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讲真话,只有我能撒谎更新时间:2025-11-21 18:10:11
释放阅读上一章
全球都讲真话,只有我能撒谎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3章

傍晚六点的江城,太阳把最后一缕余晖洒在柏油路上,原本滚烫的路面凉了些,风里混着街边烧烤摊的孜然香和水果店的西瓜甜。林默骑着电动车拐进城西的光华巷时,手机支架上的订单界面正闪着“加急”的红色标识——“城西医院住院部7楼,一份瘦肉粥+小菜,备注:病人刚做完手术,急需进食,务必在20分钟内送到,超时我会投诉平台”。

这是他今天接的第二单急诊相关的订单。真言域后,医院的“加急需求”格外直白,客户不会绕弯子说“麻烦快点”,只会直接标注“超时投诉”,连“客气”的伪装都省了。林默看了眼表,18:02,距离超时还有18分钟,从光华巷的粥铺到城西医院骑车要12分钟,理论上赶得及,但他心里清楚,“理论”在真言域里从来都不算数。

电动车在“张记粥铺”门口停下时,林默看到铺子里挤满了人,蒸腾的热气从玻璃窗里冒出来,模糊了里面的人影。他推着车挤到柜台前,敲了敲玻璃:“您好,取订单号256的瘦肉粥,加急的。”

柜台后的老板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留着寸头,脸上全是汗珠,手里握着长勺,头也不抬地说:“急也没用,前面还有十份没做呢。真言域里我不骗你,你这单至少得等20分钟,超时了别找我。”

林默的心沉了一下。20分钟?那肯定赶不上医院的订单,超时不仅要被罚款,还可能被投诉,平台对“急诊单投诉”的处罚格外重,会直接扣掉当月20%的奖金。他看着老板忙得脚不沾地,周围还有客人在催单,知道硬催没用——真言域里,“忙不过来”就是“忙不过来”,老板不会为了他一个人插队,反而会更不耐烦地说“你爱等不等”。

他往后退了两步,目光落在铺子墙上挂的“卫生评级B级”牌子上。上周他送单时,听隔壁水果店老板说,最近食药监在查餐饮卫生,要是被投诉卫生问题,至少要停业整顿一周。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林默心里飞快地发芽。

他又挤到柜台前,声音压得低了些,刚好能让老板听到,又不会被周围的客人注意:“张叔,刚才我在巷口看到食药监的人了,他们说要抽查几家粥铺的卫生,还问有没有人投诉粥里有异物。”

老板握勺的手顿了一下,抬头看了林默一眼,眼神里带着怀疑:“食药监?真的假的?我怎么没看到?”

“刚走没多久,可能去前面的馆子了。”林默说得煞有介事,手指了指巷口的方向,“他们还问我,张记粥铺的卫生怎么样,我说挺好的,每次来都看到您这儿干干净净的。不过他们说,要是接到投诉,不管真假,都得过来查。”

他故意强调“投诉”和“查卫生”,精准戳中老板的软肋——对于小粥铺来说,停业整顿一周意味着要损失大半个月的收入,比什么都可怕。老板的脸色变了变,擦了擦额头的汗,往巷口看了一眼,然后飞快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行,我知道了。你这单我先给你做,三分钟就好,你别跟别人说。”

林默心里松了口气,脸上却装作淡定:“谢谢张叔,我肯定不说。您放心,食药监那边要是真来问,我还帮您说话。”

老板没再搭话,转身从锅里舀出滚烫的瘦肉粥,又快速装了一小碟咸菜,打包好递给林默:“好了,拿好,小心烫。”

“谢谢张叔。”林默接过粥盒,塞进外卖箱里,还不忘补了一句,“张叔,您要是怕食药监来,最近多注意点卫生,别让人抓到把柄。”

老板挥了挥手,又去忙其他订单了,只是动作比刚才快了不少。林默推着电动车走出粥铺时,听到老板跟后面的客人说:“不好意思啊,刚才有点急事,现在快了,大家再等会儿。”他忍不住笑了笑——谎言就是这样,不用硬碰硬,只要找对对方的“怕处”,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电动车在巷口拐弯时,林默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根本没有什么食药监的人,只有几个放学的学生背着书包走过。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早上的77块,加上送奶茶赚的8块,刚才送炒饭赚的8块,现在还没花,总共93块,离200块还远,能力不会失效。

城西医院门口挤满了人,有穿着病号服的病人,有提着水果篮的家属,还有举着“代挂号”牌子的黄牛。黄牛们也不绕弯子,看到人就直接问:“要代挂号吗?专家号,加50块,真言域不骗你,今天就能看上。”

林默骑着电动车从人群中穿过,停在住院部楼下。他提着粥盒走进电梯时,里面只有一个护士,穿着粉色护士服,手里拿着病历本,正在打电话:“护士长,我实话跟你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想早点下班,能不能让别人替我值夜班?”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护士的脸色沉了下来:“行,我知道了,我不提前走了。”挂了电话,护士看到林默手里的粥盒,随口问了一句:“送急诊病人的?”

“对,7楼的。”林默点了点头。

“那你快点,7楼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家属都催好几次了。”护士说,语气里带着疲惫,“真言域后,家属都特别直接,催起单来一点都不客气,我们也没办法。”

“我知道,我尽快。”林默说。

电梯到了7楼,林默跟着护士走出电梯,按照订单上的病房号找到了703房。病房里有两张床,靠窗的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人,手上插着输液管,旁边坐着一个穿碎花裙的女人,应该是病人家属。看到林默进来,女人立刻站起来:“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要超时了,超时了我肯定投诉你。”

林默把粥盒递过去:“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车,让您久等了。粥还是热的,您赶紧给病人吃吧。”

女人接过粥盒,打开看了一眼,语气缓和了些:“行,算了,没超时就好。多少钱?我转给你。”

“不用了,”林默说,“订单里已经付过了,您直接确认收货就行。”

女人点了点头,拿出手机确认收货,还不忘补了一句:“真言域我跟你说,要是粥凉了,我肯定不确认收货,还得让平台罚你钱。不过这次还好,粥是热的。”

林默笑了笑:“应该的,您照顾病人吧,我先走了。”

走出病房时,林默听到女人对病人说:“你快吃吧,这粥还热着,刚才我还以为要超时了,想投诉那个骑手呢。”他摇了摇头——真言域里的“直接”,有时候真的让人有点无奈,但也正因如此,谎言才更容易奏效,因为没人会怀疑“有人敢说假话”。

电动车停在医院门口的树下时,林默摸了摸肚子,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他看了眼时间,18:30,王桂兰的包子铺应该还没关门,不如去买两个肉包当晚饭,顺便跟王桂兰聊两句。

包子铺里没什么客人,王桂兰正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揉面,看到林默过来,立刻站起来:“小林,送完外卖了?饿了吧?我刚蒸好一笼肉包,给你留了两个。”

“谢谢王阿姨,我正好没吃饭。”林默走过去,接过王桂兰递来的肉包,咬了一口,热乎的肉馅在嘴里散开,满是油香。

“慢点吃,别噎着。”王桂兰笑着说,“今天生意怎么样?没遇到故意刁难你的客户吧?”

“还好,遇到了一个,被我解决了。”林默一边吃,一边把粥铺老板的事跟王桂兰说了一遍。

王桂兰听完,拍了拍手:“你这孩子,脑子真活!要是换了别人,肯定只能等着超时,你还能想办法让老板先给你做。不过你也得小心点,别让人发现你能说假话,真言域里,这可不是小事。”

林默心里一动——王桂兰是第一个提醒他“小心”的人。他点了点头:“我知道,王阿姨,我会小心的。”

就在这时,一个穿黑色T恤的男人走进包子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把里面的包子往柜台上一摔:“老板,你这包子有问题!我吃了一半,发现里面有根头发!你给我退钱,不然我就站在这儿,跟每个来买包子的人说你家包子不卫生!”

男人的声音很大,吸引了路过的人停下来看。王桂兰的脸色一下子白了,赶紧拿起包子看了一眼,语气带着委屈:“不可能啊,我做包子的时候都戴了发网,怎么会有头发?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故意的?”男人冷笑一声,指着自己的鼻子,“真言域我跟你说,我吃饱了撑的才故意来找茬?你今天要是不退钱,我就不走了,让你做不成生意!”

林默放下手里的肉包,走到男人身边。他仔细看了看那个包子——里面确实有一根黑色的头发,但头发很长,而王桂兰的头发是短发,还一直戴着发网,根本不可能掉这么长的头发。他心里明白了,这男人是故意来找茬的,说不定是想讹钱。

“大哥,你这包子是刚买的吗?”林默开口问道。

男人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会有人插嘴,转头瞪了林默一眼:“关你什么事?我跟老板说话,你少管闲事!”

“我不是管闲事,”林默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刚才一直在这儿,看到你进来之前,在门口的垃圾桶里捡了个包子皮,还从口袋里掏了根头发放进去。我没看错吧?”

男人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你......你胡说!我什么时候在垃圾桶里捡包子了?”

“就在你进来前两分钟,”林默说得格外具体,甚至指出了垃圾桶的位置,“门口左边那个绿色的垃圾桶,你弯腰捡的时候,我还看到你口袋里的头发露出来了。周围还有两个路人看到了,不信你可以问他们。”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门口的两个路人。那两个路人本来只是看热闹,被林默这么一说,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们根本没看到什么,但真言域里,“被指认”往往会让人下意识地相信“是真的”。男人顺着林默的目光看向路人,看到他们点头,脸色更白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口袋。

王桂兰也反应过来了,刚才她一直在揉面,没注意门口的事,但林默这么一说,她立刻明白过来:“好啊!你居然故意来找茬!我这包子铺开了五年,从来没出过卫生问题,你居然想讹我钱!”

周围的路人也开始议论起来:“原来是想讹钱啊,真不要脸!”“还好被这个小伙子看到了,不然老板就亏了!”

男人的脸涨得通红,又气又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总不能说“我没捡垃圾桶里的包子”,因为在真言域里,“反驳”会被当成“心虚”,而且林默还拉了“路人”当证人。他狠狠地瞪了林默一眼,抓起柜台上的包子,转身就走:“算我倒霉!”

“站住!”林默喊了一声,男人停住脚步,不敢回头。“把你口袋里的头发拿出来扔了,别再去别的地方找茬。”林默说,语气里带着警告。

男人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撮黑色的头发,扔在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周围的路人笑了起来,王桂兰拉着林默的手,感激地说:“小林,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今天还不知道要被讹多少钱呢!”

“没事,王阿姨,我就是刚好看到了。”林默笑了笑,没说自己是编的——有些谎言,是为了保护好人,没什么不对。

“不行,我得谢谢你。”王桂兰转身走进铺子,拿出两个刚蒸好的肉包,塞到林默手里,“这两个肉包你拿着,免费的,就当是我谢谢你了。你要是以后饿了,随时来,阿姨给你做热的。”

林默推辞不过,只好接过肉包:“谢谢王阿姨,那我就不客气了。”

“跟阿姨客气什么。”王桂兰笑着说,“对了,你晚上还要送单吗?注意安全,别太累了。”

“还要送几单,送完就回去了。”林默说,“王阿姨,我先走了,您早点关门。”

“好,路上小心!”

林默提着肉包走出包子铺,骑上电动车时,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以前他总觉得,真言域里全是冰冷的“真话”,没人会关心别人的死活,但现在他发现,只要你愿意帮别人,别人也会愿意帮你——王桂兰的两个肉包,比什么都珍贵。

电动车在街边行驶时,林默看到一个穿白色衬衫的女人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在低头记录着什么。女人看起来二十多岁,留着齐肩短发,戴着细框眼镜,气质很干净,不像是普通的路人。她抬起头时,刚好和林默的目光对上,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还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林默的外卖箱。

林默心里有点奇怪——这个女人的眼神,不像是看热闹,更像是在“观察”什么。他没多想,骑着电动车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把女人甩在了身后。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女人正是真语院的研究员苏晴,她今天来城西做“真言域民众反应”的调查,刚才刚好看到林默帮王桂兰解决找茬的男人,心里已经起了疑心——在真言域里,所有人都只能说真话,可那个男人被林默“指认”时,明明没有证据,却选择了承认,这不符合“真言域下人类的反应规律”。

苏晴低头看了一眼笔记本,上面写着:“城西光华巷附近,蓝色外卖服骑手,疑似存在‘非真实表述’行为,需进一步观察。”她收起笔记本,朝着林默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身走进了旁边的咖啡馆——她需要把这个发现上报给真语院,同时,她也想知道,这个骑手到底是不是“真言域的例外”。

林默骑着电动车接了下一单——送一份炸鸡到城东的小区,能赚10块钱。他在路上找了个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个面包,花了5块钱——现在口袋里的钱变成了93+10-5=98块,还是没超200块,因为超过200块,他的能力就会消失,所以他必须时时留意这一点。他把面包和矿泉水放进外卖箱里,打算送完这单再吃。

电动车在城东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林默看到交警李建国正在指挥交通。李建国穿着笔挺的交警制服,腰板挺直,动作利落,即使在傍晚的灯光下,也显得格外精神。林默想起早上在恒基广场遇到张彪的事,觉得应该跟李建国打个招呼。

“李警官,忙着呢?”林默按了下电动车的铃铛。

李建国转过头,看到是林默,点了点头:“是你啊,送外卖?”

“对,送完这单就差不多了。”林默说,“李警官,今天没遇到什么麻烦吧?比如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之类的。”

“还行,”李建国笑了笑,语气比平时温和了些,“真言域后,虽然有人说话直,但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反而多了,因为大家知道,撒谎没用,该罚款还是要罚款。不过也有几个像早上那个美团骑手一样的,总想着耍小聪明,被我教育了一顿。”

林默心里一动——李建国说的“早上那个美团骑手”,应该就是张彪。他赶紧说:“李警官,您做得对,这种耍小聪明的人就该教育。对了,我早上听别的骑手说,最近有人在抢单,还故意别车,您要是遇到了,可得好好管管。”

“我知道了,”李建国点了点头,“我已经跟其他交警说了,最近会多留意这种情况。你要是遇到有人抢单或者别车,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过来处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林默,“这是我的电话,随时可以打。”

“谢谢李警官!”林默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钱包里,“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绿灯亮了,李建国挥了挥手:“行了,快走吧,别耽误送单。”

“好,李警官再见!”林默骑着电动车穿过马路,心里满是踏实——有了李建国的电话,以后再遇到张彪那样的人,就不用再靠谎言解决了,这比什么都好。

送完炸鸡回到出租屋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出租屋在城西的一个旧小区里,只有十平米,里面摆着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墙上还贴着几张明星海报。林默把外卖箱放在门口,拿出王桂兰给的肉包和便利店买的面包,坐在桌子前吃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林默的脸上。他摸了摸钱包里李建国的名片,又想起那个穿白色衬衫的女人——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要观察自己?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3章

作者名:见鬼了吧
更新时间:2025-11-21 18:10:11

傍晚六点的江城,太阳把最后一缕余晖洒在柏油路上,原本滚烫的路面凉了些,风里混着街边烧烤摊的孜然香和水果店的西瓜甜。林默骑着电动车拐进城西的光华巷时,手机支架上的订单界面正闪着“加急”的红色标识——“城西医院住院部7楼,一份瘦肉粥+小菜,备注:病人刚做完手术,急需进食,务必在20分钟内送到,超时我会投诉平台”。

这是他今天接的第二单急诊相关的订单。真言域后,医院的“加急需求”格外直白,客户不会绕弯子说“麻烦快点”,只会直接标注“超时投诉”,连“客气”的伪装都省了。林默看了眼表,18:02,距离超时还有18分钟,从光华巷的粥铺到城西医院骑车要12分钟,理论上赶得及,但他心里清楚,“理论”在真言域里从来都不算数。

电动车在“张记粥铺”门口停下时,林默看到铺子里挤满了人,蒸腾的热气从玻璃窗里冒出来,模糊了里面的人影。他推着车挤到柜台前,敲了敲玻璃:“您好,取订单号256的瘦肉粥,加急的。”

柜台后的老板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留着寸头,脸上全是汗珠,手里握着长勺,头也不抬地说:“急也没用,前面还有十份没做呢。真言域里我不骗你,你这单至少得等20分钟,超时了别找我。”

林默的心沉了一下。20分钟?那肯定赶不上医院的订单,超时不仅要被罚款,还可能被投诉,平台对“急诊单投诉”的处罚格外重,会直接扣掉当月20%的奖金。他看着老板忙得脚不沾地,周围还有客人在催单,知道硬催没用——真言域里,“忙不过来”就是“忙不过来”,老板不会为了他一个人插队,反而会更不耐烦地说“你爱等不等”。

他往后退了两步,目光落在铺子墙上挂的“卫生评级B级”牌子上。上周他送单时,听隔壁水果店老板说,最近食药监在查餐饮卫生,要是被投诉卫生问题,至少要停业整顿一周。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林默心里飞快地发芽。

他又挤到柜台前,声音压得低了些,刚好能让老板听到,又不会被周围的客人注意:“张叔,刚才我在巷口看到食药监的人了,他们说要抽查几家粥铺的卫生,还问有没有人投诉粥里有异物。”

老板握勺的手顿了一下,抬头看了林默一眼,眼神里带着怀疑:“食药监?真的假的?我怎么没看到?”

“刚走没多久,可能去前面的馆子了。”林默说得煞有介事,手指了指巷口的方向,“他们还问我,张记粥铺的卫生怎么样,我说挺好的,每次来都看到您这儿干干净净的。不过他们说,要是接到投诉,不管真假,都得过来查。”

他故意强调“投诉”和“查卫生”,精准戳中老板的软肋——对于小粥铺来说,停业整顿一周意味着要损失大半个月的收入,比什么都可怕。老板的脸色变了变,擦了擦额头的汗,往巷口看了一眼,然后飞快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行,我知道了。你这单我先给你做,三分钟就好,你别跟别人说。”

林默心里松了口气,脸上却装作淡定:“谢谢张叔,我肯定不说。您放心,食药监那边要是真来问,我还帮您说话。”

老板没再搭话,转身从锅里舀出滚烫的瘦肉粥,又快速装了一小碟咸菜,打包好递给林默:“好了,拿好,小心烫。”

“谢谢张叔。”林默接过粥盒,塞进外卖箱里,还不忘补了一句,“张叔,您要是怕食药监来,最近多注意点卫生,别让人抓到把柄。”

老板挥了挥手,又去忙其他订单了,只是动作比刚才快了不少。林默推着电动车走出粥铺时,听到老板跟后面的客人说:“不好意思啊,刚才有点急事,现在快了,大家再等会儿。”他忍不住笑了笑——谎言就是这样,不用硬碰硬,只要找对对方的“怕处”,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电动车在巷口拐弯时,林默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根本没有什么食药监的人,只有几个放学的学生背着书包走过。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钱,早上的77块,加上送奶茶赚的8块,刚才送炒饭赚的8块,现在还没花,总共93块,离200块还远,能力不会失效。

城西医院门口挤满了人,有穿着病号服的病人,有提着水果篮的家属,还有举着“代挂号”牌子的黄牛。黄牛们也不绕弯子,看到人就直接问:“要代挂号吗?专家号,加50块,真言域不骗你,今天就能看上。”

林默骑着电动车从人群中穿过,停在住院部楼下。他提着粥盒走进电梯时,里面只有一个护士,穿着粉色护士服,手里拿着病历本,正在打电话:“护士长,我实话跟你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想早点下班,能不能让别人替我值夜班?”

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护士的脸色沉了下来:“行,我知道了,我不提前走了。”挂了电话,护士看到林默手里的粥盒,随口问了一句:“送急诊病人的?”

“对,7楼的。”林默点了点头。

“那你快点,7楼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家属都催好几次了。”护士说,语气里带着疲惫,“真言域后,家属都特别直接,催起单来一点都不客气,我们也没办法。”

“我知道,我尽快。”林默说。

电梯到了7楼,林默跟着护士走出电梯,按照订单上的病房号找到了703房。病房里有两张床,靠窗的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人,手上插着输液管,旁边坐着一个穿碎花裙的女人,应该是病人家属。看到林默进来,女人立刻站起来:“终于来了!我还以为你要超时了,超时了我肯定投诉你。”

林默把粥盒递过去:“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车,让您久等了。粥还是热的,您赶紧给病人吃吧。”

女人接过粥盒,打开看了一眼,语气缓和了些:“行,算了,没超时就好。多少钱?我转给你。”

“不用了,”林默说,“订单里已经付过了,您直接确认收货就行。”

女人点了点头,拿出手机确认收货,还不忘补了一句:“真言域我跟你说,要是粥凉了,我肯定不确认收货,还得让平台罚你钱。不过这次还好,粥是热的。”

林默笑了笑:“应该的,您照顾病人吧,我先走了。”

走出病房时,林默听到女人对病人说:“你快吃吧,这粥还热着,刚才我还以为要超时了,想投诉那个骑手呢。”他摇了摇头——真言域里的“直接”,有时候真的让人有点无奈,但也正因如此,谎言才更容易奏效,因为没人会怀疑“有人敢说假话”。

电动车停在医院门口的树下时,林默摸了摸肚子,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他看了眼时间,18:30,王桂兰的包子铺应该还没关门,不如去买两个肉包当晚饭,顺便跟王桂兰聊两句。

包子铺里没什么客人,王桂兰正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揉面,看到林默过来,立刻站起来:“小林,送完外卖了?饿了吧?我刚蒸好一笼肉包,给你留了两个。”

“谢谢王阿姨,我正好没吃饭。”林默走过去,接过王桂兰递来的肉包,咬了一口,热乎的肉馅在嘴里散开,满是油香。

“慢点吃,别噎着。”王桂兰笑着说,“今天生意怎么样?没遇到故意刁难你的客户吧?”

“还好,遇到了一个,被我解决了。”林默一边吃,一边把粥铺老板的事跟王桂兰说了一遍。

王桂兰听完,拍了拍手:“你这孩子,脑子真活!要是换了别人,肯定只能等着超时,你还能想办法让老板先给你做。不过你也得小心点,别让人发现你能说假话,真言域里,这可不是小事。”

林默心里一动——王桂兰是第一个提醒他“小心”的人。他点了点头:“我知道,王阿姨,我会小心的。”

就在这时,一个穿黑色T恤的男人走进包子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把里面的包子往柜台上一摔:“老板,你这包子有问题!我吃了一半,发现里面有根头发!你给我退钱,不然我就站在这儿,跟每个来买包子的人说你家包子不卫生!”

男人的声音很大,吸引了路过的人停下来看。王桂兰的脸色一下子白了,赶紧拿起包子看了一眼,语气带着委屈:“不可能啊,我做包子的时候都戴了发网,怎么会有头发?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故意的?”男人冷笑一声,指着自己的鼻子,“真言域我跟你说,我吃饱了撑的才故意来找茬?你今天要是不退钱,我就不走了,让你做不成生意!”

林默放下手里的肉包,走到男人身边。他仔细看了看那个包子——里面确实有一根黑色的头发,但头发很长,而王桂兰的头发是短发,还一直戴着发网,根本不可能掉这么长的头发。他心里明白了,这男人是故意来找茬的,说不定是想讹钱。

“大哥,你这包子是刚买的吗?”林默开口问道。

男人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会有人插嘴,转头瞪了林默一眼:“关你什么事?我跟老板说话,你少管闲事!”

“我不是管闲事,”林默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刚才一直在这儿,看到你进来之前,在门口的垃圾桶里捡了个包子皮,还从口袋里掏了根头发放进去。我没看错吧?”

男人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你......你胡说!我什么时候在垃圾桶里捡包子了?”

“就在你进来前两分钟,”林默说得格外具体,甚至指出了垃圾桶的位置,“门口左边那个绿色的垃圾桶,你弯腰捡的时候,我还看到你口袋里的头发露出来了。周围还有两个路人看到了,不信你可以问他们。”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门口的两个路人。那两个路人本来只是看热闹,被林默这么一说,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们根本没看到什么,但真言域里,“被指认”往往会让人下意识地相信“是真的”。男人顺着林默的目光看向路人,看到他们点头,脸色更白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口袋。

王桂兰也反应过来了,刚才她一直在揉面,没注意门口的事,但林默这么一说,她立刻明白过来:“好啊!你居然故意来找茬!我这包子铺开了五年,从来没出过卫生问题,你居然想讹我钱!”

周围的路人也开始议论起来:“原来是想讹钱啊,真不要脸!”“还好被这个小伙子看到了,不然老板就亏了!”

男人的脸涨得通红,又气又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总不能说“我没捡垃圾桶里的包子”,因为在真言域里,“反驳”会被当成“心虚”,而且林默还拉了“路人”当证人。他狠狠地瞪了林默一眼,抓起柜台上的包子,转身就走:“算我倒霉!”

“站住!”林默喊了一声,男人停住脚步,不敢回头。“把你口袋里的头发拿出来扔了,别再去别的地方找茬。”林默说,语气里带着警告。

男人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小撮黑色的头发,扔在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周围的路人笑了起来,王桂兰拉着林默的手,感激地说:“小林,真是太谢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今天还不知道要被讹多少钱呢!”

“没事,王阿姨,我就是刚好看到了。”林默笑了笑,没说自己是编的——有些谎言,是为了保护好人,没什么不对。

“不行,我得谢谢你。”王桂兰转身走进铺子,拿出两个刚蒸好的肉包,塞到林默手里,“这两个肉包你拿着,免费的,就当是我谢谢你了。你要是以后饿了,随时来,阿姨给你做热的。”

林默推辞不过,只好接过肉包:“谢谢王阿姨,那我就不客气了。”

“跟阿姨客气什么。”王桂兰笑着说,“对了,你晚上还要送单吗?注意安全,别太累了。”

“还要送几单,送完就回去了。”林默说,“王阿姨,我先走了,您早点关门。”

“好,路上小心!”

林默提着肉包走出包子铺,骑上电动车时,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以前他总觉得,真言域里全是冰冷的“真话”,没人会关心别人的死活,但现在他发现,只要你愿意帮别人,别人也会愿意帮你——王桂兰的两个肉包,比什么都珍贵。

电动车在街边行驶时,林默看到一个穿白色衬衫的女人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在低头记录着什么。女人看起来二十多岁,留着齐肩短发,戴着细框眼镜,气质很干净,不像是普通的路人。她抬起头时,刚好和林默的目光对上,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还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林默的外卖箱。

林默心里有点奇怪——这个女人的眼神,不像是看热闹,更像是在“观察”什么。他没多想,骑着电动车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把女人甩在了身后。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女人正是真语院的研究员苏晴,她今天来城西做“真言域民众反应”的调查,刚才刚好看到林默帮王桂兰解决找茬的男人,心里已经起了疑心——在真言域里,所有人都只能说真话,可那个男人被林默“指认”时,明明没有证据,却选择了承认,这不符合“真言域下人类的反应规律”。

苏晴低头看了一眼笔记本,上面写着:“城西光华巷附近,蓝色外卖服骑手,疑似存在‘非真实表述’行为,需进一步观察。”她收起笔记本,朝着林默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身走进了旁边的咖啡馆——她需要把这个发现上报给真语院,同时,她也想知道,这个骑手到底是不是“真言域的例外”。

林默骑着电动车接了下一单——送一份炸鸡到城东的小区,能赚10块钱。他在路上找了个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个面包,花了5块钱——现在口袋里的钱变成了93+10-5=98块,还是没超200块,因为超过200块,他的能力就会消失,所以他必须时时留意这一点。他把面包和矿泉水放进外卖箱里,打算送完这单再吃。

电动车在城东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林默看到交警李建国正在指挥交通。李建国穿着笔挺的交警制服,腰板挺直,动作利落,即使在傍晚的灯光下,也显得格外精神。林默想起早上在恒基广场遇到张彪的事,觉得应该跟李建国打个招呼。

“李警官,忙着呢?”林默按了下电动车的铃铛。

李建国转过头,看到是林默,点了点头:“是你啊,送外卖?”

“对,送完这单就差不多了。”林默说,“李警官,今天没遇到什么麻烦吧?比如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之类的。”

“还行,”李建国笑了笑,语气比平时温和了些,“真言域后,虽然有人说话直,但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反而多了,因为大家知道,撒谎没用,该罚款还是要罚款。不过也有几个像早上那个美团骑手一样的,总想着耍小聪明,被我教育了一顿。”

林默心里一动——李建国说的“早上那个美团骑手”,应该就是张彪。他赶紧说:“李警官,您做得对,这种耍小聪明的人就该教育。对了,我早上听别的骑手说,最近有人在抢单,还故意别车,您要是遇到了,可得好好管管。”

“我知道了,”李建国点了点头,“我已经跟其他交警说了,最近会多留意这种情况。你要是遇到有人抢单或者别车,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过来处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林默,“这是我的电话,随时可以打。”

“谢谢李警官!”林默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钱包里,“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绿灯亮了,李建国挥了挥手:“行了,快走吧,别耽误送单。”

“好,李警官再见!”林默骑着电动车穿过马路,心里满是踏实——有了李建国的电话,以后再遇到张彪那样的人,就不用再靠谎言解决了,这比什么都好。

送完炸鸡回到出租屋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出租屋在城西的一个旧小区里,只有十平米,里面摆着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张桌子,墙上还贴着几张明星海报。林默把外卖箱放在门口,拿出王桂兰给的肉包和便利店买的面包,坐在桌子前吃了起来。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林默的脸上。他摸了摸钱包里李建国的名片,又想起那个穿白色衬衫的女人——她到底是谁?为什么要观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