色发白:“回世子,今日本该是诗会,可昨夜从江南运来的酒船在半路遭劫,船上的人......全没了!”

“全没了?”

“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赵明澜心头一跳,忽然想起方逍遥那副“我对诗会没兴趣”的表情。

方逍遥坐在茶楼二楼的窗边,手里捧着一盏清茶,目光落在远处的港口。

这家茶楼叫「听风阁」,老板娘姓柳,是个三十出头的寡妇,眉目温婉,做事利落。起初见他与世子同行,柳娘子战战兢兢,连奉茶时手都在抖。可日子久了,她发现这位「方先生」与那些眼高于顶的贵人不同——他会对端茶的小厮道谢,会自己收拾打翻的茶盏,甚至偶尔还会和世子互相嘲讽几句,全然不顾尊卑之别。

渐渐地,柳娘子也敢和他搭话了。

“方公子,今日还是老样子?”她提着茶壶走来,笑容自然了许多。

“嗯,多谢。”逍遥点头,视线仍停留在港口。

那里原本停泊的商船旁,此刻围满了衙役和看热闹的百姓。一艘空荡荡的货船被拖回码头,甲板上空无一人,连货物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听说是今早渔民在芦苇荡里发现的。”柳娘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压低声音,“官府查了半天,什么都没找到,连具尸体都没有......”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高喊了一声:“是鬼船!这一定是遇上鬼船了!”

恐慌如涟漪般扩散,几个胆小的妇人已经双手合十念起了佛号。

“鬼船?”逍遥皱眉。

柳娘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近低声道:“海上一直有个传说......说是有艘幽灵船,专吞活人。但凡靠近它的船只,人货皆失,只留空壳漂在海上。”

逍遥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这世上真有鬼怪?”

“这......民女可就不知道了。”柳娘子笑了笑,“不过听说有些修道之人能通阴阳,或许......”

“鬼神么......”逍遥低声言语着,目光凝视着窗外。

日头渐渐西沉,将那艘空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空船之事最终不了了之。

方逍遥回到清竹巷的书房,案上堆满了从各处搜罗来的《幽冥录》《搜神记》《殷朝异闻》,可翻遍所有志怪杂谈,却找不到半点实证。

“尽是穿凿附会......”他合上最后一本书,推开窗。夜色沉沉,码头上只剩几盏孤灯摇曳。

若这世上真有仙神鬼怪,为何连只言片语的真相都寻不到?

脚步声打断思绪。赵明澜推门而入,衣袍上还沾着泥水,显然刚从码头回来。

“那破船的事查不下去了。”世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抓起茶壶灌了一口,“衙门那群废物,连个脚印都找不出。”

逍遥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世子,你信这世上有鬼神吗?”

“啊?”赵明澜一愣,随即挠了挠头,“这个嘛......民间确实有不少闹鬼的传闻,京师西郊还有座青云观,据说里头的道士能呼风唤雨......”

“你亲眼见过?”

“呃,那倒没有。”世子干笑两声,“都是听人说的。”

逍遥眼神微动:“王爷可曾提起过这些?他信不信鬼神之说?”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6章

作者名:轻影
更新时间:2025-07-17 18:20:45

城南「清竹巷」,一间不大不小的宅院,世子取名唤梧桐院,青砖黛瓦,院角栽了几丛翠竹,风过时沙沙作响。

方逍遥坐在书房里,面前摊开几本从王府借来的典籍——《大殷律例》《殷史纪略》《洗冤录注》。他揉了揉眉心,指尖沾了些墨迹。

这世界的历史,自楚汉相争时就已走偏。

项羽未败,刘邦未兴。霸王定鼎后,虽国祚不长,却彻底断了汉家文脉。此后几经更迭,如今是「殷」朝天下,国姓为赵,尚武之风犹在,文治却粗疏得很。律法简陋,验尸之术更是全凭经验。

“若是谢灵运在此......”方逍遥摇头失笑,“怕是要说自己才高三斗,殷朝倒欠他两斗。”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丫鬟青黛的轻唤:“方公子,该用午膳了。”

逍遥皱眉。他不习惯被人伺候,尤其是青黛总想帮他更衣梳洗,甚至有一次他沐浴时,她竟端着热水推门而入,吓得他差点翻出浴桶。

“放外面吧,我自己来。”

青黛跺了跺脚,嘟囔着走了。没过多久,她就把这事添油加醋地告到了世子那儿。

“哈哈哈!你竟被个丫鬟吓成这样?”赵明澜笑得前仰后合,手里折扇摇得哗哗响。

逍遥看向那个躲在角落的丫鬟,见逍遥望向自己,丫鬟急忙转身离去。

逍遥面无表情:“世子若是来取笑我的,可以回了。”

“别这么无趣嘛。”赵明澜收起扇子,挤眉弄眼的,“你是不是看上这个小丫头了?”

逍遥一脸古怪地看向世子,“看上一个小女孩?你看我像禽兽吗?”

“何意?”世子似乎没听懂逍遥的话语,而后又突然反应过来,“哈哈哈,这小丫头可是已满十六。”

古代,女子二八已可嫁为人妻。

逍遥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道“世子大驾光临,找我何事?”

只见世子从袖中抽出一张烫金请帖,“喏,带你去见见世面。”

逍遥瞥了一眼,烫金帖子上写着「花满楼诗会」。

“不去。”

“喂!这可是大儒云集,连国子监的博士都会来!”

“我对吟诗作对没兴趣。”

赵明澜瞪眼:“那你对什么有兴趣?”

逍遥沉吟片刻,忽然抬头:“世子能帮我找些东西吗?”

“什么?”

“细麻布、鱼胶、软牛皮,还有......”他顿了顿,“硫磺粉。”

赵明澜狐疑:“你要这些做什么?”

“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赵明澜最终还是独自去了花满楼。

然而,他刚到门口,就发现楼前围了一群人,议论纷纷。

“听说运酒的船被劫了!”

“何止酒?船上还有刑部侍郎的公子,人都不见了!”

赵明澜眉头一皱,挤进人群,拉住一个小厮:“怎么回事?”

那小厮脸色发白:“回世子,今日本该是诗会,可昨夜从江南运来的酒船在半路遭劫,船上的人......全没了!”

“全没了?”

“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赵明澜心头一跳,忽然想起方逍遥那副“我对诗会没兴趣”的表情。

方逍遥坐在茶楼二楼的窗边,手里捧着一盏清茶,目光落在远处的港口。

这家茶楼叫「听风阁」,老板娘姓柳,是个三十出头的寡妇,眉目温婉,做事利落。起初见他与世子同行,柳娘子战战兢兢,连奉茶时手都在抖。可日子久了,她发现这位「方先生」与那些眼高于顶的贵人不同——他会对端茶的小厮道谢,会自己收拾打翻的茶盏,甚至偶尔还会和世子互相嘲讽几句,全然不顾尊卑之别。

渐渐地,柳娘子也敢和他搭话了。

“方公子,今日还是老样子?”她提着茶壶走来,笑容自然了许多。

“嗯,多谢。”逍遥点头,视线仍停留在港口。

那里原本停泊的商船旁,此刻围满了衙役和看热闹的百姓。一艘空荡荡的货船被拖回码头,甲板上空无一人,连货物都消失得干干净净。

“听说是今早渔民在芦苇荡里发现的。”柳娘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压低声音,“官府查了半天,什么都没找到,连具尸体都没有......”

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高喊了一声:“是鬼船!这一定是遇上鬼船了!”

恐慌如涟漪般扩散,几个胆小的妇人已经双手合十念起了佛号。

“鬼船?”逍遥皱眉。

柳娘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近低声道:“海上一直有个传说......说是有艘幽灵船,专吞活人。但凡靠近它的船只,人货皆失,只留空壳漂在海上。”

逍遥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这世上真有鬼怪?”

“这......民女可就不知道了。”柳娘子笑了笑,“不过听说有些修道之人能通阴阳,或许......”

“鬼神么......”逍遥低声言语着,目光凝视着窗外。

日头渐渐西沉,将那艘空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空船之事最终不了了之。

方逍遥回到清竹巷的书房,案上堆满了从各处搜罗来的《幽冥录》《搜神记》《殷朝异闻》,可翻遍所有志怪杂谈,却找不到半点实证。

“尽是穿凿附会......”他合上最后一本书,推开窗。夜色沉沉,码头上只剩几盏孤灯摇曳。

若这世上真有仙神鬼怪,为何连只言片语的真相都寻不到?

脚步声打断思绪。赵明澜推门而入,衣袍上还沾着泥水,显然刚从码头回来。

“那破船的事查不下去了。”世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抓起茶壶灌了一口,“衙门那群废物,连个脚印都找不出。”

逍遥沉默片刻,忽然开口:“世子,你信这世上有鬼神吗?”

“啊?”赵明澜一愣,随即挠了挠头,“这个嘛......民间确实有不少闹鬼的传闻,京师西郊还有座青云观,据说里头的道士能呼风唤雨......”

“你亲眼见过?”

“呃,那倒没有。”世子干笑两声,“都是听人说的。”

逍遥眼神微动:“王爷可曾提起过这些?他信不信鬼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