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8
释放阅读上一章
老战士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三十三章 红军岩

此时,邓长河才向大家正式介绍起了马跃,以及他企业家的身份。大家这才知道,眼前这个身材瘦小,貌不惊人的马跃竟是这么一个大人物。

而马当跃表态要加入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时,大家都是兴奋大于惊讶,欣然同意,都纷纷想,有这么一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家助阵,对于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来说,将是如虎添翼。

“老马,你这么大的来头,这次可不能空手而来啊。”直言直语的钟大成开玩笑道。

“当然不能空手来了,我啊,这些年也干过一些扶贫的工作,知道扶贫工作的辛苦,而碰到最多的问题,还是扶贫资金的缺乏。我呢,平时工作忙,能抽出来的私人时间不多,不是说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力气出得少,自然是要多出点钱啦。所以啊,我这次把一笔扶贫款和一批扶贫物资给带来啦!”马跃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递给邓长河道:“队长,这是我加入扶贫队后的第一笔扶贫资金,先用着,不够我再想办法。”

“你这,太多我们可不敢要啊。”邓长河犹豫着没有敢接银行卡,因为他知道,以马跃的大方,这张卡里的钱绝不在少数。

“嗨,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再说了,这钱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扶贫队,最后也是要花到老百姓身上的。我这些年啊,做生意确实是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啊,一分一毫不也都是因为老百姓的支持才收获的么。现在,我回馈一下老百姓怎么了?再说了,我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谁不希望我们的农村一天比一天好?我就算给乡亲们再多的钱,那也是理所应当的!”马跃一脸诚恳地说。

确实,马跃的公司里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便是中药材的种植与出口,公司与很多农户签订了协议,委托农户种植中药材,收获后便拿到工厂加工,再出口。所以马跃说他赚的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乡村,来自老百姓的支持,也不无道理。

“说得好,老马啊,你这就叫不忘本!我们赚的钱啊,从老百姓中来,也要回到老百姓中去,这境界,一个字:高!”王志毅对马跃竖起了大拇指,众人也纷纷叫好。

“好,那我就先收下,不过,加入我们扶贫队以后,你可要按照我们扶贫队的章程来行事,不能一言不合就掏银行卡哦。”邓长河接过了马跃递过来的银行卡,开玩笑道。

“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马跃开心地向邓长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众人也纷纷笑起来。

随后,邓长河将银行卡交给了王志毅,王志毅把银行卡收好,在账本上写下:“收到马跃银行卡一张,资金总额,待查。”

在欢快的气氛中,大巴车早已经驶上了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升村的方向开去。这时,为了营造气氛,方原又主动提议到了表演节目的时间。当得知马小明也是个相声爱好者,还经常看相声表演节目,俩人便临时搭档,在车上表演起一段经典的老相声《吃面条》来,让整辆车都洋溢在欢声笑语之中。

而邓长河与马跃久别重逢,自然也是有很多话要说。

马跃向邓长河介绍了自己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也向他介绍了侄子马小明的一些情况。

马小明是从南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毕业后,便来到马跃身边当他的助理。人虽然很聪明,但因为年轻,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这才会闹出了接错电话的笑话。

马小明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养尊处优,急需艰苦生活与环境的磨练,马跃这次便把他给带出来,打算好好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实的农村,也让他多多培养与村民们的关系,好在以后与村民们打交道的时候,积累一定的经验。

“你这个想法好啊,年轻人啊,就是该多下下农村,多了解一下我们真实农村的样子,多吃点苦,这样才能干大事!”邓长河鼓励马小明道。

“邓伯伯说得对,叔叔说,你们要在乡村里待多久,我就待多久,直到看到乡村扶贫工作有成效为止。”马小明说。

“诶,你这么说我们就有个伴啦。”听马晓明这么说,方原开心道。

“怎么,老马,你是要让小明跟着我们一起在村里常驻下去?”邓长河问。

“可不是么,我公司上的事务比较繁忙,可能没法跟着你们在村里待太久,所以我就让小明代替我,在村子里住下来。以后啊,你们有什么用得着他的地方,尽管让他做,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钱啊,物啊,也让他跟我说,我让他安排。”马跃说。

“你啊,这是给我们派来了一个机器猫啊!”邓长河笑道,大家也笑起来。

第二次进东升村,大巴车的速度快了很多,很快就来到了东升村的地界。不过,这次司机师傅依旧只是把大巴车开到了狭窄的山路前,大家提着行李下车,依旧准备步行进村。

当然了,和上次一样,扶贫队也并没有把这一次来村子的具体时间告诉王月婷,他们又搞了个“突然袭击”。

大巴车进不去,但跟着马跃来的那辆商务车却能进去。商务车还能坐几个人,大家本想让队里年纪最大的那几个老战士,以及三位女军医坐着商务车进去,但他们说什么都不愿意,说是来要一起来,走进去也要一起走。

于是,大家只好把这次带来的行李给放在了商务车上,依旧是集体徒步进村。

大家打开商务车的后备箱才发现,马跃早就在车上塞满了各种扶贫物资,而这一次大家带来村里的扶贫物资以及生活用品又非常之多,所以哪怕将整个商务车都塞满了,大家还是不得不各自提一些行李前行。

大家都是双手提行李,只有马跃是单手提着一件行李,他的双手一直都戴着白色的手套,而这一路上,他也从没摘下过手套。

“哟,大老板就是大老板,这手挺娇贵的啊,还怕弄脏了?”钟大成开玩笑似的调侃道。

“嘿!”听到了钟大成的话,一旁的邓长河喝了他一声,道:“说什么呢!”

“开个玩笑嘛。”钟大成笑嘻嘻地说。

“没事没事,队长,没事。”马跃看出邓长河有点发怒的迹象,赶紧在一旁劝道。

“什么没事,大成,你以为老马他愿意只拿一个包啊?”邓长河说。

“什么意思?”钟大成表示有些听不懂邓长河的话。

邓长河走到马跃身旁,将他空着的那只手的手套给摘了下来。

这手套一摘,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马跃的左手,竟然装着的是个假手。

“这,这是怎么回事?”钟大成惊讶道。

“当年,要不是老马舍掉了这只手,我恐怕现在也当不了你们的队长咯!”邓长河说。

此时,路程已经走了一半,大家来到了一块树荫下的空地,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喝几口水。

此时,突然听到江伟峰的声音:“哎,这、这是红军岩!”

众人朝江伟峰看去,只见他站在一块被藤蔓覆盖的褐色大岩石前,激动地用双手抚摸着石块,颤抖地说道:“是的,没错,是红军岩没错,上次,上次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众人闻声向江伟峰和大岩石走去,只见那块大岩石表面刻着“红军岩”三个字,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打磨,字迹已经有些残缺,但仍旧清晰可见。

“老江,你怎么那么激动,这红军岩是什么来历?”邓长河问道。

“这红军岩的故事啊,也是我们以前部队的首长告诉我们的。”江伟峰所在的部队美食赫赫有名的王牌陆军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长征时期。

“那是在1934年,红一方面军,也就是我的老首长所在的那一支部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防线,翻山越岭,分三路向龙胜进发。红三军团途径这里,走入山寨,与山民们促膝谈心,并与瑶民起义的队伍会面,向他们指出革命的道路。并在石壁上写下‘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等口号。瑶民非常感动,为了纪念此次会见,便将这里取名为‘红军岩’,并将这三个字刻在了石壁上。”江伟峰说。

说着,大家向不远处的石壁看去,果然,看到了那几句八十年前红军队伍刻下的字句。

“我们部队的首长当年还只是个刚加入红军的小战士,他时常向我们提起这段故事,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我们的队伍是一直向着老百姓的,是要为了穷苦大众翻身做主人而努力的,他一直都想要回来再看看这个地方,可惜,直到去世,都没能实现这个心愿。”江伟峰说着轻轻拍打着石壁,叹了口气。

邓长河上前轻轻拍了拍江伟峰的肩膀,说道:“今天你回来了也是一样,就相当于老首长回来了,重要的是,这块‘红军岩’就是军民一心的见证,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党和政府,是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事,为人民服务,就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对!”“老邓说得对!”众人纷纷握紧拳头,暗暗下了决心,在这场扶贫战役面前,决不能后退,不然,就愧对眼前的这块“红军岩”!

休息的时候,钟大成向马跃道歉道:“兄弟,刚才老哥对不住了,你就原谅老哥不知者不罪吧!”

“嗨,这有什么的,别往心里去啊。”马跃说。

“兄弟,你这手,是怎么回事?”钟大成还是忍不住向马跃问了起来。

“这就说来话长了。”马跃微笑道。

此时,众人都抱着好奇而又同情的心情向马跃围了过来,望着绵延的群山,马跃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三十三章 红军岩

书名:老战士
作者名:梁宇寒
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8

此时,邓长河才向大家正式介绍起了马跃,以及他企业家的身份。大家这才知道,眼前这个身材瘦小,貌不惊人的马跃竟是这么一个大人物。

而马当跃表态要加入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时,大家都是兴奋大于惊讶,欣然同意,都纷纷想,有这么一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家助阵,对于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来说,将是如虎添翼。

“老马,你这么大的来头,这次可不能空手而来啊。”直言直语的钟大成开玩笑道。

“当然不能空手来了,我啊,这些年也干过一些扶贫的工作,知道扶贫工作的辛苦,而碰到最多的问题,还是扶贫资金的缺乏。我呢,平时工作忙,能抽出来的私人时间不多,不是说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力气出得少,自然是要多出点钱啦。所以啊,我这次把一笔扶贫款和一批扶贫物资给带来啦!”马跃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张银行卡,递给邓长河道:“队长,这是我加入扶贫队后的第一笔扶贫资金,先用着,不够我再想办法。”

“你这,太多我们可不敢要啊。”邓长河犹豫着没有敢接银行卡,因为他知道,以马跃的大方,这张卡里的钱绝不在少数。

“嗨,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再说了,这钱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扶贫队,最后也是要花到老百姓身上的。我这些年啊,做生意确实是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啊,一分一毫不也都是因为老百姓的支持才收获的么。现在,我回馈一下老百姓怎么了?再说了,我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谁不希望我们的农村一天比一天好?我就算给乡亲们再多的钱,那也是理所应当的!”马跃一脸诚恳地说。

确实,马跃的公司里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便是中药材的种植与出口,公司与很多农户签订了协议,委托农户种植中药材,收获后便拿到工厂加工,再出口。所以马跃说他赚的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乡村,来自老百姓的支持,也不无道理。

“说得好,老马啊,你这就叫不忘本!我们赚的钱啊,从老百姓中来,也要回到老百姓中去,这境界,一个字:高!”王志毅对马跃竖起了大拇指,众人也纷纷叫好。

“好,那我就先收下,不过,加入我们扶贫队以后,你可要按照我们扶贫队的章程来行事,不能一言不合就掏银行卡哦。”邓长河接过了马跃递过来的银行卡,开玩笑道。

“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马跃开心地向邓长河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众人也纷纷笑起来。

随后,邓长河将银行卡交给了王志毅,王志毅把银行卡收好,在账本上写下:“收到马跃银行卡一张,资金总额,待查。”

在欢快的气氛中,大巴车早已经驶上了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升村的方向开去。这时,为了营造气氛,方原又主动提议到了表演节目的时间。当得知马小明也是个相声爱好者,还经常看相声表演节目,俩人便临时搭档,在车上表演起一段经典的老相声《吃面条》来,让整辆车都洋溢在欢声笑语之中。

而邓长河与马跃久别重逢,自然也是有很多话要说。

马跃向邓长河介绍了自己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也向他介绍了侄子马小明的一些情况。

马小明是从南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毕业后,便来到马跃身边当他的助理。人虽然很聪明,但因为年轻,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这才会闹出了接错电话的笑话。

马小明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养尊处优,急需艰苦生活与环境的磨练,马跃这次便把他给带出来,打算好好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实的农村,也让他多多培养与村民们的关系,好在以后与村民们打交道的时候,积累一定的经验。

“你这个想法好啊,年轻人啊,就是该多下下农村,多了解一下我们真实农村的样子,多吃点苦,这样才能干大事!”邓长河鼓励马小明道。

“邓伯伯说得对,叔叔说,你们要在乡村里待多久,我就待多久,直到看到乡村扶贫工作有成效为止。”马小明说。

“诶,你这么说我们就有个伴啦。”听马晓明这么说,方原开心道。

“怎么,老马,你是要让小明跟着我们一起在村里常驻下去?”邓长河问。

“可不是么,我公司上的事务比较繁忙,可能没法跟着你们在村里待太久,所以我就让小明代替我,在村子里住下来。以后啊,你们有什么用得着他的地方,尽管让他做,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钱啊,物啊,也让他跟我说,我让他安排。”马跃说。

“你啊,这是给我们派来了一个机器猫啊!”邓长河笑道,大家也笑起来。

第二次进东升村,大巴车的速度快了很多,很快就来到了东升村的地界。不过,这次司机师傅依旧只是把大巴车开到了狭窄的山路前,大家提着行李下车,依旧准备步行进村。

当然了,和上次一样,扶贫队也并没有把这一次来村子的具体时间告诉王月婷,他们又搞了个“突然袭击”。

大巴车进不去,但跟着马跃来的那辆商务车却能进去。商务车还能坐几个人,大家本想让队里年纪最大的那几个老战士,以及三位女军医坐着商务车进去,但他们说什么都不愿意,说是来要一起来,走进去也要一起走。

于是,大家只好把这次带来的行李给放在了商务车上,依旧是集体徒步进村。

大家打开商务车的后备箱才发现,马跃早就在车上塞满了各种扶贫物资,而这一次大家带来村里的扶贫物资以及生活用品又非常之多,所以哪怕将整个商务车都塞满了,大家还是不得不各自提一些行李前行。

大家都是双手提行李,只有马跃是单手提着一件行李,他的双手一直都戴着白色的手套,而这一路上,他也从没摘下过手套。

“哟,大老板就是大老板,这手挺娇贵的啊,还怕弄脏了?”钟大成开玩笑似的调侃道。

“嘿!”听到了钟大成的话,一旁的邓长河喝了他一声,道:“说什么呢!”

“开个玩笑嘛。”钟大成笑嘻嘻地说。

“没事没事,队长,没事。”马跃看出邓长河有点发怒的迹象,赶紧在一旁劝道。

“什么没事,大成,你以为老马他愿意只拿一个包啊?”邓长河说。

“什么意思?”钟大成表示有些听不懂邓长河的话。

邓长河走到马跃身旁,将他空着的那只手的手套给摘了下来。

这手套一摘,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马跃的左手,竟然装着的是个假手。

“这,这是怎么回事?”钟大成惊讶道。

“当年,要不是老马舍掉了这只手,我恐怕现在也当不了你们的队长咯!”邓长河说。

此时,路程已经走了一半,大家来到了一块树荫下的空地,便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喝几口水。

此时,突然听到江伟峰的声音:“哎,这、这是红军岩!”

众人朝江伟峰看去,只见他站在一块被藤蔓覆盖的褐色大岩石前,激动地用双手抚摸着石块,颤抖地说道:“是的,没错,是红军岩没错,上次,上次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众人闻声向江伟峰和大岩石走去,只见那块大岩石表面刻着“红军岩”三个字,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打磨,字迹已经有些残缺,但仍旧清晰可见。

“老江,你怎么那么激动,这红军岩是什么来历?”邓长河问道。

“这红军岩的故事啊,也是我们以前部队的首长告诉我们的。”江伟峰所在的部队美食赫赫有名的王牌陆军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长征时期。

“那是在1934年,红一方面军,也就是我的老首长所在的那一支部队,冲破了敌人的第四道防线,翻山越岭,分三路向龙胜进发。红三军团途径这里,走入山寨,与山民们促膝谈心,并与瑶民起义的队伍会面,向他们指出革命的道路。并在石壁上写下‘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等口号。瑶民非常感动,为了纪念此次会见,便将这里取名为‘红军岩’,并将这三个字刻在了石壁上。”江伟峰说。

说着,大家向不远处的石壁看去,果然,看到了那几句八十年前红军队伍刻下的字句。

“我们部队的首长当年还只是个刚加入红军的小战士,他时常向我们提起这段故事,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我们的队伍是一直向着老百姓的,是要为了穷苦大众翻身做主人而努力的,他一直都想要回来再看看这个地方,可惜,直到去世,都没能实现这个心愿。”江伟峰说着轻轻拍打着石壁,叹了口气。

邓长河上前轻轻拍了拍江伟峰的肩膀,说道:“今天你回来了也是一样,就相当于老首长回来了,重要的是,这块‘红军岩’就是军民一心的见证,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党和政府,是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事,为人民服务,就一定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对!”“老邓说得对!”众人纷纷握紧拳头,暗暗下了决心,在这场扶贫战役面前,决不能后退,不然,就愧对眼前的这块“红军岩”!

休息的时候,钟大成向马跃道歉道:“兄弟,刚才老哥对不住了,你就原谅老哥不知者不罪吧!”

“嗨,这有什么的,别往心里去啊。”马跃说。

“兄弟,你这手,是怎么回事?”钟大成还是忍不住向马跃问了起来。

“这就说来话长了。”马跃微笑道。

此时,众人都抱着好奇而又同情的心情向马跃围了过来,望着绵延的群山,马跃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