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更新时间:2025-11-19 13:50:01
释放阅读上一章
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2章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徐原案头的账簿上。

他已经在户部待了整整三天。三天时间,他看到的不是账目,而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国库空虚到了什么地步?

连发放官员俸禄都成了问题。户部的吏员告诉他,前朝留下的库存粮食,只够供应禁军半个月。至于民间赈济,根本无从谈起。

更糟的是,户部上下阳奉阴违。

那些前朝留下的老吏员,表面恭敬,实则处处掣肘。他要调阅账册,得等三天;他要核查库存,总有各种理由推诿。

徐原坐在主位,手指轻叩桌面,看着眼前这群油滑的官吏。

“诸位。”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本官上任三日,发现一件怪事。”

众吏员面面相觑。

“前朝国库被搬空,这我理解。但户部的账册,为何也缺了大半?”徐原目光如刀,“莫非这账册,也被前朝带走了?”

一名年长的主事硬着头皮道:“回大人,前朝撤退仓促,许多账册都被......”

“烧了?”徐原冷笑,“那为什么我在库房角落,找到了这个?”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重重拍在桌上。

那是一本盐税账册,记录着过去三年京畿地区所有盐引的发放和税收情况。

主事脸色煞白。

“本官不管你们是忠于前朝,还是被人指使。”徐原站起身,“但从今日起,户部的事,由我说了算。谁敢阳奉阴违,别怪军法无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三日之内,所有账册,一本不落地给我找出来。否则,全部革职查办。”

说完,他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面如土色的官员。

走出户部,李岩快步跟上:“大人,您这么做,会不会太激进了?这些人毕竟是户部的骨干......”

“骨干?”徐原冷笑,“是蛀虫才对。”

他停下脚步,看向李岩:“记住,改朝换代,最难的不是打下江山,而是把江山治好。这些前朝余孽,留着只会坏事。”

“可是大人,没有他们,户部根本转不动......”

“所以我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徐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去,把张成叫来。还有,给我找几个识字的士兵,要那种跟着我们从南打到北,绝对可靠的。”

李岩一愣:“大人,您这是要......”

“重组户部。”徐原淡淡道,“这些前朝旧吏,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换。我可没时间跟他们慢慢磨。”

回到府中,赵凝正在院中侍弄花草。

看到徐原回来,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几日两人的相处模式就是如此——相敬如宾,却又冷若冰霜。徐原白天忙于公务,赵凝则独自待在府中,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徐原本也不在意,径直走向书房。

刚坐下,便听到赵凝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父皇让我问你,盐政的事,准备如何推进?”

徐原抬头,看到赵凝站在门口,神色平静。

“公主是来监督我,还是来传话?”

“两者皆有。”赵凝走进书房,目光落在桌上那堆账册上,“父皇很重视盐政改革,但也担心你操之过急,引发动荡。”

徐原放下手中的笔:“请公主转告陛下,臣自有分寸。”

“你确定?”赵凝挑眉,“京城里那些盐商,背后都是勋贵世家。你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我知道。”徐原语气平静,“所以我要一步一步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盐政改革,不能急。第一步,是摸清底细——谁手里有多少盐引,谁在走私,谁在哄抬价格。第二步,才是动手。”

赵凝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你倒是想得周全。”

“不周全,就是送死。”徐原转过身,看着她,“公主,我不是圣人,也不是愤青。我做事,只求结果,不求名声。”

“结果?”

“对,结果。”徐原目光坚定,“三个月内,让百姓吃上饭,让盐价降下来,让国库充盈起来。至于过程中得罪了谁,我不在乎。”

赵凝沉默片刻,最终点头:“我会如实转告父皇。”

她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徐原,你最好别让父皇失望。”

“不会的。”徐原淡淡道,“因为我比他更怕死。”

赵凝走后,徐原重新坐回案前。

他展开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李岩好奇地凑过来:“大人,您这是......”

“画组织架构图。”徐原头也不抬,“我要建立一个情报网络,专门收集京城内外的各种消息。”

“情报网络?”

“对。”徐原放下笔,看向李岩,“你以为我凭什么跟那些盘踞数十年的勋贵世家斗?凭武力?凭人脉?都不是。我要凭的,是信息。”

他指着纸上的图表:“我要知道谁在囤盐,谁在走私,谁在背后搞鬼。我要知道他们的家底,他们的弱点,他们的把柄。只有掌握了这些,我才能一击致命。”

李岩倒吸一口凉气:“大人,这...这得多少人手?”

“所以我要你去找人。”徐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去流民中找,去破落户中找,去那些对前朝心怀怨恨的人中找。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他们就会为我卖命。”

“可是大人,这样的人...靠得住吗?”

“靠不靠得住,不重要。”徐原淡淡道,“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我做事。而且,他们的身份低微,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够了。”

李岩似懂非懂地点头。

徐原却没有停下,继续在纸上写着:“这个组织,暂定名为'鸦巢'。取义乌鸦报信,遍布天下之意。”

“鸦巢......”李岩念了一遍,“好名字。”

“去办吧。”徐原挥挥手,“记住,要秘密进行,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包括陛下。”

李岩心中一凛,郑重点头:“是!”

当夜,月黑风高。

徐原独自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那份盐税账册。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自己现在走的,是一条钢丝。

一边是赵景的猜忌,一边是朝中各方势力的敌视。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但他别无选择。

【危机判定:困境】

【当前局势:权力根基不稳,四面楚歌】

【破局方案:建立独立情报系统,掌握核心资源】

【警告:此举将进一步加深皇帝猜忌,需谨慎行事】

徐原看着眼前的光幕,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我知道。”他喃喃自语,“但我没得选。”

他合上账册,吹熄烛火。

黑暗中,只有他的呼吸声,和窗外秋虫的鸣叫。

明日,又是新的一战。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2章

作者名:小白猴子
更新时间:2025-11-19 13:50:01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徐原案头的账簿上。

他已经在户部待了整整三天。三天时间,他看到的不是账目,而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国库空虚到了什么地步?

连发放官员俸禄都成了问题。户部的吏员告诉他,前朝留下的库存粮食,只够供应禁军半个月。至于民间赈济,根本无从谈起。

更糟的是,户部上下阳奉阴违。

那些前朝留下的老吏员,表面恭敬,实则处处掣肘。他要调阅账册,得等三天;他要核查库存,总有各种理由推诿。

徐原坐在主位,手指轻叩桌面,看着眼前这群油滑的官吏。

“诸位。”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本官上任三日,发现一件怪事。”

众吏员面面相觑。

“前朝国库被搬空,这我理解。但户部的账册,为何也缺了大半?”徐原目光如刀,“莫非这账册,也被前朝带走了?”

一名年长的主事硬着头皮道:“回大人,前朝撤退仓促,许多账册都被......”

“烧了?”徐原冷笑,“那为什么我在库房角落,找到了这个?”

他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重重拍在桌上。

那是一本盐税账册,记录着过去三年京畿地区所有盐引的发放和税收情况。

主事脸色煞白。

“本官不管你们是忠于前朝,还是被人指使。”徐原站起身,“但从今日起,户部的事,由我说了算。谁敢阳奉阴违,别怪军法无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三日之内,所有账册,一本不落地给我找出来。否则,全部革职查办。”

说完,他拂袖而去,留下一屋子面如土色的官员。

走出户部,李岩快步跟上:“大人,您这么做,会不会太激进了?这些人毕竟是户部的骨干......”

“骨干?”徐原冷笑,“是蛀虫才对。”

他停下脚步,看向李岩:“记住,改朝换代,最难的不是打下江山,而是把江山治好。这些前朝余孽,留着只会坏事。”

“可是大人,没有他们,户部根本转不动......”

“所以我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徐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去,把张成叫来。还有,给我找几个识字的士兵,要那种跟着我们从南打到北,绝对可靠的。”

李岩一愣:“大人,您这是要......”

“重组户部。”徐原淡淡道,“这些前朝旧吏,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换。我可没时间跟他们慢慢磨。”

回到府中,赵凝正在院中侍弄花草。

看到徐原回来,她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几日两人的相处模式就是如此——相敬如宾,却又冷若冰霜。徐原白天忙于公务,赵凝则独自待在府中,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徐原本也不在意,径直走向书房。

刚坐下,便听到赵凝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父皇让我问你,盐政的事,准备如何推进?”

徐原抬头,看到赵凝站在门口,神色平静。

“公主是来监督我,还是来传话?”

“两者皆有。”赵凝走进书房,目光落在桌上那堆账册上,“父皇很重视盐政改革,但也担心你操之过急,引发动荡。”

徐原放下手中的笔:“请公主转告陛下,臣自有分寸。”

“你确定?”赵凝挑眉,“京城里那些盐商,背后都是勋贵世家。你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我知道。”徐原语气平静,“所以我要一步一步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盐政改革,不能急。第一步,是摸清底细——谁手里有多少盐引,谁在走私,谁在哄抬价格。第二步,才是动手。”

赵凝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你倒是想得周全。”

“不周全,就是送死。”徐原转过身,看着她,“公主,我不是圣人,也不是愤青。我做事,只求结果,不求名声。”

“结果?”

“对,结果。”徐原目光坚定,“三个月内,让百姓吃上饭,让盐价降下来,让国库充盈起来。至于过程中得罪了谁,我不在乎。”

赵凝沉默片刻,最终点头:“我会如实转告父皇。”

她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徐原,你最好别让父皇失望。”

“不会的。”徐原淡淡道,“因为我比他更怕死。”

赵凝走后,徐原重新坐回案前。

他展开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李岩好奇地凑过来:“大人,您这是......”

“画组织架构图。”徐原头也不抬,“我要建立一个情报网络,专门收集京城内外的各种消息。”

“情报网络?”

“对。”徐原放下笔,看向李岩,“你以为我凭什么跟那些盘踞数十年的勋贵世家斗?凭武力?凭人脉?都不是。我要凭的,是信息。”

他指着纸上的图表:“我要知道谁在囤盐,谁在走私,谁在背后搞鬼。我要知道他们的家底,他们的弱点,他们的把柄。只有掌握了这些,我才能一击致命。”

李岩倒吸一口凉气:“大人,这...这得多少人手?”

“所以我要你去找人。”徐原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去流民中找,去破落户中找,去那些对前朝心怀怨恨的人中找。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他们就会为我卖命。”

“可是大人,这样的人...靠得住吗?”

“靠不靠得住,不重要。”徐原淡淡道,“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我做事。而且,他们的身份低微,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够了。”

李岩似懂非懂地点头。

徐原却没有停下,继续在纸上写着:“这个组织,暂定名为'鸦巢'。取义乌鸦报信,遍布天下之意。”

“鸦巢......”李岩念了一遍,“好名字。”

“去办吧。”徐原挥挥手,“记住,要秘密进行,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包括陛下。”

李岩心中一凛,郑重点头:“是!”

当夜,月黑风高。

徐原独自坐在书房中,看着手中那份盐税账册。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自己现在走的,是一条钢丝。

一边是赵景的猜忌,一边是朝中各方势力的敌视。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但他别无选择。

【危机判定:困境】

【当前局势:权力根基不稳,四面楚歌】

【破局方案:建立独立情报系统,掌握核心资源】

【警告:此举将进一步加深皇帝猜忌,需谨慎行事】

徐原看着眼前的光幕,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我知道。”他喃喃自语,“但我没得选。”

他合上账册,吹熄烛火。

黑暗中,只有他的呼吸声,和窗外秋虫的鸣叫。

明日,又是新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