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门弃女,全村跪求我做顶梁柱更新时间:2025-07-21 13:50:02
释放阅读上一章
穿成农门弃女,全村跪求我做顶梁柱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20章

经过前几日的一番大闹,张小丫察觉出了家里对她们母女三人态度的逐渐转变,特别是张艳也没有再找她麻烦了。

果然老虎不发威,人只会当你是病猫,一次爆发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几日,张小丫脚还没好,她照常跟着张劲松念书写字,已经识得了基础的一些字形。

只是每次出门时,总能看到张艳古怪的眼神,好像在细细审视着自己。

“看什么呢?大姑?”张小丫不由得怼了她两句。

“哼!”张艳似乎是上次被打怕了,不再胡咧咧地开口,而是用鼻子看人,气哼哼地扭过头去。

真是怪事。张小丫只觉得莫名其妙。

这几日的太阳极好,把染草晒得干干的,她正要去镇上卖掉染好的布头和晒干的蓝草、黄栀。

张小丫为了赶村里的唯一一辆牛车,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会子可没空管大姑。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

“小丫,你兴冲冲的,去哪里呀?”小丫才坐上牛车就被人搭话,定睛一看,原是那日告诉她小秋要被卖掉的婶子。

“李婶儿,还没来得及谢谢您呢,谢谢您告诉我小秋的事。”

“没事的,没事的,你这是准备去卖布啊?”李婶儿摆摆手。

“我上山采了蓝草和黄栀,染了几匹布,准备去镇上试试运气。”

张小丫拍了拍竹篓,靛青和鹅黄的布头从篓口露出一角。

李婶儿掀开布角一看,眉眼弯弯道:“这颜色倒是鲜亮的紧嘞,没想到小丫你还有这手艺呢。以后发财了也带带婶子。”

张小丫心里一僵,面上却笑眯眯的:“这是以前看到过王婶子染了几次,现在我家这个情况婶子你也知道一些,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只能试一试了。不过婶子放心,我忘了谁都不会忘了你的。”

她嘴上打着哈哈,手心却冒了汗——古代很多工具都不齐全,她也只能摸索着来,前日染布时火候没控好,还有几匹布甚至摸着都扎手,只得悄悄压在篓子最底下。

“小丫可以啊,王婶不在村里,现在染布这手艺你可是村里头一份哩!”李婶儿转头冲车上人笑道,“咱们村往后怕是要出个女掌柜了!”

众人跟着打趣,张小丫臊得耳根通红,忙岔开话头:“婶子,镇上哪家铺子收布价钱最公道呀?”

“要说实在,还得是东街陈记布庄......”

牛车颠过土坡,布头在篓子里窸窣作响。张小丫摸着那几匹没染匀还扎手的布,暗下决心:定要磨出又软又鲜亮的布料,让大姑再不敢小瞧她们娘仨!

牛车颠婆了一路,张小丫屁股都要坐疼了,但压不住心中的期待。毕竟,穿越过来后,她还没去过别的地方。

“烧饼,甜烧饼来,五毛钱两个!”

“糖葫芦,卖糖葫芦,一串三文钱!”

......

路边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牛车缓缓停下,赶车的姜叔叔嘱咐着“大家记住,就在这里,申时车子必须回村了,大家可别误了时辰,回不了家。”

话音刚落,大家便赶忙下车办自己的事情了。

“小丫,你要不跟着婶子,婶子带你吃好吃的去。”李婶儿担心张小丫一个小姑娘不安全。

可话还没讲完,张小丫便一个人下了牛车,高高兴兴地跑远了。

“谢谢李婶儿,我自己去玩儿一阵子,婶子记得等我回家!”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20章

作者名:丛野
更新时间:2025-07-21 13:50:02

经过前几日的一番大闹,张小丫察觉出了家里对她们母女三人态度的逐渐转变,特别是张艳也没有再找她麻烦了。

果然老虎不发威,人只会当你是病猫,一次爆发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几日,张小丫脚还没好,她照常跟着张劲松念书写字,已经识得了基础的一些字形。

只是每次出门时,总能看到张艳古怪的眼神,好像在细细审视着自己。

“看什么呢?大姑?”张小丫不由得怼了她两句。

“哼!”张艳似乎是上次被打怕了,不再胡咧咧地开口,而是用鼻子看人,气哼哼地扭过头去。

真是怪事。张小丫只觉得莫名其妙。

这几日的太阳极好,把染草晒得干干的,她正要去镇上卖掉染好的布头和晒干的蓝草、黄栀。

张小丫为了赶村里的唯一一辆牛车,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会子可没空管大姑。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

“小丫,你兴冲冲的,去哪里呀?”小丫才坐上牛车就被人搭话,定睛一看,原是那日告诉她小秋要被卖掉的婶子。

“李婶儿,还没来得及谢谢您呢,谢谢您告诉我小秋的事。”

“没事的,没事的,你这是准备去卖布啊?”李婶儿摆摆手。

“我上山采了蓝草和黄栀,染了几匹布,准备去镇上试试运气。”

张小丫拍了拍竹篓,靛青和鹅黄的布头从篓口露出一角。

李婶儿掀开布角一看,眉眼弯弯道:“这颜色倒是鲜亮的紧嘞,没想到小丫你还有这手艺呢。以后发财了也带带婶子。”

张小丫心里一僵,面上却笑眯眯的:“这是以前看到过王婶子染了几次,现在我家这个情况婶子你也知道一些,实在是没办法了我只能试一试了。不过婶子放心,我忘了谁都不会忘了你的。”

她嘴上打着哈哈,手心却冒了汗——古代很多工具都不齐全,她也只能摸索着来,前日染布时火候没控好,还有几匹布甚至摸着都扎手,只得悄悄压在篓子最底下。

“小丫可以啊,王婶不在村里,现在染布这手艺你可是村里头一份哩!”李婶儿转头冲车上人笑道,“咱们村往后怕是要出个女掌柜了!”

众人跟着打趣,张小丫臊得耳根通红,忙岔开话头:“婶子,镇上哪家铺子收布价钱最公道呀?”

“要说实在,还得是东街陈记布庄......”

牛车颠过土坡,布头在篓子里窸窣作响。张小丫摸着那几匹没染匀还扎手的布,暗下决心:定要磨出又软又鲜亮的布料,让大姑再不敢小瞧她们娘仨!

牛车颠婆了一路,张小丫屁股都要坐疼了,但压不住心中的期待。毕竟,穿越过来后,她还没去过别的地方。

“烧饼,甜烧饼来,五毛钱两个!”

“糖葫芦,卖糖葫芦,一串三文钱!”

......

路边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牛车缓缓停下,赶车的姜叔叔嘱咐着“大家记住,就在这里,申时车子必须回村了,大家可别误了时辰,回不了家。”

话音刚落,大家便赶忙下车办自己的事情了。

“小丫,你要不跟着婶子,婶子带你吃好吃的去。”李婶儿担心张小丫一个小姑娘不安全。

可话还没讲完,张小丫便一个人下了牛车,高高兴兴地跑远了。

“谢谢李婶儿,我自己去玩儿一阵子,婶子记得等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