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风云更新时间:2021-08-04 11:56:16
释放阅读上一章
大院风云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九十七章 水碾房的秘密(一)

弯弯绕绕的八仙河从水灵村前的田垌中间逶迤穿过,在石龙桥下方一里处,拦了一座水坝,水坝旁边修了一座房子,便是熊家大院的水碾房。站在熊家大院的大门口或是炮楼上,可以将村前的田垌、八仙河、石龙桥及下游的水碾房尽收眼底。当年青挺队在石龙桥伏击日本军曹开川,将其打翻落马,柳生他们就是在熊家炮楼上观察指挥的。

水碾房也是熊家的产业之一,熊家大院靠着这个水碾,一年也能赚下不少的进项。

方圆十里之内,虽然八仙河上还有四五座水碾,可是远不及熊家水碾的规模,没有熊家水碾的功能多,熊家水碾不仅碾米磨粉,还榨油,茶籽油、菜籽油、花生油,这是别家水碾做不来的,每当有人来榨油,水碾里便会油香满屋,并飘出碾房,四散开去,溢满整个田垌和村庄,惹得多少人流口水。当然,榨油是有季节性的,一年里大半的时间,油榨是空闲着,最主要的生意还是碾米,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周边几个村子的乡亲都要来熊家水碾房碾谷子,不然就吃不上白生生的大米饭呢。

有人来碾谷子,守碾房的覃老细便踱到坝口,将水坝木板闸门一放开,欢快的坝水哗哗地撞击着水碾房的木制叶轮,通过坚实的连杆,带动碾槽内的石碾子轱辘轱辘转动着,发出吱吱嗫嗫的叫唤。覃老细喉咙里情不自禁地哼哈着骚情的壮欢,与坝水的倾泻声、石碾的吱嗫声组成了一曲曲混沌的乡村交响乐,那么地悦耳,那么地动听,那么地销魂。

碾房的地上是很大一个圆形的石板碾槽,石碾被水车的作用推动着从碾槽里一圈圈碾过,将倒放在沟槽内谷子碾破,谷壳和米粒便分开了。碾谷子也是个讲究活,倘若碾得过了,一颗颗珍珠般的米粒就会被压得粉碎,所以,石碾碾过就要赶紧把谷壳和米粒从碾槽中扫出来,以免遭受二次碾压,然后添加新的谷子进去。覃老细帮着添加谷子,来碾谷子的人就盯着碾槽,用特制的扫把及时地清扫着碾好的米粒与谷壳。

碾好的谷米再用簸箕盛在风车的天斗里,手摇风车,谷壳和米粒便从车斗里分离出来,米斗里得到的全是大米,谷壳则飘出了后面的车尾巴。车出来的大米中还有一些未曾碾破的谷节子,要用团筛来筛,把混杂在米粒中的谷节子团出来再碾,最后得到真正干净的米粒儿。

柳生小的时候,最爱拉着石宝在八仙河里玩水摸鱼儿,累了困了,两个人就跑去水碾房胡闹。看着那些叔叔伯伯们轻松摇动团筛的模样,总以为自己也会团,便抢着也想过一下瘾,可是那团筛里的米却总是不听使唤地向着一边倾,任怎么用劲也摇不匀称,于是丢下团筛又去摇动那风车的手柄,可是车斗的米粒和谷壳糠皮就是不肯分家,一齐跑箩筐中来了,要么就一起飞出了车尾巴......

“少爷,这不是你们干的活路咯,粗细活路也要挑人来做,它不会听你使的,哈哈哈。”覃老细在一边看着,便豆弄起他们来。

对于两个好奇的懵懂少年来说,石碾房里最好耍的莫过于坐“磨磨圆”,人坐在那石碾的连杆上,随着转动的石碾不停地转着圈圈,不用自己费一丝力气,那份恣肆、那份不羁,别提有多惬意了。但好玩归好玩,稍有不慎便会出危险,有一次,两个人坐着“磨磨圆”,一边你推我搡相互嬉闹着,一不小心,石宝被柳生拉扯了一下,屁股没坐稳,一个跟头翻下连杆,掉在沟槽里爬不起来,要不是坐在门口抽烟的覃老细眼尖手快,飞跑过去一把将他拖出来,那巨大的石碾子一压上身,只怕早就没命了。

从此,石宝和柳生心里有了忌讳,轻易再不敢乱坐那吱嗫的“磨磨圆”了。

不坐“磨磨圆”的顽皮少年便缠着覃老细给他们唱撩人的的壮欢。

覃老细是个老单身汉,一辈子没沾过女人腥味,可骚情的壮欢却唱得出几楼船来。

什么“桃子秧秧清脆梨,从小恩爱就是你,十字坡前倒钩刺,不挂别人只挂你。”

什么“隔河看见妹家房,金包柱头银包樑,房上盖着琉璃瓦,房中坐着美娇娘。”

哪时喊他“唱一个”,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张口就来。

还有更羞人的呢,覃老细兴头一起,就不管不顾信口而出了。

“一个鸡蛋两个黄,小妹还有两个郎。把你整在中间睡,猫抓耗子两头忙。

“哥想情妹寻死来,两人约好去跳岩,不得同生愿同死,胸对胸来怀对怀。”

......

这是老单身狗覃老细一个人的浪漫世界,孤单的他总是乐此不疲。

老单身狗覃老细有两大喜好,除了唱壮欢,便是嗜酒。醒着的时候嘴上壮欢唱不停,不唱的时候,不是醉着便是睡了。

覃老细为熊家看守了一辈子的水碾,习惯把水碾房当作自己的家了。

一天,陈风同志再次来到熊家大院,跟柳生商量一件大事。

“眼下柳柳宜边区的工作初步开展起来了,但是整个桂北地区的宣传还是不够理想,主要是资料印制跟不上。自从上次三联印刷厂被迫关闭之后,桂北区工委和柳州特支便再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印刷机构,只得依靠外地印刷传送,这对我们的宣传工作非常不利,因此,组织上决定,准备在你家重新建立桂北工委地下印刷所,由你来负总责,另外还会再派一位熟悉印刷的同志过来协助你。由于保密的要求,这次建立的印刷所不能使用印刷机器,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什么困难吗?”

“为了党的革命宣传,再难也要把印刷所建立起来。”柳生当即向陈风同志立下了军令状。

“好,我相信你能够把这项任务出色地完成!”陈风同志满意地点点头。

协助柳生工作的同志很快便秘密来到了熊家大院。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九十七章 水碾房的秘密(一)

书名:大院风云
作者名:辰子
更新时间:2021-08-04 11:56:16

弯弯绕绕的八仙河从水灵村前的田垌中间逶迤穿过,在石龙桥下方一里处,拦了一座水坝,水坝旁边修了一座房子,便是熊家大院的水碾房。站在熊家大院的大门口或是炮楼上,可以将村前的田垌、八仙河、石龙桥及下游的水碾房尽收眼底。当年青挺队在石龙桥伏击日本军曹开川,将其打翻落马,柳生他们就是在熊家炮楼上观察指挥的。

水碾房也是熊家的产业之一,熊家大院靠着这个水碾,一年也能赚下不少的进项。

方圆十里之内,虽然八仙河上还有四五座水碾,可是远不及熊家水碾的规模,没有熊家水碾的功能多,熊家水碾不仅碾米磨粉,还榨油,茶籽油、菜籽油、花生油,这是别家水碾做不来的,每当有人来榨油,水碾里便会油香满屋,并飘出碾房,四散开去,溢满整个田垌和村庄,惹得多少人流口水。当然,榨油是有季节性的,一年里大半的时间,油榨是空闲着,最主要的生意还是碾米,春夏秋冬四季不断。周边几个村子的乡亲都要来熊家水碾房碾谷子,不然就吃不上白生生的大米饭呢。

有人来碾谷子,守碾房的覃老细便踱到坝口,将水坝木板闸门一放开,欢快的坝水哗哗地撞击着水碾房的木制叶轮,通过坚实的连杆,带动碾槽内的石碾子轱辘轱辘转动着,发出吱吱嗫嗫的叫唤。覃老细喉咙里情不自禁地哼哈着骚情的壮欢,与坝水的倾泻声、石碾的吱嗫声组成了一曲曲混沌的乡村交响乐,那么地悦耳,那么地动听,那么地销魂。

碾房的地上是很大一个圆形的石板碾槽,石碾被水车的作用推动着从碾槽里一圈圈碾过,将倒放在沟槽内谷子碾破,谷壳和米粒便分开了。碾谷子也是个讲究活,倘若碾得过了,一颗颗珍珠般的米粒就会被压得粉碎,所以,石碾碾过就要赶紧把谷壳和米粒从碾槽中扫出来,以免遭受二次碾压,然后添加新的谷子进去。覃老细帮着添加谷子,来碾谷子的人就盯着碾槽,用特制的扫把及时地清扫着碾好的米粒与谷壳。

碾好的谷米再用簸箕盛在风车的天斗里,手摇风车,谷壳和米粒便从车斗里分离出来,米斗里得到的全是大米,谷壳则飘出了后面的车尾巴。车出来的大米中还有一些未曾碾破的谷节子,要用团筛来筛,把混杂在米粒中的谷节子团出来再碾,最后得到真正干净的米粒儿。

柳生小的时候,最爱拉着石宝在八仙河里玩水摸鱼儿,累了困了,两个人就跑去水碾房胡闹。看着那些叔叔伯伯们轻松摇动团筛的模样,总以为自己也会团,便抢着也想过一下瘾,可是那团筛里的米却总是不听使唤地向着一边倾,任怎么用劲也摇不匀称,于是丢下团筛又去摇动那风车的手柄,可是车斗的米粒和谷壳糠皮就是不肯分家,一齐跑箩筐中来了,要么就一起飞出了车尾巴......

“少爷,这不是你们干的活路咯,粗细活路也要挑人来做,它不会听你使的,哈哈哈。”覃老细在一边看着,便豆弄起他们来。

对于两个好奇的懵懂少年来说,石碾房里最好耍的莫过于坐“磨磨圆”,人坐在那石碾的连杆上,随着转动的石碾不停地转着圈圈,不用自己费一丝力气,那份恣肆、那份不羁,别提有多惬意了。但好玩归好玩,稍有不慎便会出危险,有一次,两个人坐着“磨磨圆”,一边你推我搡相互嬉闹着,一不小心,石宝被柳生拉扯了一下,屁股没坐稳,一个跟头翻下连杆,掉在沟槽里爬不起来,要不是坐在门口抽烟的覃老细眼尖手快,飞跑过去一把将他拖出来,那巨大的石碾子一压上身,只怕早就没命了。

从此,石宝和柳生心里有了忌讳,轻易再不敢乱坐那吱嗫的“磨磨圆”了。

不坐“磨磨圆”的顽皮少年便缠着覃老细给他们唱撩人的的壮欢。

覃老细是个老单身汉,一辈子没沾过女人腥味,可骚情的壮欢却唱得出几楼船来。

什么“桃子秧秧清脆梨,从小恩爱就是你,十字坡前倒钩刺,不挂别人只挂你。”

什么“隔河看见妹家房,金包柱头银包樑,房上盖着琉璃瓦,房中坐着美娇娘。”

哪时喊他“唱一个”,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张口就来。

还有更羞人的呢,覃老细兴头一起,就不管不顾信口而出了。

“一个鸡蛋两个黄,小妹还有两个郎。把你整在中间睡,猫抓耗子两头忙。

“哥想情妹寻死来,两人约好去跳岩,不得同生愿同死,胸对胸来怀对怀。”

......

这是老单身狗覃老细一个人的浪漫世界,孤单的他总是乐此不疲。

老单身狗覃老细有两大喜好,除了唱壮欢,便是嗜酒。醒着的时候嘴上壮欢唱不停,不唱的时候,不是醉着便是睡了。

覃老细为熊家看守了一辈子的水碾,习惯把水碾房当作自己的家了。

一天,陈风同志再次来到熊家大院,跟柳生商量一件大事。

“眼下柳柳宜边区的工作初步开展起来了,但是整个桂北地区的宣传还是不够理想,主要是资料印制跟不上。自从上次三联印刷厂被迫关闭之后,桂北区工委和柳州特支便再也没有自己独立的印刷机构,只得依靠外地印刷传送,这对我们的宣传工作非常不利,因此,组织上决定,准备在你家重新建立桂北工委地下印刷所,由你来负总责,另外还会再派一位熟悉印刷的同志过来协助你。由于保密的要求,这次建立的印刷所不能使用印刷机器,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什么困难吗?”

“为了党的革命宣传,再难也要把印刷所建立起来。”柳生当即向陈风同志立下了军令状。

“好,我相信你能够把这项任务出色地完成!”陈风同志满意地点点头。

协助柳生工作的同志很快便秘密来到了熊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