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四十五章 痛杀开川(一)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国民党政府对于地方自卫武装早已无暇顾及,成团乡自卫大队在国民党政府断供给养之后,由于无力支撑不得不自行解散了。这对于成团乡乃至整个柳江县的抗日力量,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自卫大队解散后,大队长熊文长无处投奔,成了孤家寡人的他,整天蜷在家里以酒浇愁,报国无门,一种被抛弃的屈辱郁结在心头无法排解。
柳生想与熊大队长搞联盟抗日,青挺队与成团乡自卫大队强强联手,打开联合抗日的主动局面。在成团乡,除了乡自卫大队,再没有一支能能让柳生佩服的抗日队伍了。
大队长熊文长原本是一个极富爱国热情的青年学生,曾经就读于国民党成都军官学校,在一次骑马时不慎坠马,受了重伤,不能继续学习,才被迫回到家乡。上过军校的熊文长,不仅有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指挥才能,而且头脑灵活反应敏捷,作战非常勇敢,每次都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柳生欣赏熊文长的才能,打仗杀敌绝对是一把好手,但当初熊文长是乡自卫大队名正言顺的大队长,青挺队不过是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学生军,不起眼的娃娃队伍,根本没当回事儿。要不是碍着成团首富少当家及三叔熊天元县参议员的面子,他根本连理都懒得理睬。
柳生吃了熊文长的闭门羹,联手抗日的提议被这位心高气傲的大队长不客气地拒绝了。在熊文长的眼里,柳生他们几个汝臭未干的学生娃娃无疑成不了气候,指定折腾不出什么名堂来,与这些娃娃队伍结盟,岂不是自掉身价!
后来青挺队接连打了几个漂亮的伏击战,名声一下子响起来,慢慢让熊文长有些刮目相看了,常在心里感叹着:“没看出来啵,这帮学生军也能成得了事,有搞头嘛。”
再后来,当青挺队在北弓村伏击鬼子遇到困难相持不下的时候,熊文长闻讯便毫不犹豫地带领队伍前往增援,联手挫败了鬼子抢劫老百姓财物破坏春耕生产的阴谋,创造了两支队伍合作杀敌的经典之战。
再后来,就摊上了自卫大队断粮解散,柳生在第一时间建议熊文长加盟到青挺队来一起打鬼子。但熊文长对国民党政府还抱着幻想,以为断供给养只是临时的无奈之举,肯定不会长久下去,政府的武装终究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断送了,因此对加入青挺队依然下不起决心来。
何况,尽管眼下自卫大队已经解体,但他依然牢牢控制着县政府的两挺机枪。
这天,熊文长正独自一人在金磊村自家的屋子里喝着闷酒,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门来了。
“熊大队长,好兴致呀,一个人喝上了?”
来人正是不请自到的青挺大队政治部主任柳生。
“兴致个屁呢,无事一身轻,喝点小酒解解闷,柳生你来得正好,一起搞两杯!”熊文长热情地邀请柳生同饮。
柳生是来动员熊文长加入青挺大队的,当然不好拂了熊文长的意,说了句“恭敬不如从命”的客套话,便坐下来陪熊文长一边喝一边聊。
直到现在,熊文长才认识到自己原来是过于乐观了,国民党政府压根就没有为明令解散的自卫大队想过什么恢复建制的问题,更没有为他这个被解除了职务、中断了给养的原自卫大队长安排什么后路。
残酷的现实让雄心勃勃的熊文长终于看清了国民党假抗日的真面目。
熊文长心里也曾萌生过自己再拉一支抗日队伍的想法,他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队伍的给养怎么解决?这的确是个现实的大难题。
熊文长正愁得束手无策的时候,柳生掐准了似的,关键时刻登门来了。
三杯酒下肚,柳生便打开天窗说亮话。
“熊大队长,青挺大队很敬重你,诚心邀请你加入,我们不图别的,就图在一起好好打鬼子。我来之前,我们大队的领导们已经开会商量过了,只要你把自卫队的人马武器拉过去。就推举你来领导青挺大队,由你来当这个大队长。你看怎么样?”
有力无处使的熊文长被柳生与青挺大队领导们的热诚感动了。
“什么也别没说了,我入伙你们青挺大队。”熊文长端起酒杯,与柳生叮当一碰,加入青挺大队的事总算是敲定了。
熊文长与原成团乡自卫大队骨干队员的加盟,使青挺大队的力量猛增,队伍一下扩大到二百多人枪,拥有轻重机枪四挺。大队长石宝主动退让,一致推举熊文长担任青挺大队大队长。
自从鬼子占据成团圩之后,奸霪烧杀无恶不做,没少在周围村庄作孽,乡亲们对他们恨之入骨。
鬼子一边惨无人道地烧杀劫掠,一边却派出宣抚官来,与当地汉奸勾结成立维持会,进行所谓的“安民”宣传,讲什么“睦邻友好中日亲善”。乡亲们家中的粮食早已被鬼子掳掠殆尽,都在为往后的日子发愁,背地里咬牙切齿地咒着这帮畜牲“不得好死”,却不敢明着对抗。
熊文长接任大队长后,总想给青挺大队一个漂亮的见面礼,于是就找柳生、石宝几个商量,是不是在成团街上打个杀一儆百的伏击战,挫一挫鬼子的嚣张气焰。
“听大队长的安排。但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行动,一切得筹划周密些。”熊文长的提议得到了柳生、石宝的全力支持。
青挺大队通过成团维持会内线了解到,有个叫开川的人,是成团驻守日军的一位军曹,这个家伙曾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日本间谍。据说他的母亲是个中国人,长期在中国生活的他,讲得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早在日军大部队到来前,开川就已潜入到龙城,以做生意为掩护,专门为日本军队收集情报。在日本飞机轰炸龙城后,便来到柳江成团一带,东蹿西奔卖些针头线脑等小杂货,后来又改卖铁锅、三角灶等物件。每逢圩日便在街上摆地摊儿,空日子就挑着铁锅铁灶走村串寨去叫卖。
因为开川会讲中国话,不少人开始都以为他是外地来这里做买卖的小生意人。柳江境内的成团、百朋、三都、里高、水源、福塘、洛满、流山及宜山的屏南、三岔等街圩,到处都曾留下过他的踪影。
相对比较闭塞的成团,外来人口比较少,所以大家对于这个专门跑来做生意的“外乡人”也特别留意。开川个子不高,脸尖,肤色偏红,看上去跟中国人没什么两样,所以当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开川在成团摆街时,偶尔还会向当地人露两手“绝活”:拿起一个铁锅,用力一甩,铁锅像飞碟一般旋转着飞出老远,稳稳地着地,而锅底丝毫没有损坏,赢得不少喝彩。有时,他卖些小物件还不收人家的钱,总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给当地人的印象还算不错。
“他还会说龙城话呢。”见过开川的人清楚地记得。为了与当地老百姓拉近关系,这个“外乡人”常常会用蹩脚的龙城话与人交谈。
一九四四年冬,鬼子入侵柳江后。做小生意的开川基本不再在街头露面,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一样。然而不久,真相就出来了,狡猾的开川终于露出了他的恶狼尾巴。六道街边有二十多位村民被围困在一栋泥砖房内惨遭鬼子残忍杀害,有两个从水沟里逃出来的老乡说,他们分明看见那个做小生意的开川也在那帮日本兵里头指手划脚的;成团灵江村海螺岩十多名男女村民被鬼子用火熏死在岩洞内,躲藏在洞外山上刺蓬里的村民就看见开川在那里指指点点;鬼子的队伍尾追县警察稽查队到福塘乡高兴村塘上屯,将县警察稽查队围困在村中,开枪打死县警察稽查队员和村民共十九人,全村房子被烧成废墟,福塘当地人一眼便认出,就是曾经到过这里做生意的开川在前头比比划划地给鬼子带路。种种迹象表明,从外乡来的开川根本不是什么正经的生意人,而是一个十分狡诈的日本间谍。
隐藏在民间的日本特务开川终于原形毕露,鬼子每次重大的烧杀行动,总有他参与其中,是个罪大恶极家伙。后来,人们再次发现,开川已经摇身一变,一身日本军装的他公然成了驻扎在金磊村日军的小头目,仗着“维持会”的引导,在成团周边到处烧杀抢掠,威风得很。
擒贼先擒王,首先得将这个可恶的日军头目开川干掉,再想办法把这股鬼子一锅端。
不杀开川,整个成团乡将一日无宁。于是,熊文长与大家商议,决定除掉这个罪行累累的日本军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