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六
在试验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总结经验。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在广大农民的热情参与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国家层面的金融政策,为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拓宽了道路,让贷款互助合作社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探索试验中,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创立了“总社+分社+互助中心”为框架的双层治理、统分结合的“濮阳模式”。服务农村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重塑金融与客户关系”“探索贷款风险控制模式”“创建真正属于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探索。
有中国小额信贷之父美誉的杜晓山教授,是最早支持许文盛创立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伯乐,他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情况了然于心。
他说:“合作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服务。随着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将来这种真正可以由农民主导的、真正为农民服务的金融合作社,就能够由草根长成参天大树。也就是说它能够真正覆盖到更多的农民,真正成为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生力量。”
杜晓山认为,许文盛的这个贷款互助合作社项目的探索试验,在中国农村算是比较早的,对中国农村的金融改革和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9年,时任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主任的臧景范,特别对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给予肯定并寄予厚望,提出“条件成熟后,可以在濮阳建总行,外地建分行”的建议。
201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带队的九部委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调研组,在听取了贷款互助合作社负责人许文盛汇报的情况后,胡晓炼副行长曾向省银监局表达了解决贷款互助合作社转制银行的期望。
2010年,市政府金融办、市银监局也曾有意让贷款互助合作社在濮阳县发起村镇银行,但因其经济总量不大、投资环境欠佳而不得不暂时搁浅。
2011年、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发表了对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调研评估报告,肯定了他们以“统分结合、内外互助、城乡互动”为核心的互助金融理念和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对贷款互助合作社给予了高度评价:“贷款互助合作社把资金管理技术同群众基础工作结合起来,外力促内生,内联促外引,统分结合,多层互助,这样的发展模式极具推广价值,为提升农村金融的普惠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6月,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濮阳农村社区金融教育培训项目”,从全国各地社会组织推荐提交给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的76个项目建议书评选中脱颖而出。
世界银行专家组对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的社区金融教育培训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面向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支持的农民,开展社区金融教育培训,组织动员他们以居住村落为单位,建立自己当家做主的新型金融合作社,体现公民平等获得金融资源的权利。社员作为村银行的主人,不仅有话语权,而且有监督权,贷款能否实施必须经由其他社员对其信用、经营能力、风险补偿等状况民主评议认可,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对国家农村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决策与参考,促进了农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
其实,许文盛与他所创建的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有一个更加伟大的梦想和追求,那就是在中国农村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广大农民自己的银行——中国农民互助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