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士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8
释放阅读上一章
老战士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三十四章 马跃的故事

马跃是壮族人,出生在首府南宁下辖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那里土地贫瘠,民风淳朴,全县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是高山森林,崇山峻岭,从小生长在大山里,也培养了马跃如山一样的沉稳性格。

小时候的马跃身高不高,瘦得像是一只猴子,但非常机灵,因为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在高山森林中四处穿行,他练就了一番野外生存的技能,尤其是善于爬树、探路、攀岩和捕捉动物。

马跃所在的村子,是个猎户村。由于土地贫瘠,没法单单靠农作物养活自己,村民们几百年来都保持着进山打猎的传统。

马跃也非常喜欢打猎,从小就展现出了成为一个优秀猎人做具备的天赋。大人们打猎往往用的都是土制的猎枪,但马跃不是,他们家穷得一杆猎枪都没有,所以马跃打猎用的是自制的弓箭和弹弓。

每次进山,除了带上弓箭和弹弓,马跃还会带上一把锋利的长柄匕首,以便在近距离和凶猛的野兽搏斗,那时候,山里不仅有各种丰富的动物资源,连最凶恶的野猪也常常出现。

有一次,马跃和几个老猎手一起进山打猎,大家为了不惊动猎物,并没有带猎枪,而是用弓箭与弹弓捕猎,一个上午,众人便收获满满,正要离开的时候,却听到了野猪低吼的声音。

只见从森林中突然窜出来一只看上去刚刚成年的野猪,也许是刚才猎手们捕猎的行为惊扰了它的美梦,野猪朝一个猎手的方向冲了过来。

马跃第一时间发现了野猪,立即大喊示警,同时搭弓射箭,“嗖”地一声,锋利的箭正中野猪的脖子,野猪狂吼一声,却没有被吓退,而是径直向马跃的方向冲了过来。

马跃赶紧爬到树上,其他的猎手也趁机上树躲避,但野猪毫无退意,而是不断地撞击马跃所在的那棵树,众人纷纷搭弓射箭,一支支箭射入野猪体内,非但没有把它吓退,却更激发了野猪那霸蛮的野性。

由于马跃所在的那棵树只是一个碗口粗的小树,在野猪的撞击下,树干终于折断,马跃不得不从树上跳了下来。

此时,野猪朝马跃猛扑过来,在众人的一阵惊呼声中,却看到野猪惊叫一声,然后倒在地上,全身抽搐。

随后,一股鲜血从野猪身上飞溅出来,原来,马跃将长柄匕首用力地刺进了野猪的喉咙,早已经筋疲力尽的野猪,也因此一命呜呼。

就这样,十六岁的马跃可以说是单枪匹马降服了一只野猪,一时间轰动了十里八乡,让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老天是公平的,在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时候也会关上另外一扇窗,马跃虽然能武,但却不能文,因此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地差,倒不是说他笨,而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读书,俗话说,就不是读书的料。

所以读完小学之后,马跃就不再读书,而是回到家里帮助家人干农活,也是在那时候,《上甘岭》在全国热映,马跃到镇上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很快就被这段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并生出了想要当兵的念头。

也许正是因为马跃那段与野猪搏斗的传奇经历,让他的名字传到了某个部队首长的耳朵里,当征兵队来到镇上时,部队首长专门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够参军,报效祖国。

“到了部队,有枪打吗?”十六岁的马跃问道,他心心念念的,只是想要摸一摸传说中的枪。

“有,什么枪都有,就看你有什么本事去打了。”征兵处的首长笑道。

“我要打猎枪。”马跃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就这样,十六岁的马跃离开家乡,参了军,并被分配到了边防部队。

而此时,正是中越战争爆发的前夕,马跃被选入了刚组建的侦察队中,与刚从雪域高原上下来的邓长河成为了一条战壕中的战友。

可以说,马跃在侦察队里学到的很多本事,都是时任排长的邓长河亲手教的,而对于这个聪明机灵,又朴实善良的小兄弟,邓长河也是非常地喜欢,所以每次出去侦查,都喜欢带上他。

就这样,俩人在边境一待就是三年,那时候,邓长河已经被提拔为侦察队的副队长,而马跃也当上了副班长。

就是在那个去敌军高地侦查的夜晚,当看到那名负隅顽抗的敌人拉下了手榴弹的引线,向邓长河冲去的时候,马跃猛地冲上去,抱着敌军滚下了山坡。

手榴弹爆炸了,敌人被当场炸死,马跃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左手却被炸断了。

因此,刚入伍三年的马跃不得不退役,没能与邓长河一起继续军旅生涯,成为他这一生的遗憾。

退役之后,马跃回到了家乡,但因为手上有残疾,他根本没办法做农活,虽然他很想留在家乡,但却不能忍受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人。

那时候,还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马跃决定要到外地闯一闯。

离开了家乡,马跃先是到县城里,跟着村里人干了一段时间的送货员,虽然他没有办法开汽车,却可以开三轮车,靠着坚强的意志,马跃练就了单手开三轮车的技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年后,马跃很快还是决定放弃当一名送货员。

当时,经商还没有全面放开,但马跃思来想去,最适合他做的,还是经商,毕竟,经商主要靠的是头脑和口才,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做成生意。

此时,马跃认识了一个生命中的贵人,一个走南闯北的浙江生意人老陈。老陈四十多岁,从小跟着家里人走南闯北,从卖几分钱几毛钱的小东西开始,一点一点地在经商的路上摸爬滚打。老陈结识了马跃,听了他在部队的故事后,对他是十分地钦佩,表示愿意带着他去经商。

于是,俩人便用两辆三轮车拉货,到处摆地摊,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但也渐渐地做起来了。

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随着伟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马跃和老陈也跟着来到了广东,此时他们不再摆地摊,而是做起了推销员。他们每天都会背着大包小包的各种商品,一开始是推销生活用品,一家一家地上门推销,接着便又将客户瞄准了小卖部,马跃在搞推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推销术,是他的真诚,还有那只残疾的手,以及退伍军人的身份,让他最终获得了客户们的信任,渐渐地,便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有了一定的资金后,马跃也随大流地去了海南,当时海南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无数的热钱与想要一夜暴富的人涌了进来,马跃也将自己的全部资金都投到了一个房地产项目中。

可是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要让其疯狂,很快,海南的经济泡沫破灭,马跃损失了所有的投资,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经过了这次惨痛的失败,马跃痛定思痛,终于明白了,人不应该陷入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中,而是应该追求有意义的事情,当你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为了赚钱而去赚钱的时候,成功才会真的找上你。

三个月之后,马跃和老陈告别,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的马跃,身上并没有积蓄,但在深圳和海南打拼了那么多年,他已经拥有了一般人少有的眼光和胸襟,更不用说这么多年在摸爬滚打所磨练出来坚忍不拔的精神气。

此时已经来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各地的经济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马跃抱着一种想要改变家乡,为家乡的经济添砖加瓦的理想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经商大潮中。

马跃开始四处考察,寻找适当的商业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地农村看到了当地人有种植某种中药材的传统,而这种中药材此时在深圳又非常抢手,于是,马跃向老陈借了一笔启动资金,收购了当地滞销的中药材,并通过当年在深圳积累下的人脉,以不错的价格卖了出去。这让马跃又一次赚到了一桶金。

此时的马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眼里只有钱的毛头小子,他在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并且与当地农民签下合约,由农户为他种植中药材,而他则负责为中药材打开销路。

就这样,马跃的公司越做越大,现在,公司的产品线也越拉越长,不仅做中药材,也开始投资农业,并且在我国与东盟结成更深化合作的经济伙伴后,把公司的产品打入了东盟市场。

马跃虽然在部队的时光只有三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更没有忘记一名军人所具有的荣光,他身残志坚,一路咬牙坚持,最终获得成功,可以说,最好地诠释了一名军人的精神。

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马跃也从没有忘记他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直没忘记要回馈家乡,回馈社会。

从十年前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跃参加了一次助学活动,当看到家乡的孩子们仍旧要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甚至连喝水都成问题的时候,他触动了。

在马跃的牵头下,一批企业家纷纷捐款捐物,给贫苦地区的山村建起了数十个储水池,这样,大大解决了偏僻山村乡亲们的饮水问题。

从那以后,马跃便经常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给受灾的地区捐赠物资,资助穷困的孩子上学,在各大院校设立各种奖学金,让他渐渐成为了有名的慈善企业家。

当然了,马跃并没有对众人说起他人生中的这些种种经历,他只是像是回忆往事一般,说起了和邓长河在中越边境时的经历。

众人为马跃的勇敢致以敬意,又为他的遗憾而感叹不已。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三十四章 马跃的故事

书名:老战士
作者名:梁宇寒
更新时间:2021-05-13 15:01:08

马跃是壮族人,出生在首府南宁下辖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那里土地贫瘠,民风淳朴,全县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是高山森林,崇山峻岭,从小生长在大山里,也培养了马跃如山一样的沉稳性格。

小时候的马跃身高不高,瘦得像是一只猴子,但非常机灵,因为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在高山森林中四处穿行,他练就了一番野外生存的技能,尤其是善于爬树、探路、攀岩和捕捉动物。

马跃所在的村子,是个猎户村。由于土地贫瘠,没法单单靠农作物养活自己,村民们几百年来都保持着进山打猎的传统。

马跃也非常喜欢打猎,从小就展现出了成为一个优秀猎人做具备的天赋。大人们打猎往往用的都是土制的猎枪,但马跃不是,他们家穷得一杆猎枪都没有,所以马跃打猎用的是自制的弓箭和弹弓。

每次进山,除了带上弓箭和弹弓,马跃还会带上一把锋利的长柄匕首,以便在近距离和凶猛的野兽搏斗,那时候,山里不仅有各种丰富的动物资源,连最凶恶的野猪也常常出现。

有一次,马跃和几个老猎手一起进山打猎,大家为了不惊动猎物,并没有带猎枪,而是用弓箭与弹弓捕猎,一个上午,众人便收获满满,正要离开的时候,却听到了野猪低吼的声音。

只见从森林中突然窜出来一只看上去刚刚成年的野猪,也许是刚才猎手们捕猎的行为惊扰了它的美梦,野猪朝一个猎手的方向冲了过来。

马跃第一时间发现了野猪,立即大喊示警,同时搭弓射箭,“嗖”地一声,锋利的箭正中野猪的脖子,野猪狂吼一声,却没有被吓退,而是径直向马跃的方向冲了过来。

马跃赶紧爬到树上,其他的猎手也趁机上树躲避,但野猪毫无退意,而是不断地撞击马跃所在的那棵树,众人纷纷搭弓射箭,一支支箭射入野猪体内,非但没有把它吓退,却更激发了野猪那霸蛮的野性。

由于马跃所在的那棵树只是一个碗口粗的小树,在野猪的撞击下,树干终于折断,马跃不得不从树上跳了下来。

此时,野猪朝马跃猛扑过来,在众人的一阵惊呼声中,却看到野猪惊叫一声,然后倒在地上,全身抽搐。

随后,一股鲜血从野猪身上飞溅出来,原来,马跃将长柄匕首用力地刺进了野猪的喉咙,早已经筋疲力尽的野猪,也因此一命呜呼。

就这样,十六岁的马跃可以说是单枪匹马降服了一只野猪,一时间轰动了十里八乡,让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老天是公平的,在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时候也会关上另外一扇窗,马跃虽然能武,但却不能文,因此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地差,倒不是说他笨,而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读书,俗话说,就不是读书的料。

所以读完小学之后,马跃就不再读书,而是回到家里帮助家人干农活,也是在那时候,《上甘岭》在全国热映,马跃到镇上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很快就被这段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并生出了想要当兵的念头。

也许正是因为马跃那段与野猪搏斗的传奇经历,让他的名字传到了某个部队首长的耳朵里,当征兵队来到镇上时,部队首长专门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够参军,报效祖国。

“到了部队,有枪打吗?”十六岁的马跃问道,他心心念念的,只是想要摸一摸传说中的枪。

“有,什么枪都有,就看你有什么本事去打了。”征兵处的首长笑道。

“我要打猎枪。”马跃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就这样,十六岁的马跃离开家乡,参了军,并被分配到了边防部队。

而此时,正是中越战争爆发的前夕,马跃被选入了刚组建的侦察队中,与刚从雪域高原上下来的邓长河成为了一条战壕中的战友。

可以说,马跃在侦察队里学到的很多本事,都是时任排长的邓长河亲手教的,而对于这个聪明机灵,又朴实善良的小兄弟,邓长河也是非常地喜欢,所以每次出去侦查,都喜欢带上他。

就这样,俩人在边境一待就是三年,那时候,邓长河已经被提拔为侦察队的副队长,而马跃也当上了副班长。

就是在那个去敌军高地侦查的夜晚,当看到那名负隅顽抗的敌人拉下了手榴弹的引线,向邓长河冲去的时候,马跃猛地冲上去,抱着敌军滚下了山坡。

手榴弹爆炸了,敌人被当场炸死,马跃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左手却被炸断了。

因此,刚入伍三年的马跃不得不退役,没能与邓长河一起继续军旅生涯,成为他这一生的遗憾。

退役之后,马跃回到了家乡,但因为手上有残疾,他根本没办法做农活,虽然他很想留在家乡,但却不能忍受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人。

那时候,还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马跃决定要到外地闯一闯。

离开了家乡,马跃先是到县城里,跟着村里人干了一段时间的送货员,虽然他没有办法开汽车,却可以开三轮车,靠着坚强的意志,马跃练就了单手开三轮车的技能,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年后,马跃很快还是决定放弃当一名送货员。

当时,经商还没有全面放开,但马跃思来想去,最适合他做的,还是经商,毕竟,经商主要靠的是头脑和口才,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做成生意。

此时,马跃认识了一个生命中的贵人,一个走南闯北的浙江生意人老陈。老陈四十多岁,从小跟着家里人走南闯北,从卖几分钱几毛钱的小东西开始,一点一点地在经商的路上摸爬滚打。老陈结识了马跃,听了他在部队的故事后,对他是十分地钦佩,表示愿意带着他去经商。

于是,俩人便用两辆三轮车拉货,到处摆地摊,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但也渐渐地做起来了。

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随着伟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马跃和老陈也跟着来到了广东,此时他们不再摆地摊,而是做起了推销员。他们每天都会背着大包小包的各种商品,一开始是推销生活用品,一家一家地上门推销,接着便又将客户瞄准了小卖部,马跃在搞推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推销术,是他的真诚,还有那只残疾的手,以及退伍军人的身份,让他最终获得了客户们的信任,渐渐地,便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有了一定的资金后,马跃也随大流地去了海南,当时海南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无数的热钱与想要一夜暴富的人涌了进来,马跃也将自己的全部资金都投到了一个房地产项目中。

可是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要让其疯狂,很快,海南的经济泡沫破灭,马跃损失了所有的投资,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经过了这次惨痛的失败,马跃痛定思痛,终于明白了,人不应该陷入对财富的疯狂追求中,而是应该追求有意义的事情,当你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为了赚钱而去赚钱的时候,成功才会真的找上你。

三个月之后,马跃和老陈告别,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的马跃,身上并没有积蓄,但在深圳和海南打拼了那么多年,他已经拥有了一般人少有的眼光和胸襟,更不用说这么多年在摸爬滚打所磨练出来坚忍不拔的精神气。

此时已经来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各地的经济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马跃抱着一种想要改变家乡,为家乡的经济添砖加瓦的理想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经商大潮中。

马跃开始四处考察,寻找适当的商业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地农村看到了当地人有种植某种中药材的传统,而这种中药材此时在深圳又非常抢手,于是,马跃向老陈借了一笔启动资金,收购了当地滞销的中药材,并通过当年在深圳积累下的人脉,以不错的价格卖了出去。这让马跃又一次赚到了一桶金。

此时的马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眼里只有钱的毛头小子,他在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并且与当地农民签下合约,由农户为他种植中药材,而他则负责为中药材打开销路。

就这样,马跃的公司越做越大,现在,公司的产品线也越拉越长,不仅做中药材,也开始投资农业,并且在我国与东盟结成更深化合作的经济伙伴后,把公司的产品打入了东盟市场。

马跃虽然在部队的时光只有三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更没有忘记一名军人所具有的荣光,他身残志坚,一路咬牙坚持,最终获得成功,可以说,最好地诠释了一名军人的精神。

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马跃也从没有忘记他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直没忘记要回馈家乡,回馈社会。

从十年前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跃参加了一次助学活动,当看到家乡的孩子们仍旧要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甚至连喝水都成问题的时候,他触动了。

在马跃的牵头下,一批企业家纷纷捐款捐物,给贫苦地区的山村建起了数十个储水池,这样,大大解决了偏僻山村乡亲们的饮水问题。

从那以后,马跃便经常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给受灾的地区捐赠物资,资助穷困的孩子上学,在各大院校设立各种奖学金,让他渐渐成为了有名的慈善企业家。

当然了,马跃并没有对众人说起他人生中的这些种种经历,他只是像是回忆往事一般,说起了和邓长河在中越边境时的经历。

众人为马跃的勇敢致以敬意,又为他的遗憾而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