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三十六章 安营扎寨
王月婷走后,老战士们便开始安营扎寨了。
在部队里,有一句老话,叫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如何先将作战人员的衣食住行安排好,是上战场的先决条件。而一个部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重要的先决问题,莫过于是解决住的问题。
既然已经定下来要在这两栋村口附近的老屋里住下,而房间也已经收拾好了,床也已经备好了,那么首先,便是要给队员们分配宿舍了。
到现在为止,老战士志愿者扶贫队的队员是二十三人,加上方原、马小明还有马跃的专属司机,总共便是二十六人。
两栋老屋,一栋是三层楼,另外一栋是两层楼,两栋楼总共有八个房间可以作为宿舍,另外,还有两个一楼大厅,两个院子和一个厨房。
首先,邓长河将三个女战士分到了张大爷家顶楼的那间最大的屋子里,那么剩下的二十三人,便被平均分配到余下的七个房间里。
也就是说,每个房间最少要安排三个人,而有两个房间则是四个人。
农村的屋子房间都做得比较大,且高,所以即使每个屋子塞下了三到四张床,也完全没有问题,至少,比起以前部队里的宿舍来,并不会更拥挤。
在老战士们来之前,王月婷就已经让村民们把这些床给准备好了。村里有木工师傅,而找一些木材打一张床并不是什么难事。
之前邓长河就专门交待过王月婷,每一张床只要一米宽,一米九长,这样便能尽量地节省屋子的空间,而打这些床的费用,邓长河也早就给了王月婷,让她用于购买木材和给木工师傅手工费。
知道了这是为老战士们打的床,木工师傅便怎么也不肯收手工费,好说歹说,最后才收下只有市场半价的手工费。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但山里的天气很是凉爽,所以这次每个老战士都只是带来了一张薄薄的毛毯和枕头,虽然床上用品简陋了些,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完全够用了。殊不知在部队的岁月里,尤其是在那些行军打仗的时光里,居住的条件比现在不知道要简陋多少倍。
接着,邓长河又根据大家的意见,给其他人一一分配了房间,最后,邓长河把自己和王志毅,马跃还有江伟峰分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马跃并不能在村子里常驻,所以他们这个房间也可以说常住的也是三个人。
另外还有马跃的司机刘师傅,暂时住在了马小明和方原他们那屋。
分好了宿舍,接下来,便是要安排一个会议室了。
会议室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而村委的那栋老屋一楼的大厅,刚好可以拿来做一个会议室,只是此时大厅除了三十把椅子,什么都没有了。
椅子是王月婷早就想到了的,这些天她隔三差五地到一些乡亲们的家里,每家买一把椅子,总共凑集了三十把,一把一把地带到了这里放好。
所以现在缺的,是一张会议桌。为了能让每个人都方便地参与会议,这就要求这张会议桌必须是一张能够同时容纳二十多甚至三十个座位的长桌。
“老钟啊,你和老江带几个人,去看看乡亲们家里有没有闲置的木材,跟他们买一些,带回来我们自己弄一个会议桌。”邓长河说道。
“自己弄会议桌?老邓,你还会木工不成?”江伟峰问道。
“我不会木工,但有人会啊。”邓长河说。
“谁啊?我们队里还有这等人才?”江伟峰问道。
“老李啊,他家世代都是做木匠的,这手艺活好着呢!”邓长河说着看向工程兵老李,笑道:“对不对啊,老李?”
“马马虎虎啦,不过一做一张长桌也很容易啦!”老李也笑道:“只要有工具,什么都能做啦。”
“那就好,我这就去,老李你跟我一起去。”说着,江伟峰便和老李带着七八个人去了。
邓长河与王志毅等人留了下来,到房间里制定相应的驻村规定,其他人也各司其职,忙碌去了。
邓长河把方原和马小明安排进了马霞她们的后勤组,此时,他们正在打理厨房的事,并准备晚餐。
此时,王月婷又回来了。
“月婷,你怎么又回来了?”邓长河问道。
“热情的乡亲们想要为您们准备一顿丰盛的接风宴,但我说您们一定不会同意的,他们非让我再来问您们一遍。”王月婷苦笑道。
“月婷啊,让老乡给我们做饭这件事非常地不适合,因为一旦开了头,就很难说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可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帮助老乡,而不是接受老乡们的帮助的。所以以后啊,千万不要再让老乡们给我们做饭了,尤其是杨阿婆,我知道她是个非常热心肠的人,所以你要好好地跟她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她们帮忙的原因。”邓长河解释道。不能再依靠乡亲们,尤其在生活上,一切从简,这是这群老战士们下乡扶贫所秉持的首要原则。
“我明白了邓伯伯,我会好好地跟老乡们说的,可是我留下来帮忙总可以吧,我也是咱们扶贫队的一员啊。”王月婷说。
“你当然是我们扶贫队的一员,还是一员大将,不过呢,你今天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你先回去回去休息休息,晚上我们还有事要和你好好商量呢。”邓长河说。
“那好吧,那我就先回去,晚上再过来。”王月婷说着,和众人挥手告别。
王月婷回到了杨阿婆家,杨阿婆马上上前来问她:“月婷啊,我听讲部队首长们又回来了?”
“是啊,阿婆,邓伯伯和王叔叔他们带着扶贫队又回来了,他们这次啊,打算要在村子里常驻了,说不帮助我们村子实现脱贫啊,就不回去了!”王月婷开始地说。
“那好啊,他们这次来了多少个人?住在哪里啊?”杨阿婆问道。
“这一次来了二十六个人,就住在村委旁边那栋旧楼里,还有张爷爷家那栋楼里,在他们来之前啊,我们就已经安排好床铺啦。”王月婷说。
“那么多人,他们哪里够住,月婷,你让邓首长派几个人过来我家里住,我这里还有房间,收拾一下就能住,住的比那里舒服。”杨阿婆说。
这时,杨阿婆身边的那几个阿婆也抢着说说道:“来我们家住,我们家现在就我和老头子两个人,空着好多房间,还能住几个人。”
另一个阿婆也说:“我家房间多,来我家住,饭也在我家吃。”
王月婷见几个阿婆都那么热心,一股热气感动心间,只好解释道:“阿婆,扶贫队都已经安排好住宿啦,他们住在一起,工作起来也会方便一些。”
“哦,这样啊,对了他们吃饭了没有啊?你跟他们说,让他们到家里来吃饭,我马上就做饭。”杨阿婆说。
“不用了阿婆,邓伯伯千叮万嘱,说这一次不能再麻烦乡亲们了,他们带来了锅具和米粮,会自己做饭吃的。”王月婷解释道。
“得了得了,我看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见王月婷这么说,杨阿婆便也不再说什么,挥手让王月婷回房间休息。
王月婷对杨阿婆微微一笑,转身离去,心里嘀咕着,以前每次想要说服杨阿婆,都要费一番功夫,这一次怎么那么快就说服了?
王月婷回到房间,往后一倒,重重地倒在了床上,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会儿了,她长舒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了微笑。
这段时间,她为了做好迎接老战士扶贫队到来的准备,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脸上的痘痘也长了不少。
而在她的心里,是多么期盼着老战士扶贫队的到来。
当初是自己主动提出来到望月组做驻村扶贫干部,可是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她也没能帮助乡亲们找到一条更合适的扶贫之路,这让她多少是有些焦急的。
不过,这也不是说王月婷在村里所做的一切就完全没有效果,虽然没能马上帮助村民们走上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但她还是下了苦工,为乡亲们做了很多事的。
王月婷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家访,村里有近百户人家,她每天平均家访一到两户,也花了她好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她已经把整个村子的情况都了解得清楚透彻。除此之外,她更是在方方面面给村民们提供帮助,有些孩子在学习上落下了,她连夜给孩子补习;有些独居的爷爷奶奶生活不便,她也经常上门帮忙;更不用说,只要她几乎每天都会和乡亲们一起下到田间地头,帮助大家干农活了。
就是靠着这样一份真诚和努力,王月婷早就已经获得了全村人的信任,一个单身大姑娘,放弃在城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到这穷乡僻壤一待就是小半年,谁又能怀疑她只是来走个过场呢?
现在,这群老战士们终于来了,也给她带来了希望,因为她知道,在这群戎马一生的老战士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有对这个世界深刻的认知,有对人生深刻的了解,以及对人性深刻的把握。
农村工作自古以来就是一项极其难做的工作,当初夸下海口,以为只要肯努力,就什么事都能办成的王月婷,这段时间其实一直都在不断地反思,究竟要使出多少的劲力,耗费多少的脑力,才能把绵延了数千年的农村贫困问题给彻底解决?
王月婷只知道,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想要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彻底解决,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同时也明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军人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只要在党正确的领导下,把人民和军人这两股无穷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就一定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