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一百零三章 代号昆仑山(四)
第二天一早,同志们面对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在一排排的小板凳上整齐坐定,安静地听陈风同志作报告。
“同志们,我们现在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在这里学习,这是党对我们的关心与培养,也是党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在这个培训班上,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这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关于党的建设以及地方党组织的历史问题,关于国际国内的形势问题,关于农村工作和武装斗争问题,关于城市工作问题......”
陈风同志大手一挥,继续强调:这次培训班主要是以自学讨论的学习形式,领导同志进行专题讲课,两相结合。
为了活跃学习的气氛,文娱委员梁天同志可动了不少的心思。课间休息时,他反倒成了一个大忙人,他让柳生找来一张大土纸,抄上《国际歌》,粘贴在炮楼的墙壁上,让大家学唱。接下来又将陈风同志在延安抗大学习时唱过的《送别歌》贴上去,梁天把歌曲的名字亲切地改成《布尔什维克送别歌》。接下来是《八路军军歌》《到前线去》,还有新四军的《从江南打到江北》,同志们根据目前的战争形势又把歌名改成了《从江北打到江南》,预示着我人民解放军即将进行长江渡江作战,打倒蒋家王朝。大家压低了声音,一遍又一遍地练唱着,直到唱得整齐嘹亮。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气慨在仄逼的炮楼里久久萦绕。
夜幕之下万籁俱寂。炮楼之外是呼呼的寒风吹拂,炮楼之内却是一派热烈的气氛。一天的紧张学习忙完了,大家可以放松放松,或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攀谈,或彼此切磋学习中的疑难之处,或讲述革命斗争的动人故事,或说些生活中的幽默笑话,革命的大家庭里其乐融融,紧张而温馨。
“小梁,你这个文娱委员,知道的故事肯定多,你先来讲一个。”有人开始小声地起哄。
“对对对,小梁你来讲个故事。”大家跟着附和。
“讲就讲,那我就讲个立三同志在上海的故事吧。”梁天吞吞口水,再轻轻咳嗽两声,摆开了说书人的架式。
“别卖关子磨叽了,快讲吧。”学员们嚷嚷着催促起来。
“话说当年立三同志,只身一人进入到一家工厂去开展工人运动,可是这工厂里的工人他一个也不认识。怎么才能名正言顺地打进去呢?弄不好,话不投机,人家连门也不让进呢。正在苦苦思索之际,这时,我们的立三同志一眼看到了挂在大门口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很多工人的名字,于是灵机一动,对着门岗人员说,你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王五,我有事情和他谈。门岗就从窗口伸出头来,问立三同志与那王五是什么关系,找他有什么事。立三同志便趁机与门岗攀谈起来,又是恭维又是递烟,没多久便与门岗相谈甚欢,谈着谈着都忘记了立三同志是来找人的。后来,通过门岗,立三同志陆续认识了厂里不少劳苦工人,与他们打成了一片。再后来成功发动工人举行罢工,并取得了胜利。”
“立三同志真是足智多谋,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在工作中也要机动灵活——还有么,再给我们讲一个——”大家意犹未尽,一边感叹,一边闹着让小梁同志继续讲。
“再讲一个,也是立三同志的故事。立三同志在工厂搞工运的时候,要求一个工人党员练习画乌龟,等这位同志画熟练以后,就嘱咐他把乌龟放大了画到厂房的墙上去,于是厂房的墙上就爬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大乌龟。墙上的乌龟画把工人们都吸引过来了,大家一边看着墙上的乌龟画,心里突然就来了气,口里骂着那日本厂长就是个龟孙子,愤怒的情绪一下子被鼓动起来了,立三同志趁热打铁暗中做工人的思想工作,一说就通,很快,那家日本工厂的罢工运动也发动组织起来了。”
小梁同志的故事再次赢得热烈的喝彩。
这时,从象州来的壮家小伙韦大同志憋不住了,主动给大家讲起他的壮族故事来。
“我也来讲个故事给大家助兴吧。”
“好!听韦大同志讲。”大家轻轻地鼓起掌来。
韦大讲的是一个地主向佃户索要年礼的故事。说是有一年过年了,佃户王三按例去向地主家拜年,顺便送个年礼,以求来年地主老财对自己多点宽待,在佃租上给点关照。佃户王三想给地主来个“意外之喜”,便故意将年礼藏在身后。王三背着手走进地主家的大院,地主两眼骨碌,没见着王三手上提的礼物,以为王三太“抠门”,没带年礼来,当下心中不悦,顺口就用当地的象州山歌唱道:“此田不与王三种呃——”
王三一听就慌了神,不给自己田种,来年一家日子可怎么过?自己将年礼藏在背后,本来想着要给地主老爷来一个“意外之喜”,哪知势利小气的地主老爷这么沉不住气,不经撩。
王三连忙将年礼从背后拿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呈到地主的面前,卑躬地说:“给老爷拜年了,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地主睁眼一看,嚯,还是一份不薄的大礼,该是王三下了不少的血本呢。
地主老财知道错怪了王三,便立即改口唱道:“不与王三又与谁咧!”
韦大一边绘声绘色地说着,一边用象州山歌调子继续唱起来。同志们听了,一个个被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后仰,都喘不过气来。有人竟捂着肚子,把眼泪都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