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69:国宴大厨,从公社帮厨开始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10
释放阅读上一章
重回69:国宴大厨,从公社帮厨开始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8章

眼见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李卫钢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各位同志,不要伤心难过,我相信返城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眼前的艰苦捱一捱就过去了!”

“就像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温暖的春天就在前方等着我们,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考验,我们是有思想有觉悟的新青年,是不会被困难打倒的!”

李卫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让知青们从思乡的悲愁情绪中逐渐脱离,纷纷看向他。

姜兰兰抹了把眼角的泪水,“李卫钢同志说的没错,这是人民对我们的考验,我们一定能坚持下来!”

知青们被李卫钢和姜兰兰的话感染,情绪开始慷慨激昂起来,但其中几个知青却眼神轻蔑地盯着李卫钢,神情满是对李卫钢的不屑和蔑视。

【叮!检测到700点声望值!】

【宿主当前声望值:1700点】

......

系统的提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没想到这顿早饭得到的声望值居然比之前那顿饺子还要多。

李卫钢心想着,看来是因为这顿饭以及刚才自己的话,煽动了知青们的情绪起伏,所以声望点也水涨船高。

照这个速度下去,升到3级指日可待。

吃完早饭,李卫钢给知青们派了任务,依旧是去山里捡橡子、榛子和柴火。

东北的冬天,是能把人活生生冻成冰棍的寒冷,想要捱过几个月的寒冬,煤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知青点也有供煤的指标,但是连粮食都被人克扣,更别说煤了,所以要在大雪来临之前,囤积足够多的柴火,不然这一冬够呛能捱的过去。

好在山里枯木多,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扛着斧头拉着锯,挑着胳膊粗的枯树,几下就能劈成柴火往回背。

按长短粗细整整齐齐地码在厨房旁边的房檐底下,用油布蒙着,拿大石头压着四个角防止早上下的霜和隔三差五的雪落在上头受潮。

受潮的柴火不仅难生火,就算费劲烧起来还直冒烟,根本不能用来取暖做饭。

冬天山里的活物也跟着人一样找地方囤粮食猫冬,除了那些凶猛的掠食者,老虎、狼、野猪、熊瞎子......它们抓不着猎物,求生的本能会逼着它们把狩猎的目标转在人身上。

尤其是饿急眼的老虎,青天白日的就敢下山到村子里转悠,平日里栓在家门口见人恨不得蹦起来咬的藏獒,在老虎面前也只能夹着尾巴呜呜呜的叫。

李卫钢之前见过,手指头粗的铁锁链,凭你是二百多斤的壮汉也难挣断,但在老虎面前跟橡皮筋似的,叼着狗一甩头就扯断了,可想而知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要是落单遇上老虎,几条命都不够活的。

山里处处藏着危险,所以李卫钢只让知青们在外围摸索。

“带着猎枪的护林队,往深处走都得先放猎犬进去探路,光是抓一头卵泡子都折进去两条狗,更别提熊瞎子和老虎,你们彼此互相照应,绝不能有人落单,更不许进深山,天黑之前必须回来,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交代完知青们,李卫钢打着哈欠往宿舍走,从昨天晚上熬到现在,他得赶紧睡觉。

等再醒过来,李卫钢抬眼看向墙上挂着的表,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东北的冬天,黑的早亮的晚,下午四点多天就开始黑,此时太阳已经往西边沉去。

估计再有半个多小时,知青们就该回来了。

起身洗了把脸,往院子里走,准备研究晚上给知青们做什么饭吃,正遇上张德海领着俩人,肩膀上扛着麻袋来找他。

“张队长,今天没带着护林队进山?”

“这不才打的卵泡子,有几条狗身上都挂彩了,想着歇一天再进山,我上来给你们送点山货。”

张德海招呼人把麻袋放在地上,解开口袋给李卫钢看。

麻袋里装的是晒干的榛蘑、猴头菇、木耳,除了这堆蘑菇之外,还有一麻袋晒干的豆角干、茄子干还有红薯和山药。

“真是太谢谢你了张队长!”

张德海摆了摆手,“嗐,又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你以后能隔三差五地来给我们护林队改善伙食就成,不是我背后嚼人舌根子,老胡的手艺确实不如你。”

李卫钢客气地笑了笑,“张队长说这话可太抬举我了,什么时候护林队再得着大货,我随时过去给帮厨。”

“那就一言为定啊,不过你们这儿今天怎么这么安静,知青们都出去了?”

“他们进山捡点干果柴火去了,估摸着一会儿就回来了,眼瞅着下大雪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手里这点儿煤哪够烧的,不多囤点柴火,都得冻坏咯。”

张德海也知道知青们的处境,但自己只是个护林队的队长,供煤这事不归他管,他也管不了,只能跟着尴尬地附和两声。

聊了一会儿,张德海准备带着人趁着天亮下山回屯子里,知青们挎着篮子、背着柴火、扛着口袋,从林子里回来和张德海打招呼。

“张队长!”

“张队长来了!”

三个女知青凑到李卫钢身边,邀功献宝似的把手里的篮子捧到李卫钢面前说道。

“李卫钢同志,你快看,我们今天在林子里看见了什么?!”

篮子里装着的竟然是板栗,在这边野生板栗可不多见,虽然个头小但胜在数量多,装了满满三个篮子。

“正好墙根底下还堆着几袋之前修院墙剩下的砂子,晚上吃完饭,我给筛了炒栗子,不过得来几个同志,拿小刀给栗子开口子。”

“为啥栗子还要开口啊?”

几个知青好奇地问道,他们都以为板栗上的口子是炒制的过程中自己爆开的。

李卫钢知道他们只是没常识,不是犯蠢唱反调,解释道,“如果栗子不提前开口,受热的过程中就会像炮弹一样炸开,坚硬滚烫的栗子壳崩到脸上轻则烫伤重则毁容,打在眼上就瞎了。”

“嘶!居然这么严重?!”

“我从来都不知道炒栗子还是个危险活!”

正当知青们为此感到惊讶的时候,人群里有人发出讥讽的嗤笑。

“一个比弹珠大不了多少的破栗子,还能把人伤成这样,说出来也不怕把人笑掉大牙!”

“对啊,说到底李卫钢你就是个怂货,连栗子都害怕!”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8章

作者名:小狗叫可乐
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10

眼见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李卫钢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各位同志,不要伤心难过,我相信返城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眼前的艰苦捱一捱就过去了!”

“就像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温暖的春天就在前方等着我们,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考验,我们是有思想有觉悟的新青年,是不会被困难打倒的!”

李卫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让知青们从思乡的悲愁情绪中逐渐脱离,纷纷看向他。

姜兰兰抹了把眼角的泪水,“李卫钢同志说的没错,这是人民对我们的考验,我们一定能坚持下来!”

知青们被李卫钢和姜兰兰的话感染,情绪开始慷慨激昂起来,但其中几个知青却眼神轻蔑地盯着李卫钢,神情满是对李卫钢的不屑和蔑视。

【叮!检测到700点声望值!】

【宿主当前声望值:1700点】

......

系统的提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没想到这顿早饭得到的声望值居然比之前那顿饺子还要多。

李卫钢心想着,看来是因为这顿饭以及刚才自己的话,煽动了知青们的情绪起伏,所以声望点也水涨船高。

照这个速度下去,升到3级指日可待。

吃完早饭,李卫钢给知青们派了任务,依旧是去山里捡橡子、榛子和柴火。

东北的冬天,是能把人活生生冻成冰棍的寒冷,想要捱过几个月的寒冬,煤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知青点也有供煤的指标,但是连粮食都被人克扣,更别说煤了,所以要在大雪来临之前,囤积足够多的柴火,不然这一冬够呛能捱的过去。

好在山里枯木多,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扛着斧头拉着锯,挑着胳膊粗的枯树,几下就能劈成柴火往回背。

按长短粗细整整齐齐地码在厨房旁边的房檐底下,用油布蒙着,拿大石头压着四个角防止早上下的霜和隔三差五的雪落在上头受潮。

受潮的柴火不仅难生火,就算费劲烧起来还直冒烟,根本不能用来取暖做饭。

冬天山里的活物也跟着人一样找地方囤粮食猫冬,除了那些凶猛的掠食者,老虎、狼、野猪、熊瞎子......它们抓不着猎物,求生的本能会逼着它们把狩猎的目标转在人身上。

尤其是饿急眼的老虎,青天白日的就敢下山到村子里转悠,平日里栓在家门口见人恨不得蹦起来咬的藏獒,在老虎面前也只能夹着尾巴呜呜呜的叫。

李卫钢之前见过,手指头粗的铁锁链,凭你是二百多斤的壮汉也难挣断,但在老虎面前跟橡皮筋似的,叼着狗一甩头就扯断了,可想而知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要是落单遇上老虎,几条命都不够活的。

山里处处藏着危险,所以李卫钢只让知青们在外围摸索。

“带着猎枪的护林队,往深处走都得先放猎犬进去探路,光是抓一头卵泡子都折进去两条狗,更别提熊瞎子和老虎,你们彼此互相照应,绝不能有人落单,更不许进深山,天黑之前必须回来,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交代完知青们,李卫钢打着哈欠往宿舍走,从昨天晚上熬到现在,他得赶紧睡觉。

等再醒过来,李卫钢抬眼看向墙上挂着的表,已经下午两点半了,东北的冬天,黑的早亮的晚,下午四点多天就开始黑,此时太阳已经往西边沉去。

估计再有半个多小时,知青们就该回来了。

起身洗了把脸,往院子里走,准备研究晚上给知青们做什么饭吃,正遇上张德海领着俩人,肩膀上扛着麻袋来找他。

“张队长,今天没带着护林队进山?”

“这不才打的卵泡子,有几条狗身上都挂彩了,想着歇一天再进山,我上来给你们送点山货。”

张德海招呼人把麻袋放在地上,解开口袋给李卫钢看。

麻袋里装的是晒干的榛蘑、猴头菇、木耳,除了这堆蘑菇之外,还有一麻袋晒干的豆角干、茄子干还有红薯和山药。

“真是太谢谢你了张队长!”

张德海摆了摆手,“嗐,又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你以后能隔三差五地来给我们护林队改善伙食就成,不是我背后嚼人舌根子,老胡的手艺确实不如你。”

李卫钢客气地笑了笑,“张队长说这话可太抬举我了,什么时候护林队再得着大货,我随时过去给帮厨。”

“那就一言为定啊,不过你们这儿今天怎么这么安静,知青们都出去了?”

“他们进山捡点干果柴火去了,估摸着一会儿就回来了,眼瞅着下大雪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手里这点儿煤哪够烧的,不多囤点柴火,都得冻坏咯。”

张德海也知道知青们的处境,但自己只是个护林队的队长,供煤这事不归他管,他也管不了,只能跟着尴尬地附和两声。

聊了一会儿,张德海准备带着人趁着天亮下山回屯子里,知青们挎着篮子、背着柴火、扛着口袋,从林子里回来和张德海打招呼。

“张队长!”

“张队长来了!”

三个女知青凑到李卫钢身边,邀功献宝似的把手里的篮子捧到李卫钢面前说道。

“李卫钢同志,你快看,我们今天在林子里看见了什么?!”

篮子里装着的竟然是板栗,在这边野生板栗可不多见,虽然个头小但胜在数量多,装了满满三个篮子。

“正好墙根底下还堆着几袋之前修院墙剩下的砂子,晚上吃完饭,我给筛了炒栗子,不过得来几个同志,拿小刀给栗子开口子。”

“为啥栗子还要开口啊?”

几个知青好奇地问道,他们都以为板栗上的口子是炒制的过程中自己爆开的。

李卫钢知道他们只是没常识,不是犯蠢唱反调,解释道,“如果栗子不提前开口,受热的过程中就会像炮弹一样炸开,坚硬滚烫的栗子壳崩到脸上轻则烫伤重则毁容,打在眼上就瞎了。”

“嘶!居然这么严重?!”

“我从来都不知道炒栗子还是个危险活!”

正当知青们为此感到惊讶的时候,人群里有人发出讥讽的嗤笑。

“一个比弹珠大不了多少的破栗子,还能把人伤成这样,说出来也不怕把人笑掉大牙!”

“对啊,说到底李卫钢你就是个怂货,连栗子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