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二十七章 驻村杨书记
第二天的清晨,王月婷终于守住了自己的闹钟,在老战士们起床之前便也起来了。
但让王月婷没想到的是,方原,她口中的这个大懒虫,竟然起得比她还要早。
“方原,你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真让人不敢相信!”王月婷打趣道。
“有什么不相信的,我要是说我一整晚都没睡,你信不信?”方原郁闷道。
“啊?你真的一整晚都没有谁啊?为什么啊?”王月婷奇怪地问。
“我当然,我当然是在想扶贫的事啊,我觉得既然我加入了这个队伍,就不能只是看热闹对吧,我也要提供我的建议啊,对吧!”方原说道。
其实,方原之所以通宵,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第二天清晨一定要起得比王月婷早,以一举洗刷昨天在她面前丢脸的事,毕竟,第二天就马上要回去了,以后虽然也会再来,但估计要等到很久之后了,所以,必须要在离开村子之前,在王月婷面前证明,他方原可不是个起不来床的大懒虫。
“想不到你那么有心,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嗯,好样的,方原!”王月婷难得地夸赞方原道,还叫了他的名字,这让方原禁不住心花怒放。
如果不是还要回军休所工作,而他这次陪老战士们出来只批了几天假,他还真的想和老战士们一样,常驻在村子里了。
然后,王月婷和方原一起,到村头的小广场和老战士们集合,入队列,这次是在王志毅的带领下,大家向山下跑去。
跑到了山脚下,又重新跑回山上,这一来一回的跑步,这便是老战士们一天的开始。
一路上,方原跑的气喘吁吁,明显是平时缺乏运动的表现。
“小方,你以后还是要多加强加强锻炼啊,你看月婷,和你一样的年纪,还是个女孩子,这跑起路来一点都没有喘,你还不如一个女孩子呢!”晨练达人江伟峰调侃道。
“江、江叔、叔叔,她,月婷,月婷她,她天天、天天在山、山上跑,跑,身体比我好、好,那——”方原忍不住停了下来,大声喘气道:“那不是很正常吗!”
他停下来说这句话的功夫,大部队已经跑开离他有几十米远了。
方原拖着笨重的躯体,只好继续向前跑去。
回到杨奶奶家中,早餐又已经快备好了,这一次的早餐,是一晚浓郁扑鼻的桂林米粉。
由于杨奶奶的坚持,大家的早餐还是交给了杨奶奶一个人负责,虽然很是过意不去,但也无可奈何,唯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才能报答杨奶奶的深情。
为了做好这晚桂林米粉,杨奶奶从昨晚便开始调制酱汁,凌晨便起来炸脆皮,至于米粉的配菜,花生米,酸豆角,蒜蓉,泡菜等,倒是杨奶奶平日里就准备有的。
当然,还有那一锅香气扑鼻的骨头汤,更是一下子就吊起了大家的食欲。
为了准备这些,杨奶奶昨天是特意跑到几公里外的村口市场,才把一大块五花肉和几条筒骨买回来的。
“奶奶,你这顿饭花了那么多钱,这钱,我们一定要给你,要不然,我们以后就不吃早餐了!”邓长河说,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不能再让杨奶奶破费了。
“对,奶奶,你不能一点道理都不讲吧,老是吃您的,我们怎么可能过意得去呢?”钟大成说。
看到大家如此坚持,杨奶奶也只好答应,收下了一百块钱,虽然,这份早餐当然不止要花费一百块钱。
桂林米粉的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烫粉了,杨奶奶用的是早就泡发好的细圆条米粉,将米粉放入滚烫的开水中,只要烫上几分钟,待米粉软化之后便可以出锅了。
在米粉中加上酱汁,脆皮,花生米,豆角和蒜米,葱花,充分搅拌,就成了一晚香气浓郁的桂林米粉了。
待吃得还剩下几口的时候,将骨头汤倒入米粉中,把汤喝光,那种满足感简直无法形容。
吃玩了这顿美味的早餐,王月婷便把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和方原带到了东升村村委会所在地。
老战士们和几位驻村扶贫干部,还有村委干部等人进行了会谈,大家对扶贫队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因为缺人,是摆在东升村扶贫工作面前最大的难题,现在有了这二十二位老战士的加入,算是解决了东升村扶贫工作最大的一个问题了。
可惜的是,因为驻村扶贫的杨书记此时正在省城治病,因此大家没能见到这个东升村扶贫攻坚最重要的灵魂人物。
东升村的扶贫攻坚战是从两年前开始的,陆陆续续派来了四五个干部。当时,三十八岁杨书记是第一批来到村里驻村的扶贫干部。由于人手不足、资金缺乏、时间紧迫等等原因,作为全国深度贫困村的东升村,扶贫工作进度十分缓慢。但杨书记凭着他坚强的意志力,靠着“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实干和果然,在东升村干出了一番新天地,让村里的面貌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其实在驻村之前,杨书记是几乎没有任何的农村工作经验的。不过因为他就是本地人,能说一口正宗的本地话,所以一来就跟村民们拉进了距离,大家都十分信任这位憨厚务实的年轻人。
杨书记每天都不是家访,便是上山下地,通过跟村民们扯家常,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就基本上将村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
接着,在做过了详细的调研后,杨书记决定把茶叶种植作为村里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
村里人从来没有种过茶叶,甚至因为贫穷,很多人家都很少喝过茶,对茶叶这个东西自然是了解甚少。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并没有很快就接受了杨书记为大家做的这个选择,如何说服大家心甘情愿的种植茶叶,必须向村民们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让村民们看到种植茶叶的实效。
当然,在东升村的七个小组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做种茶叶的尝试,杨书记选择了其中三个最适合种植茶叶的村小组作为试点。
然后,杨书记又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到本省其他的茶园,以及湖南、贵州、福建等地考察学习,经过系统谋划,终于为村子制定起了一条完备的茶叶产业之路。
杨书记等人不仅努力学习各种种茶制茶技术,还手把手地交给村里的茶农们,在茶叶收获的季节,更是东奔西走,积极联络茶商并开拓销路,终于,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茶叶种植这个项目在村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下子提高了村民收入近三成,让村里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由于茶叶种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有条件的村民们纷纷开始转种茶叶,很快,规模就扩大了几十倍。
以前只需要管理几十亩的茶园,现在却需要一下子管理近千亩,哪怕杨书记是三头六臂,铜墙铁壁,也经不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极度的操劳让杨书记渐渐地患上了重病,刚开始出现微小病症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他却又因为扶贫任务重,扶贫干部缺乏而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没有办法,才不得不暂时离开了扶贫工作去治疗。
为了帮助村民们继续把茶叶这个项目做好,政府又相继派来了好几个驻村干部,有些承受不住压力,被调了回去,因此村里一直存在着缺少人手的情况。所以,虽然王月婷已经甚至望月组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过一些具体的扶贫方案,但由于人手缺乏和资金缺乏的原因,至今没有落实。
在和驻村干部、村委委员们进行交流之后,老战士们便继续跟着王月婷,对东升村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其他的驻村干部和村委干部本想一起同行,但被邓长河劝住了,他让干部们去忙自己的事,他们只需要王月婷陪同便可以了。
另外,还千叮咛万嘱托,千万不能为他们准备饭食,如果非得要准备,那他们今天回去就不再回来了。
见老战士们如此坚持,干部们也就只好随他们去了。
干部们走后,王月婷问道:“您们想先到哪里考察?”
“月婷啊,你能不能先带我们去看看村里的小学?”胡闻明说道,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便是村里的教育情况。
“这......”听到胡闻名这么说,王月婷犹豫了。
“是有什么不便之处吗?”胡闻明问道。
“胡老,村里只有一个小学,小学是在一个山坳里,离这里有好几公里路,而且去学校的山路十分陡峭难走,清晨这一路上都是露水,石头特别光滑,所以我担心您们......”王月婷欲言又止。
其实王月婷的担心是对的,毕竟这群老战士们都已经是六十岁左右的年纪了,这个年纪老人的腿骨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一不小心滑倒在山路上,轻则擦伤,重则断腿骨折,并且会留下很严重的伤病与后遗症,她不想让这群善良的老兵去冒这个险。
“原来你是担心我们会摔跤啊,”胡闻明笑呵呵地说:“月婷,别怕,你忘了,我们是军人,不是一般的人,哪怕现在我们年纪上来了,也还是个军人嘛,这些陡峭的山路,还是拿我们没办法的。”
虽然胡闻明这么说,但王月婷还是把目光投向了王志毅和邓长河,希望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没事,你就满足老胡这个心愿吧,要不然他会一整夜都睡不着觉的,对吧,老胡。”邓长河说。
“他何止是睡不着觉啊,他肯定饭也不想吃了。”王志毅笑着附和道。
“他何止是饭也不想吃,他晚上睡不着肯定又拿出那副口琴,呜呜呜地吹起来,到时候大家都别想睡了!”钟大成夸张地说道。
听到大家善意的调侃,胡闻名无奈又感激地笑笑,他的心思,总是逃不过战友们的法眼。
“方月婷同志,你就让胡老去吧,我在一旁护着胡老,不,我背着胡老去,你总该相信我吧?”方原也在一旁说。
“那好吧,我带您们去。”王月婷说着,顿了顿,对方原说道:“才不要你被胡老呢,你这样子能背人吗?不摔倒就不错了,但是你要时时刻刻待在胡老身边,决不能让他摔倒,知道吗?”
“遵命!”方原给王月婷敬了一个军礼,看着他那故作滑稽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
王月婷也被逗笑了,只好带着老战士们向村里唯一的学校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