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20章
与于晚晴分别后,陆远回到装修雅致的“学林苑”顶楼住所,窗外是金州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
他刚给自己泡了杯茶,准备梳理一下接下来的商业布局,桌上的大哥大就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李泽民。
“陆老弟,没打扰你休息吧?”李泽民的声音带着笑意,比平时更多了几分热络。
“李大哥说哪里话,我刚回来。”陆远笑着回应。
“那就好,明天晚上,在锦江酒店有个小范围的沙龙酒会。
来的都是本地一些做实业的老板和朋友,档次还过得去。
我想着,你应该有兴趣来认识一下,多交个朋友,总没坏处。”
李泽民语气随意,但分量十足。
陆远心中一动。
这绝非普通的沙龙酒会,李泽民亲自来电邀请,意味着这是正式将他引入金州本地商业核心圈子的信号。
这是一个重要的台阶。
“李大哥提携,我求之不得!明天一定准时到!”陆远答应得干脆利落。
“好,那明天晚上七点,锦江酒店宴会厅,我们到时候见。”
挂断电话,陆远看着窗外的夜景,眼神深邃。
实业圈子......这正是他下一步计划涉足的领域。
金融和房地产是快钱,是资本积累的加速器。
但真正要打造稳固的商业帝国,根基必须扎在实业上。
这次酒会,来得正是时候。
第二天晚上,锦江酒店宴会厅。
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与会者多是四十岁往上的中年企业家,一个个气度沉稳,言谈间带着久经商海沉淀下来的老练。
当陆远跟着李泽民步入会场时,他年轻的面孔和与周围略显格格不入的沉稳气质,立刻吸引了不少探究的目光。
“李总,这位是?”一个端着酒杯,身材微胖的男人迎上来,好奇地打量着陆远。
“给大家介绍一下,陆远,我的一位小兄弟。别看他年轻,眼光和魄力,连我都佩服啊。”
李泽民笑着拍了拍陆远的肩膀,语气中的推崇毫不掩饰。
李泽民在金州商界地位不低,他能如此评价一个年轻人,顿时让周围几位老板收起了些许轻视,纷纷主动与陆远交换名片。
陆远从容应对,不卑不亢。
他话不多,但每每开口。
无论是谈及当前的经济形势,还是对某些行业前景的看法,都能切中要害。
观点新颖独到,让这些老江湖们也暗自点头。
“后生可畏啊。”一位做建材起家的王老板低声对同伴感慨。
酒会进行到一半,李泽民被几位老朋友拉去叙旧。
陆远独自站在稍显安静的角落,观察着会场中的人群。
这时,一个穿着略显过时西装眉头紧锁的中年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陆......陆先生是吧?鄙人周大海,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厂。”
男人自我介绍道,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焦虑。
“周老板,你好。”陆远点头致意,态度平和。
周大海似乎憋了一肚子话,见陆远态度友善,便忍不住倒起了苦水。
“唉,陆先生,不瞒你说,我这厂子最近难啊!
订单越来越少,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了!
都说要转型,可往哪儿转?怎么转?我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陆远安静地听着,目光扫过周大海那因长期劳作而粗糙的手指和眼中血丝,心中了然。
这是98年国企改革和外资冲击下,无数中小民营企业的缩影。
“周老板主要做什么类型的服装?”陆远问道。
“就是些普通的衬衣、裤子,以前主要给本地的百货公司供货,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周大海叹气。
陆远略一沉吟,脑海中迅速闪过未来服装行业的发展轨迹。
他看着周大海,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
“周老板,如果信得过我,可以尝试两条路。”
周大海精神一振,连忙凑近了些:“陆先生请讲!”
“第一条路,做代工。”陆远清晰地说道,“不要只盯着本地市场。
想办法去接触南边深城、羊城的外贸公司。
或者直接寻找那些有品牌但自家产能不足的服装品牌,专门为他们做贴牌生产。
把质量抓好,把成本控制住,先活下去。”
“代工?贴牌?”周大海眼睛亮了一下,这思路他之前没细想过。
“第二条路,如果想做自己的东西,就不要再做大路货。”陆远继续指点,“瞄准一个细分市场。
比如,专门做质量好、款式新颖的工装。
或者针对年轻人的,带点个性的休闲系列。
哪怕一开始规模小,但只要定位精准,做出特色,就能站稳脚跟。
品牌,是从小而美开始的。”
他这番话,在98年听起来或许还有些超前,但却精准地指出了未来制造业升级和品牌化运作的方向。
周大海如同醍醐灌顶,脸上的愁容散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思索。
他紧紧握住陆远的手,连连道谢。
“陆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太谢谢你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一幕,落在不远处一直留意着陆远的李泽民眼中,他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个陆远,不仅自己能赚钱,还能给人指明出路。
这种能力和格局,远非普通年轻人可比。
就在周大海千恩万谢地离开后,陆远正准备继续安静观察,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哟,我当是谁能让李叔叔这么看重,原来是个理论家。”
语气中,带着几分轻佻和不易察觉的酸意。
陆远转头,看到一个头发梳得油亮的年轻男子。
约莫二十三四岁,正端着酒杯,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
这人陆远有点印象,好像是跟着某位建材老板来的子侄辈。
刚才听人议论,似乎是金州大学的学生,家里有些背景,名叫许峰。
许峰上下扫了陆远一眼,尤其是注意到陆远比他还年轻几岁,却能和李泽民这样的商界大佬谈笑风生。
心中那股因家世带来的优越感混合着某种嫉妒,让他忍不住出言挑衅。
“刚才听陆先生高论,又是代工又是品牌的,说得头头是道。”
许峰晃着酒杯,嘴角带着一丝讥诮,“不过,纸上谈兵谁都会。
现在经济大环境这么差,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没散尽,多少厂子都倒闭了。
你这些听起来很美的点子,落到实处,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别到时候,坑了周老板那样实在人。”
他刻意提高了音量,引得附近几位正在交谈的老板也侧目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