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二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历经18个月的艰难筹建,直到2006年7月6日终于在民政局注册成功,成为合法的机构。其中,有感动,也有艰辛,至今令人难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经过许文盛与政府部门的多次接洽,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筹办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5年5月,濮阳市政府安排市农村金融改革办公室、市扶贫办完成了项目入濮试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濮阳市政府进行了项目会商,形成会谈备忘录。
2005年5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许文盛就合作创建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签署了协议书。
2005年9月,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被中国政务信息网采集为“新合作金融组织民间样本(国内四大样本之一)”。
2005年12月28日,比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晚筹备大半年的平遥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小额贷款试点平遥破冰”的消息被各种媒体累牍报道时,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尚未正式取得政府部门的批准注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动下,濮阳小额信贷扶贫科研试验基地,自2004年12月开始,已经筹备了一年多。虽然比平遥早开始半年有余,虽然早在2005年5月21日已经完成了项目进入濮阳的政府会商工作,并在2005年6月7日就被法国沛丰协会中国办事处认定为“中国第一个私人投资的小额信贷机构”,因为困于有关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遭遇注册难题。
相比于政府积极推动下的平遥小额贷款公司,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筹备异常艰辛,每一步都是那样的不容易。项目5月21日已经完成了进入濮阳的可行性会商,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5月31日发出《关于同意濮阳市(县)贷款互助合作社成立的函》之后,市民政局坚持“小额贷款属营利性质,不能在民政部门注册”,市工商局则以“必须有《金融许可证》才能注册”的理由,多次退回了许文盛递交的申请资料业务。
为说服有关人员,许文盛每次出门逢人就宣讲“小额信贷机构不同于传统金融,而是非营利自负盈亏的社会公益组织”“濮阳基地创造性融合了现代金融理论、小额信贷原理、新合作社和新乡村建设运动等最新理念,目的在于发动群众开展贷款互助自救,走合作化产业化道路,走向共同富裕,是在为政府分忧……”
为支持基地尽快完成注册工作,2005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向濮阳市政府发出商函。8月17日至18日,濮阳市政府张生魁副秘书长、李建国副秘书长、阮金泉副市长先后签署了“此事可搞试验,而后再推开”的相关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晓山书记多次向濮阳方面打来长途电话过问此事,阮金泉副市长最终亲自过问并安排“借鉴外地试点经验,由市民政局办理注册工作”。
2005年11月上旬,濮阳市民政局刘建生局长终于答复许文盛:“濮阳没有中央单位做主管部门注册的先例,联系好地方主管单位后,民政局可以接受你们的注册申请。”
为了寻找主管单位,许文盛先后向市扶贫办、市供销合作社、团市委等多家单位发出了请求主管函。虽然许文盛甘愿用个人的全部身家及朋友支持的资金承担一切风险,但除市供销合作社稍感兴趣外,其他单位拒绝了他的请求。
2006年2月,濮阳市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经过几次开会研究,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做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地方主管部门,配合合作社进行注册。2月17日,濮阳市供销合作社与许文盛达成了一年期的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合作协议的签订,让许文盛心头上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无以言表。
2006年7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濮阳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正式由濮阳市民政局完成了注册登记,核发了豫濮社证字第313号《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核准业务范围:“引资助农,组织培训农民进行贷款、购销、文化、生产合作活动。”
那一刻,许文盛内心澎湃,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