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8章
【分家支线完成,恭喜玩家获得2000文奖励。】
沈清棠嘴角勾出笑容。
有钱的感觉真不错,至少未来一个月不用愁了。
李秀兰心疼闺女,赶紧拉着沈清棠进屋,要给她处理伤势。
“娘,我没事。”沈清棠一把抹掉额头的‘血’,吐了吐舌头,“这是野果的汁液,看起来很像血而已。”
李秀兰嗔怪地瞪了她一眼,“你个机灵鬼,就不怕被当场拆穿?”
其实扑到闺女身上的时候,李秀兰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闺女额头的血散发出来的不是血腥气,而是一股水果的淡淡甜香。
她意识到闺女可能想做什么,就顺着演下去了。
沈小妹拉住李秀兰的手,笑出两排可爱的小米牙,“娘,我演的好不好?”
“你也是个小机灵鬼。”李秀兰摸了摸小闺女的脸,嗔道,“清棠,别带坏你妹妹了。”
沈清棠笑嘻嘻道,“哪有,对付阿奶她们,就得剑走偏锋,讲道理可没用。”
李秀兰轻笑。
“秀兰,清棠,小妹。”
门外传来沈老大的声音,接着人走进房间里。
沈老大关切的目光落在沈清棠身上,“头痛不痛,爹去隔壁张婶子家借了药,给你抹上。”
沈清棠摇头,笑道,“爹,娘刚才给我处理了一下,已经不疼了,药你还给张婶子家吧。”
“真的不疼了吗?”沈老大想给她检查一下。
沈清棠躲开了,安慰道,“爹,我真没事了。”
见她神色正常,沈老大稍微放了心,对李秀兰道,“媳妇,我们收拾收拾,今天就搬过去吧。”
李秀兰点头,“好。”
两人开始收拾,沈清棠和沈小妹帮忙,茅草屋里的东西不多,很快就打包完了。
孙月菊故意守在厨房门口,像是在防着谁来拿东西。
她连只锅碗瓢盆都不愿让大房拿走。
大房的人都看见了,知道她的意思,没有多理会,自顾收拾东西。
收拾完,一家四口没有停留,离开了沈家。
废弃的屋子坐落在山脚下。
四人背着包袱往山脚下走。
日头毒,沈小妹的脸晒得通红,脚步渐渐慢下来。
沈老大停下,把女儿的包袱往自己肩上挪了挪:“累了吧?爹背你。”
“不用!”沈小妹倔强地摇头,“我能自己走。”
话音刚落,她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沈清棠眼疾手快扶住妹妹,从怀里掏出个水囊:“喝口水,歇会儿再走。”
李秀兰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破屋子,眉头皱起:“也不知道那屋子漏不漏雨,晚上能不能住人。”
“没事娘,”沈清棠安慰道,“能挡风遮雨就行,咱们收拾收拾,总能住的。”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嘈杂人声。
沈清棠抬眸看去,看见张村长带着儿子儿媳从屋里出来,院子里堆了不少砍下来的竹子。
“你们来了。”张村长抹了把汗,“我想着你们肯定忙不过来,就带了几个人来搭把手。”
话音未落,墙角的张婶子走过来,指了指院子里的石桌,上面摆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套碗,旁边还有一口旧锅。
“这是家里多余的锅碗,先凑合着用!”
王婶子的儿子把半袋粟米放在石桌上,“这是我娘让我送来的。”
“你们刚分出来,家里肯定缺东西。”张村长指了指石桌子下面的两三个竹篮,里面装了满满当当的东西,“这些都是我和老刘家、老周家、老钱家,凑给你们的物资,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些自个家里的酱腌菜,一些盐和酱油,还有半袋面粉,应该够你们吃一阵子了。”
张村长又说,“现在正值秋收,你们两口子要是愿意,来我们家搭把手,给你们算工钱。”
沈老大眼眶发红,一时说不出话。
李秀兰很感动,声音哽咽,“这......这怎么好意思......”
“说啥呢!”张婶子过来挽住她的手,“我缝补不来衣裳,这些年全靠你给我们一家子缝缝补补,这都是应该的。”
张村长道,“我身为村长,村里人有难,理应帮忙,何况你们两口子平时助人为乐,遇到困难大家搭把手是应该的。”
“过了秋收,县城里会招工,你们两口子辛苦点,多攒点钱,来年先买几亩荒地,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村长和邻居们都是发自内心帮助沈老大一家,为他们打算。
沈清棠看着他们和善的面孔,鼻子发酸。
她只是在玩游戏,可这些npc太有血有肉了。
“好了多的不说了,咱们快点修缮屋子吧,得赶在天黑前弄好。”
张村长发话,大家纷纷动了起来。
院子里长满野草,女眷们拿着镰刀收割,男人们有的爬上房顶,修补坍塌掉的一角,有的拎上水桶去门口的河边打水,回来清洗水缸,加满水。
忙忙碌碌。
日头还没落山,屋子已经大变样。
新茅草盖严了屋顶,竹篱笆扎成简易院门。
灶台上摆好了锅碗瓢盆,米面粮油。
李秀兰赶紧刷锅准备煮饭,招呼道,“大家都吃了饭再走!”
“不了,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了,以后有难处尽管吱声,能帮的我们一定帮。”
张村长说完,带着来帮忙的几家人离开院子。
沈老大追上去,急道,“大家伙忙了这么久,好歹吃了饭再走,不然我们一家心里都会过意不去的。”
张村长摆摆手,“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是应该的,快回去吧。”
“村长,张婶,大牛......”
不管沈老大怎么喊,几人都没回头,很快便消失在视野中。
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满地的米面油盐,房屋早已焕然一新。
李秀兰擦着眼角,对两个闺女说,“以后咱们一定要好好报答村长他们的恩情。”
两个闺女齐点头。
沈清棠眼里闪过一抹坚定。
她一定会带着曾经帮助过家里的人,发财致富的。
夜风裹着饭香飘进堂屋。
一家四口围着木桌坐下,屋里的油灯忽明忽暗,照得每个人脸上都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