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12
释放阅读上一章
五龙同朝,朱棣说大明没我得散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2章

朱高炽自幼也学过箭术,并非完全手无缚鸡之力。

可他天性喜静厌动,心思全在经籍文学上。

习武资质本就平庸。

如今三百多斤的体重,连走路都费劲,谈何锻炼?

“世子放心,下官自有一套循序渐进的法子。”

江承轩云淡风轻的笑笑。

前世他也是泡过健身房,请过私教的人。

基础的健身原理还是懂的。

只是朱高炽这体重基数太大。

绝不能一开始就上高强度,得慢慢打磨。​

朱高炽只觉得眼前发黑,满心都是抗拒。

却偏偏发作不得。

朱允炆正愁找不到削藩的由头。

若是得罪了江承轩,一个燕王府心怀异心的密报递上去。

到时候,整个燕王府都得遭殃。

如今父王尚未准备妥当,只能暂且忍耐。​

江承轩也是吃准了朱高炽隐忍的性子。

换做朱高煦那般火爆脾气,断然不会这般直白。​

一个时辰后。

朱高炽浑身汗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双腿发软。

几乎是被两个侍从半扶半架着离开书房。

脸上布满了虚脱的绝望。​

夜幕如墨。

燕王府深处的一间密室里。

烛火摇曳。

映得四壁人影幢幢。​

装了一天疯癫的朱棣。

此刻终于卸下了所有伪装。

密室中除了他,还站着另外四人。

姚广孝。

朱高煦。

朱高燧。

三宝太监郑、和。​

“炽儿怎么还没来?”

朱棣眉头一皱,指尖敲击桌面。​

“奴才这就去催。”

郑、和躬身回应,快步退出密室。​

一炷香的功夫。

密室门再次被推开。

郑、和扶着气喘吁吁的朱高炽走了进来。

朱高炽脸色惨白,额上汗珠顺着肥肉往下滚。

都快没行礼的力气了。​

朱棣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这是怎么了?”​

朱高炽不敢隐瞒,喘着粗气。

把白天江承轩逼着他锻炼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说完,还不忘咬牙切齿的吐槽。

“这江承轩,着实可恶!”

“明知儿臣不喜习武,偏要折腾人!”​

“哈哈哈!”

一旁的朱高煦憋不住了,放声大笑。

“大哥,依我看,这江先生倒是做了件好事!”

“你确实该好好锻炼锻炼。”

“不然日后真打起仗来,怕是连马背都上不去!”​

虽然没有正式起兵。

但朱棣三个儿子间的储位之争,早已暗流涌动。

朱高煦素来不服朱高炽。

自然不会放过嘲讽的机会。​

“老二!”

朱高炽又气又急,却无力反驳。​

朱棣抬手摆了摆,压下两人的争执,眼神变得锐利。

“兵器打造得如何了?”​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

从怀中掏出一份折页,双手奉上。

“父王放心,一切进展顺利。”

“请父王过目。”​

朱棣接过折子,借着烛光仔细翻看。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兵器锻造的数量进度。

以及粮草储备的明细。

看完,毫不犹豫把折子凑到烛火上点燃。

等到纸片化为灰烬,这才说道:“炽儿办事,我放心。”​

得到父王的夸赞,朱高炽心中却无半分喜悦。

反而感觉沉甸甸的。

这可是谋逆大罪。

古往今来,王爷造反成功的先例少得可怜。

算上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些乱世,也不过寥寥数人。

若是只算大明这样的大、一统王朝。

至今仍是零记录!​

可朱允炆削藩逼得太紧。

他们已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反。

最终能否成功,只能听天由命。

几人低声商议许久。

最终定下结论。

至少还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起兵的全部准备。​

朱高炽闻言,一张脸苦了下来。

这意味着,他还得被江承轩逼着锻炼七八个月!

一想到以后日日挥汗如雨的场景,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造孽啊!

......

与此同时。

燕王府另一处偏院,江承轩正提笔写信。

向顶头上司北平布政使张昺汇报工作。​

信中写道。

燕王府并无异常,燕王朱棣疯癫之态不似作伪。

世子朱高炽沉迷经籍。

臣已打乱其读书计划,逼迫其习武锻炼。

臣以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

远比满腹经纶的世子更易掌控......​

写完信,江承轩将其封入密函,心中对这位上司暗自叹息。​

他深知张昺的结局。

日后燕王府长史葛诚泄密。

张昺本已部署好城七卫与屯田军士。

驻守九门,欲擒拿朱棣。

不料都指挥使张信向朱棣告密,计划败露。

朱棣随即调八百精壮士卒潜入王府。

又设计将张昺与谢贵骗入府中劝降。

张昺宁死不屈,怒斥道:“宁可断头,绝不事二主!”

最终以身殉职,忠义刚烈,令人敬佩。​

但敬佩归敬佩。

朱允炆对张昺有知遇之恩,对他却毫无情义。

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张昺陪葬。​

把密函交给心腹侍从送出。

江承轩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目光不断闪烁。​

张昺的计划注定失败。

葛诚的背叛也终将暴露。

他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前,抓住朱高炽这根救命稻草。

寻个合适时机,递出那份能让他在朱棣阵营立足的投名状。

......

朱高炽看向江承轩的目光,从最初的隐忍抗拒,渐渐多了几分复杂。

这家伙,越来越得寸进尺了。​

先是逼着他日日锻炼,如今竟连饮食都要插手。

每日三餐吃多少米,配多少菜,能不能沾荤腥。

全部被江承轩列了明细。

连他最爱的东坡肉,也被改成了半月一次的赏赐。

更过分的是,锻炼时长一点点拉长不说。

江承轩还不知从哪弄来些铁块。

缠在他胳膊腿上增加负重。

每次练完累得他只想瘫倒在地。​

不过。

在第十天清晨,朱高炽换衣时忽然愣住了。

从前紧绷的锦袍,现在竟松松垮垮挂在身上。

连腰带都要多勒两圈才能系紧。

他下意识摸了摸腰腹,原本软乎乎的肥肉竟硬实了些。

走路时也再没有从前的气喘吁吁,脚步变得轻快了不少。

他赶紧称体重。

三百多斤的身子,竟瘦到了二百四十多斤。

虽然依旧算胖。

但胳膊和大腿上,都能看出明显的肌肉线条。​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2章

作者名:情义
更新时间:2025-11-18 11:40:12

朱高炽自幼也学过箭术,并非完全手无缚鸡之力。

可他天性喜静厌动,心思全在经籍文学上。

习武资质本就平庸。

如今三百多斤的体重,连走路都费劲,谈何锻炼?

“世子放心,下官自有一套循序渐进的法子。”

江承轩云淡风轻的笑笑。

前世他也是泡过健身房,请过私教的人。

基础的健身原理还是懂的。

只是朱高炽这体重基数太大。

绝不能一开始就上高强度,得慢慢打磨。​

朱高炽只觉得眼前发黑,满心都是抗拒。

却偏偏发作不得。

朱允炆正愁找不到削藩的由头。

若是得罪了江承轩,一个燕王府心怀异心的密报递上去。

到时候,整个燕王府都得遭殃。

如今父王尚未准备妥当,只能暂且忍耐。​

江承轩也是吃准了朱高炽隐忍的性子。

换做朱高煦那般火爆脾气,断然不会这般直白。​

一个时辰后。

朱高炽浑身汗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双腿发软。

几乎是被两个侍从半扶半架着离开书房。

脸上布满了虚脱的绝望。​

夜幕如墨。

燕王府深处的一间密室里。

烛火摇曳。

映得四壁人影幢幢。​

装了一天疯癫的朱棣。

此刻终于卸下了所有伪装。

密室中除了他,还站着另外四人。

姚广孝。

朱高煦。

朱高燧。

三宝太监郑、和。​

“炽儿怎么还没来?”

朱棣眉头一皱,指尖敲击桌面。​

“奴才这就去催。”

郑、和躬身回应,快步退出密室。​

一炷香的功夫。

密室门再次被推开。

郑、和扶着气喘吁吁的朱高炽走了进来。

朱高炽脸色惨白,额上汗珠顺着肥肉往下滚。

都快没行礼的力气了。​

朱棣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你这是怎么了?”​

朱高炽不敢隐瞒,喘着粗气。

把白天江承轩逼着他锻炼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说完,还不忘咬牙切齿的吐槽。

“这江承轩,着实可恶!”

“明知儿臣不喜习武,偏要折腾人!”​

“哈哈哈!”

一旁的朱高煦憋不住了,放声大笑。

“大哥,依我看,这江先生倒是做了件好事!”

“你确实该好好锻炼锻炼。”

“不然日后真打起仗来,怕是连马背都上不去!”​

虽然没有正式起兵。

但朱棣三个儿子间的储位之争,早已暗流涌动。

朱高煦素来不服朱高炽。

自然不会放过嘲讽的机会。​

“老二!”

朱高炽又气又急,却无力反驳。​

朱棣抬手摆了摆,压下两人的争执,眼神变得锐利。

“兵器打造得如何了?”​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

从怀中掏出一份折页,双手奉上。

“父王放心,一切进展顺利。”

“请父王过目。”​

朱棣接过折子,借着烛光仔细翻看。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兵器锻造的数量进度。

以及粮草储备的明细。

看完,毫不犹豫把折子凑到烛火上点燃。

等到纸片化为灰烬,这才说道:“炽儿办事,我放心。”​

得到父王的夸赞,朱高炽心中却无半分喜悦。

反而感觉沉甸甸的。

这可是谋逆大罪。

古往今来,王爷造反成功的先例少得可怜。

算上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些乱世,也不过寥寥数人。

若是只算大明这样的大、一统王朝。

至今仍是零记录!​

可朱允炆削藩逼得太紧。

他们已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反。

最终能否成功,只能听天由命。

几人低声商议许久。

最终定下结论。

至少还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起兵的全部准备。​

朱高炽闻言,一张脸苦了下来。

这意味着,他还得被江承轩逼着锻炼七八个月!

一想到以后日日挥汗如雨的场景,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造孽啊!

......

与此同时。

燕王府另一处偏院,江承轩正提笔写信。

向顶头上司北平布政使张昺汇报工作。​

信中写道。

燕王府并无异常,燕王朱棣疯癫之态不似作伪。

世子朱高炽沉迷经籍。

臣已打乱其读书计划,逼迫其习武锻炼。

臣以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

远比满腹经纶的世子更易掌控......​

写完信,江承轩将其封入密函,心中对这位上司暗自叹息。​

他深知张昺的结局。

日后燕王府长史葛诚泄密。

张昺本已部署好城七卫与屯田军士。

驻守九门,欲擒拿朱棣。

不料都指挥使张信向朱棣告密,计划败露。

朱棣随即调八百精壮士卒潜入王府。

又设计将张昺与谢贵骗入府中劝降。

张昺宁死不屈,怒斥道:“宁可断头,绝不事二主!”

最终以身殉职,忠义刚烈,令人敬佩。​

但敬佩归敬佩。

朱允炆对张昺有知遇之恩,对他却毫无情义。

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张昺陪葬。​

把密函交给心腹侍从送出。

江承轩走到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目光不断闪烁。​

张昺的计划注定失败。

葛诚的背叛也终将暴露。

他必须在这场风暴来临前,抓住朱高炽这根救命稻草。

寻个合适时机,递出那份能让他在朱棣阵营立足的投名状。

......

朱高炽看向江承轩的目光,从最初的隐忍抗拒,渐渐多了几分复杂。

这家伙,越来越得寸进尺了。​

先是逼着他日日锻炼,如今竟连饮食都要插手。

每日三餐吃多少米,配多少菜,能不能沾荤腥。

全部被江承轩列了明细。

连他最爱的东坡肉,也被改成了半月一次的赏赐。

更过分的是,锻炼时长一点点拉长不说。

江承轩还不知从哪弄来些铁块。

缠在他胳膊腿上增加负重。

每次练完累得他只想瘫倒在地。​

不过。

在第十天清晨,朱高炽换衣时忽然愣住了。

从前紧绷的锦袍,现在竟松松垮垮挂在身上。

连腰带都要多勒两圈才能系紧。

他下意识摸了摸腰腹,原本软乎乎的肥肉竟硬实了些。

走路时也再没有从前的气喘吁吁,脚步变得轻快了不少。

他赶紧称体重。

三百多斤的身子,竟瘦到了二百四十多斤。

虽然依旧算胖。

但胳膊和大腿上,都能看出明显的肌肉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