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从下岗工人到全球首富更新时间:2025-11-24 18:10:13
释放阅读上一章
重生1998:从下岗工人到全球首富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1章

在这个福利分房,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年代。

买房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

陆远早就料到父母会是这种反应,他不慌不忙,神情认真而沉稳。

“爸,妈,你们的想法我理解,但时代变了。”

他拿起遥控器,关掉了正在播放电视剧的彩电,将父母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

“首先,是政策。”陆远语气肯定。

“你们看最近的新闻和报纸,国家已经明确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是大势所趋!

以后房子不再是单位白给的,而是要自己花钱买!

这个政策窗口期不会很长,我们必须抓住!”

他列举了几个近期发布的政策文件名称和核心内容,条理清晰,逻辑完整。

让陆建国这个老工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觉得儿子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其次,是市场和数据。”

陆远继续发力,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份从图书馆查到的剪报和数据。

“你们看,这是最近几年省城平均房价的走势,虽然涨幅不大,但一直在稳步上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房子正在成为一种保值甚至增值的资产!

我们现在买,不仅仅是买个住处,更是一种投资!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划算得多!”

他看着父母依旧将信将疑的眼神,抛出了最具冲击力的数据。

“我简单算过,现在在省城好地段买一套一百平左右的房子,大概需要十五六万。

按照我的判断,五年,最多十年,这套房子的价值至少能翻两到三倍!甚至更多!”

“翻两三倍?!”

李素华倒吸一口凉气,陆建国也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十五六万变成四十几万?这......这比抢钱还快啊!

“最后,是为了小雨,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未来的根基。”

陆远将目光投向依偎在母亲身边,眨着大眼睛听哥哥说话的妹妹陆小雨。

“省城的教育资源,不是我们这小地方能比的。

小雨马上就要上高中了,如果能去省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的未来会光明得多!

我们买了房,落了户,小雨就能顺理成章地去省城上学!

这难道不是我们做父母、做哥哥的,最应该为她考虑的吗?”

提到女儿的前途,李素华的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

她自己没读过多少书,深知文化的重要性。

陆建国沉默地拿起烟杆,却没有点燃,只是用力地摩挲着。

陆远看着父母态度的松动,给出了最后一击,也是定心丸。

“爸,妈,买房的钱,我自己出,不动家里一分积蓄。

我有把握,也有这个能力,你们相信我一次。

这绝不是败家,而是为了咱们家能跨越一个阶层,为了小雨能有更好未来的关键一步!”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旧挂钟滴答作响。

李素华看着儿子那双,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睛。

又看看依偎在自己怀里,对未来懵懂却充满渴望的女儿,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她轻轻碰了碰丈夫的胳膊。

陆建国抬起头,深深地看着儿子,仿佛要重新认识他一般。

过了好半晌,他才重重地叹了口气。

但那紧锁的眉头却缓缓舒展开来,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又充满期盼的复杂情绪。

“你......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却不再反对。

“既然你看准了,那......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家里,支持你。”

“谢谢爸!谢谢妈!”陆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说服父母同意买房,更是让他们开始接受并相信他选择的道路。

家庭的堡垒更加稳固,支持更加坚定。

接下来,就是他携带着巨资和超越时代的眼光。

正式进军金州和江城的房地产市场,开启新一轮财富掠夺的时候了!

......

说服父母后的第二天,陆远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他带着张大川,踏上了前往江南省省会——金州市的旅程。

这一次,不再是绿皮火车,而是更为快捷舒适的空调大巴。

坐在宽敞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城镇,张大川依旧难掩兴奋,同时也有些忐忑。

“远哥,这买房......真像你说的那么稳赚?”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毕竟这和他认知里“单位分房”的观念冲突太大。

陆远看着窗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川,记住,时代在变,赚钱的逻辑也在变!

以前靠体力,靠厂里,以后要靠脑子!靠眼光!”

他开始有意识地点拨这个未来的得力干将:“待人接物,要做到不卑不亢。

对普通人,要尊重。

对势利小人,不必客气,实力是最好的语言。

办事逻辑,多看、多听、多分析,信息差就是财富。

就像我们现在去看房,不仅要看房子本身,还要看周边环境,未来规划,甚至政策风向。”

张大川听得似懂非懂,但都认真记在心里。

他深知陆远这是在栽培他,心中更加感激和忠诚。

抵达繁华的金州市,陆远没有片刻停歇。

他带着张大川,按照前世记忆和提前做好的功课,马不停蹄地开始扫盘。

98年的金州房地产市场,正如陆远所预料的那样,处于一种黎明前的静默状态。

福利分房的尾巴还在,人们对商品房普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许多新开盘的小区售楼处,装修得还算亮堂,里面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穿着制服的售楼小姐们,大多无精打采地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对着小镜子补妆。

看到有人进来,也只是懒洋洋地抬下眼皮,连起身招呼的意思都没有。

“远哥,这......这人也太少了点吧?”

张大川看着又一个空空荡荡的售楼处,心里直打鼓。

“这房子能卖出去吗?咱们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陆远却丝毫不以为意,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和区位图。

这种冷清,恰恰是他入场的最佳时机!

无人问津,意味着竞争小,价格低,可选择的余地大!

“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更要贪婪。”

陆远对张大川低声说了一句,随后便走向沙盘,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那些位于未来城市核心发展区域、但目前尚且是价格洼地的楼盘!

以及,寻找那些拥有稀缺资源的潜力股。

比如,能俯瞰江景、靠近学区、位于地铁规划路线上等!

一场在旁人看来人傻钱多的抄底行动,在这个沉闷的房地产市场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陆远,这位手握重金、洞悉未来的猎手,已经精准地锁定了他的猎物!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1章

作者名:忘忧馆主
更新时间:2025-11-24 18:10:13

在这个福利分房,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年代。

买房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

陆远早就料到父母会是这种反应,他不慌不忙,神情认真而沉稳。

“爸,妈,你们的想法我理解,但时代变了。”

他拿起遥控器,关掉了正在播放电视剧的彩电,将父母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

“首先,是政策。”陆远语气肯定。

“你们看最近的新闻和报纸,国家已经明确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是大势所趋!

以后房子不再是单位白给的,而是要自己花钱买!

这个政策窗口期不会很长,我们必须抓住!”

他列举了几个近期发布的政策文件名称和核心内容,条理清晰,逻辑完整。

让陆建国这个老工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觉得儿子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其次,是市场和数据。”

陆远继续发力,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份从图书馆查到的剪报和数据。

“你们看,这是最近几年省城平均房价的走势,虽然涨幅不大,但一直在稳步上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房子正在成为一种保值甚至增值的资产!

我们现在买,不仅仅是买个住处,更是一种投资!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划算得多!”

他看着父母依旧将信将疑的眼神,抛出了最具冲击力的数据。

“我简单算过,现在在省城好地段买一套一百平左右的房子,大概需要十五六万。

按照我的判断,五年,最多十年,这套房子的价值至少能翻两到三倍!甚至更多!”

“翻两三倍?!”

李素华倒吸一口凉气,陆建国也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十五六万变成四十几万?这......这比抢钱还快啊!

“最后,是为了小雨,也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未来的根基。”

陆远将目光投向依偎在母亲身边,眨着大眼睛听哥哥说话的妹妹陆小雨。

“省城的教育资源,不是我们这小地方能比的。

小雨马上就要上高中了,如果能去省城读书,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的未来会光明得多!

我们买了房,落了户,小雨就能顺理成章地去省城上学!

这难道不是我们做父母、做哥哥的,最应该为她考虑的吗?”

提到女儿的前途,李素华的眼神瞬间变得不一样了。

她自己没读过多少书,深知文化的重要性。

陆建国沉默地拿起烟杆,却没有点燃,只是用力地摩挲着。

陆远看着父母态度的松动,给出了最后一击,也是定心丸。

“爸,妈,买房的钱,我自己出,不动家里一分积蓄。

我有把握,也有这个能力,你们相信我一次。

这绝不是败家,而是为了咱们家能跨越一个阶层,为了小雨能有更好未来的关键一步!”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有旧挂钟滴答作响。

李素华看着儿子那双,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眼睛。

又看看依偎在自己怀里,对未来懵懂却充满渴望的女儿,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她轻轻碰了碰丈夫的胳膊。

陆建国抬起头,深深地看着儿子,仿佛要重新认识他一般。

过了好半晌,他才重重地叹了口气。

但那紧锁的眉头却缓缓舒展开来,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又充满期盼的复杂情绪。

“你......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却不再反对。

“既然你看准了,那......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家里,支持你。”

“谢谢爸!谢谢妈!”陆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说服父母同意买房,更是让他们开始接受并相信他选择的道路。

家庭的堡垒更加稳固,支持更加坚定。

接下来,就是他携带着巨资和超越时代的眼光。

正式进军金州和江城的房地产市场,开启新一轮财富掠夺的时候了!

......

说服父母后的第二天,陆远便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他带着张大川,踏上了前往江南省省会——金州市的旅程。

这一次,不再是绿皮火车,而是更为快捷舒适的空调大巴。

坐在宽敞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城镇,张大川依旧难掩兴奋,同时也有些忐忑。

“远哥,这买房......真像你说的那么稳赚?”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毕竟这和他认知里“单位分房”的观念冲突太大。

陆远看着窗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川,记住,时代在变,赚钱的逻辑也在变!

以前靠体力,靠厂里,以后要靠脑子!靠眼光!”

他开始有意识地点拨这个未来的得力干将:“待人接物,要做到不卑不亢。

对普通人,要尊重。

对势利小人,不必客气,实力是最好的语言。

办事逻辑,多看、多听、多分析,信息差就是财富。

就像我们现在去看房,不仅要看房子本身,还要看周边环境,未来规划,甚至政策风向。”

张大川听得似懂非懂,但都认真记在心里。

他深知陆远这是在栽培他,心中更加感激和忠诚。

抵达繁华的金州市,陆远没有片刻停歇。

他带着张大川,按照前世记忆和提前做好的功课,马不停蹄地开始扫盘。

98年的金州房地产市场,正如陆远所预料的那样,处于一种黎明前的静默状态。

福利分房的尾巴还在,人们对商品房普遍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许多新开盘的小区售楼处,装修得还算亮堂,里面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穿着制服的售楼小姐们,大多无精打采地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对着小镜子补妆。

看到有人进来,也只是懒洋洋地抬下眼皮,连起身招呼的意思都没有。

“远哥,这......这人也太少了点吧?”

张大川看着又一个空空荡荡的售楼处,心里直打鼓。

“这房子能卖出去吗?咱们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陆远却丝毫不以为意,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和区位图。

这种冷清,恰恰是他入场的最佳时机!

无人问津,意味着竞争小,价格低,可选择的余地大!

“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更要贪婪。”

陆远对张大川低声说了一句,随后便走向沙盘,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寻找那些位于未来城市核心发展区域、但目前尚且是价格洼地的楼盘!

以及,寻找那些拥有稀缺资源的潜力股。

比如,能俯瞰江景、靠近学区、位于地铁规划路线上等!

一场在旁人看来人傻钱多的抄底行动,在这个沉闷的房地产市场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陆远,这位手握重金、洞悉未来的猎手,已经精准地锁定了他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