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过河更新时间:2025-04-29 18:13:11
释放阅读上一章
小卒过河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5章

早上一进办公室,林枫就跟正在泡茶的姜嫽说“小姜,月底有家协会要举办一个企业沙龙,都是科技类型的企业,你围绕科技企业准备一个课件,月底去讲。”

“月底?讲是很想去讲,就是还有二周,做课件时间有点紧唉,我怕做出来的效果不好。科技企业我也不是很熟,心里没底。”姜嫽担心时间仓促,讲课效果不好,白天在公司时,没有时间做,全靠晚上回家做课件。

“想讲就行,先准备起来。”林枫把任务布置给姜嫽,她知道姜嫽这个人,时间再紧,她自己也会克服。然后,给协会一个回复,确认月底可以参加。

接下来的两周,本就加班的日子,也就无所谓加多长时间了。在公司加到九点钟回家,回家后有时工作到十二点,有时一、二点,早上五点起床。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再做些课件,把科技类企业的资料做的详实一些,讲课时才有话可说。

自打当了这个四审,内心倍感压力,一方面激起了自己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学习欲望也是空前高涨。业余时间,都被各种政策解析、案例解析、不同类型知识点梳理、汇总等占据着。虽然忙碌、累,但内心是充实的,有收获的。她心里清楚,很多同事都质疑自己,这样的局面,只能靠自已不断提高,才能树立威信。

她白天上班,经常加班,晚上看书、学习。并不是领导让她加班,而是压力让她不敢停下来。姜嫽很专注在这些事情上,周末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听课。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和学习,在意志上也是一种磨炼,姜嫽觉得很有收获。

妈妈看她最近总是点灯熬油的,连周末也在学习。又是一个周末,妈妈走进姜嫽的房间。“你适当休息一下。”

姜嫽说“不行,我们这行,有学不完的东西。”妈妈默默离开她的房间,姜嫽没有留意妈妈的担心。

五点,天还朦朦黑,赶紧爬起来,最后加工一下课件,今天可以发给林总看了,离林总说的二十八号,还有三天。

上午,林枫收到姜嫽的课件,内容挺充实,这就够了。做课件的事,布置给别人,有的人做的粗糙、不上心。课件做的像样些的,要另外结算工费,因为额外占用了他们的工作时间,一般每个组的组长结算时,一个课件五百元左右。姜嫽工作痛快,也从来没给过她一分钱,但质量却是最高的。

“小姜,课件做的可以,辛苦、辛苦啊。”林枫微笑着说。

“东拼西凑的,总算是完成了。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学习,每做一个类型的课题,就系统的长了些知识,也加深了理解。”姜嫽看到林枫还算满意,心里踏实了些。

“可以、可以。”林枫又何尝不知道,做课件的过程,是再一次加深对知识的梳理、记忆和理解呢?可是忙啊,哪有这个时间。自打做了这个总经理,心很累,工作千头万绪的,静不下心来,系统的看看书。林枫倒是羡慕姜嫽,一心扑在专业知识上,像海绵吸水一样,知识储备源源不断的增长。做了管人的工作,比什么都累。而管人,比管什么都难。

二十八号下午,吃过午饭,林枫、姜嫽就匆匆赶到协会培训室。姜嫽在上面讲,林枫在下面拍照片。所有讲课场景,都要放在公司的公众号里对外宣传,这是展示自己的橱窗。姜嫽讲完之后,林枫又在讲台上,讲了大概十五分钟。课后,参会企业扫描了秋实事务所的二维码,群主是林枫,负责答疑、咨询的人是姜嫽。四十多个人进群,又增加了一部分潜在客户,林枫心里满意,这些都是自己的业务储备啊。

在大家眼中,一直视培训为鸡肋。有用,但是要花心思准备。准备课件,准备相应的资料以及扩展资料,琢磨上课时话该怎么说。跟教师背课一样,只是这些课程实务性更强,课后企业会问些问题,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这就需要大量的、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业务积累。所以,讲了一天课的人下来,是很累的。

再说建群咨询,也是潜在业务,以前大家都搞过,后来提供咨询的人觉得自己花了时间,公司却没有相应的报酬,普遍热情不高。可是,先有投入,才有产出啊。在公司里遇冷的免费培训、咨询,在姜嫽接手的几个月里,渐渐有了起色。林枫心里开心,都是自己的潜在业务资源,又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负责,时间长了,会见成效的。

而这个咨询对于姜嫽来说,是不是鸡肋呢?还真不是。咨询群里提的问题,姜嫽答不上来的,就去找相应的、擅长的老师咨询。一方面她是四审,怎么也算个管理岗;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她是在为公司的客户群提供咨询,目标是公司业绩,总算是有问有答。

群里有各种类型的企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姜嫽就在这一问一答中,积累着自己的知识和实务应对方案。是积累,不是鸡肋。

只是姜嫽手里的咨询群达到三个以上时,她就应付不过来了。她在群里说,大家发问题,七十二小时内回答,这样就可以自己掌握回复时间,不被临时问题,打乱工作节奏。虽然回复的时间有点长,但三个群加起来,二百多家企业,自己一个人回复不过来,只能把时间加长了。

一天,群里有一家企业,问姜嫽能不能让秋实,为他们提供全年的咨询服务。企业单独加了姜嫽的微信,给姜嫽发了一份他们企业的简介,以及日常需要的服务内容。大家电话沟通后,企业让姜嫽,给报个价。姜嫽第一次报价,不知道该报多少,就问林总,林总给了一个价格。姜嫽做好报价单,发给他们。对方收到报价后,嫌报价太高,问能不能降一些,林总说不能。结果,没签成。

后来,又有一家企业,通过答疑群,单独加了姜嫽的微信,咨询能不能给他们做转让定价报告。姜嫽问林枫怎么报价,林枫给了报价之后,企业还价,林总没同意。结果,也没签成。

虽然,这两家都没签单成功,但反而给了姜嫽信心。看样子,这是行的通的,以后时间长了,总会有回报的。

之前,林枫一直想把姜嫽,提拔到管理岗位,让自己多一个支持者。林枫也信任姜嫽,认可她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但是,姜嫽过于拼命的做事方式,接手一件事,就想把这件事,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极致,反而让林枫没有安全感。她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尤其是自己的下属。

答疑群的报价,林枫本就报了高价,企业还点价是没有问题的,可以签。但是,她不想让姜嫽,这么快就去摸索签单的门路。否则,但凡公司给点支持,谁能保证,她不会成长为下一个,逼走组长的沈寒呢?即便成长,也要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林枫和金勇是有默契的,跟姜嫽还没建立这种默契。现在,还为时尚早。

“听客户说,你那边培训做的不错啊。”陈征到茶水间泡茶,发现水温不是一百度,需要再等会,就到林枫办公室坐坐。

因为,陈征发现林枫、姜嫽,把培训做的有点起色了,也想参与参与。他也想让姜嫽去给自己的客户资源讲课,他可没时间搞课件这些东西,让别人去讲,他还看不上,主要估计客户看不上。所里目前能出去讲课的,是卫老师、李老师,讲课方式老套。姜嫽专业知识自然是不如她们,但她表达能力好,很会说,这是陈征最看重的。

“还行,老板不是早就提议了吗,增加对外培训,刚好姜嫽擅长培训。”林枫看着陈征一副笑脸,算是职业假笑吧。林枫知道陈征的心思,他看到有起色,也想分一杯羹。但是,自己提拔的人,自己的资源,她不太情愿给陈征用。

“什么时候,让姜嫽也给我那批客户,培训培训。”

“这段时间她总加班,给她布置的任务挺多的。”林枫也笑着回复。

“再说、再说啊”陈征拿着他的小茶壶,回自己办公室了。

公司里有个不成文的传统,虽然大家同属一家公司,但不是同一个组,里面的关系微妙。虽然根据项目要求,各组人员互有合作,但结算时,可是亲兄弟明算账。所以,想用别组的人,可以用,但首先要征得别组组长的同意。姜嫽算哪一组,姜嫽哪组都不算,她归林枫和周董管。

对于别人来说是耗时间、耗精力的鸡肋,姜嫽洽洽做的有了起色,对她来说是积累。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5章

书名:小卒过河
作者名:凌空子
更新时间:2025-04-29 18:13:11

早上一进办公室,林枫就跟正在泡茶的姜嫽说“小姜,月底有家协会要举办一个企业沙龙,都是科技类型的企业,你围绕科技企业准备一个课件,月底去讲。”

“月底?讲是很想去讲,就是还有二周,做课件时间有点紧唉,我怕做出来的效果不好。科技企业我也不是很熟,心里没底。”姜嫽担心时间仓促,讲课效果不好,白天在公司时,没有时间做,全靠晚上回家做课件。

“想讲就行,先准备起来。”林枫把任务布置给姜嫽,她知道姜嫽这个人,时间再紧,她自己也会克服。然后,给协会一个回复,确认月底可以参加。

接下来的两周,本就加班的日子,也就无所谓加多长时间了。在公司加到九点钟回家,回家后有时工作到十二点,有时一、二点,早上五点起床。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再做些课件,把科技类企业的资料做的详实一些,讲课时才有话可说。

自打当了这个四审,内心倍感压力,一方面激起了自己的责任心,另一方面学习欲望也是空前高涨。业余时间,都被各种政策解析、案例解析、不同类型知识点梳理、汇总等占据着。虽然忙碌、累,但内心是充实的,有收获的。她心里清楚,很多同事都质疑自己,这样的局面,只能靠自已不断提高,才能树立威信。

她白天上班,经常加班,晚上看书、学习。并不是领导让她加班,而是压力让她不敢停下来。姜嫽很专注在这些事情上,周末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听课。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和学习,在意志上也是一种磨炼,姜嫽觉得很有收获。

妈妈看她最近总是点灯熬油的,连周末也在学习。又是一个周末,妈妈走进姜嫽的房间。“你适当休息一下。”

姜嫽说“不行,我们这行,有学不完的东西。”妈妈默默离开她的房间,姜嫽没有留意妈妈的担心。

五点,天还朦朦黑,赶紧爬起来,最后加工一下课件,今天可以发给林总看了,离林总说的二十八号,还有三天。

上午,林枫收到姜嫽的课件,内容挺充实,这就够了。做课件的事,布置给别人,有的人做的粗糙、不上心。课件做的像样些的,要另外结算工费,因为额外占用了他们的工作时间,一般每个组的组长结算时,一个课件五百元左右。姜嫽工作痛快,也从来没给过她一分钱,但质量却是最高的。

“小姜,课件做的可以,辛苦、辛苦啊。”林枫微笑着说。

“东拼西凑的,总算是完成了。理资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学习,每做一个类型的课题,就系统的长了些知识,也加深了理解。”姜嫽看到林枫还算满意,心里踏实了些。

“可以、可以。”林枫又何尝不知道,做课件的过程,是再一次加深对知识的梳理、记忆和理解呢?可是忙啊,哪有这个时间。自打做了这个总经理,心很累,工作千头万绪的,静不下心来,系统的看看书。林枫倒是羡慕姜嫽,一心扑在专业知识上,像海绵吸水一样,知识储备源源不断的增长。做了管人的工作,比什么都累。而管人,比管什么都难。

二十八号下午,吃过午饭,林枫、姜嫽就匆匆赶到协会培训室。姜嫽在上面讲,林枫在下面拍照片。所有讲课场景,都要放在公司的公众号里对外宣传,这是展示自己的橱窗。姜嫽讲完之后,林枫又在讲台上,讲了大概十五分钟。课后,参会企业扫描了秋实事务所的二维码,群主是林枫,负责答疑、咨询的人是姜嫽。四十多个人进群,又增加了一部分潜在客户,林枫心里满意,这些都是自己的业务储备啊。

在大家眼中,一直视培训为鸡肋。有用,但是要花心思准备。准备课件,准备相应的资料以及扩展资料,琢磨上课时话该怎么说。跟教师背课一样,只是这些课程实务性更强,课后企业会问些问题,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这就需要大量的、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业务积累。所以,讲了一天课的人下来,是很累的。

再说建群咨询,也是潜在业务,以前大家都搞过,后来提供咨询的人觉得自己花了时间,公司却没有相应的报酬,普遍热情不高。可是,先有投入,才有产出啊。在公司里遇冷的免费培训、咨询,在姜嫽接手的几个月里,渐渐有了起色。林枫心里开心,都是自己的潜在业务资源,又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负责,时间长了,会见成效的。

而这个咨询对于姜嫽来说,是不是鸡肋呢?还真不是。咨询群里提的问题,姜嫽答不上来的,就去找相应的、擅长的老师咨询。一方面她是四审,怎么也算个管理岗;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她是在为公司的客户群提供咨询,目标是公司业绩,总算是有问有答。

群里有各种类型的企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姜嫽就在这一问一答中,积累着自己的知识和实务应对方案。是积累,不是鸡肋。

只是姜嫽手里的咨询群达到三个以上时,她就应付不过来了。她在群里说,大家发问题,七十二小时内回答,这样就可以自己掌握回复时间,不被临时问题,打乱工作节奏。虽然回复的时间有点长,但三个群加起来,二百多家企业,自己一个人回复不过来,只能把时间加长了。

一天,群里有一家企业,问姜嫽能不能让秋实,为他们提供全年的咨询服务。企业单独加了姜嫽的微信,给姜嫽发了一份他们企业的简介,以及日常需要的服务内容。大家电话沟通后,企业让姜嫽,给报个价。姜嫽第一次报价,不知道该报多少,就问林总,林总给了一个价格。姜嫽做好报价单,发给他们。对方收到报价后,嫌报价太高,问能不能降一些,林总说不能。结果,没签成。

后来,又有一家企业,通过答疑群,单独加了姜嫽的微信,咨询能不能给他们做转让定价报告。姜嫽问林枫怎么报价,林枫给了报价之后,企业还价,林总没同意。结果,也没签成。

虽然,这两家都没签单成功,但反而给了姜嫽信心。看样子,这是行的通的,以后时间长了,总会有回报的。

之前,林枫一直想把姜嫽,提拔到管理岗位,让自己多一个支持者。林枫也信任姜嫽,认可她认真努力的工作态度。但是,姜嫽过于拼命的做事方式,接手一件事,就想把这件事,做到自己能够达到的极致,反而让林枫没有安全感。她喜欢,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尤其是自己的下属。

答疑群的报价,林枫本就报了高价,企业还点价是没有问题的,可以签。但是,她不想让姜嫽,这么快就去摸索签单的门路。否则,但凡公司给点支持,谁能保证,她不会成长为下一个,逼走组长的沈寒呢?即便成长,也要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林枫和金勇是有默契的,跟姜嫽还没建立这种默契。现在,还为时尚早。

“听客户说,你那边培训做的不错啊。”陈征到茶水间泡茶,发现水温不是一百度,需要再等会,就到林枫办公室坐坐。

因为,陈征发现林枫、姜嫽,把培训做的有点起色了,也想参与参与。他也想让姜嫽去给自己的客户资源讲课,他可没时间搞课件这些东西,让别人去讲,他还看不上,主要估计客户看不上。所里目前能出去讲课的,是卫老师、李老师,讲课方式老套。姜嫽专业知识自然是不如她们,但她表达能力好,很会说,这是陈征最看重的。

“还行,老板不是早就提议了吗,增加对外培训,刚好姜嫽擅长培训。”林枫看着陈征一副笑脸,算是职业假笑吧。林枫知道陈征的心思,他看到有起色,也想分一杯羹。但是,自己提拔的人,自己的资源,她不太情愿给陈征用。

“什么时候,让姜嫽也给我那批客户,培训培训。”

“这段时间她总加班,给她布置的任务挺多的。”林枫也笑着回复。

“再说、再说啊”陈征拿着他的小茶壶,回自己办公室了。

公司里有个不成文的传统,虽然大家同属一家公司,但不是同一个组,里面的关系微妙。虽然根据项目要求,各组人员互有合作,但结算时,可是亲兄弟明算账。所以,想用别组的人,可以用,但首先要征得别组组长的同意。姜嫽算哪一组,姜嫽哪组都不算,她归林枫和周董管。

对于别人来说是耗时间、耗精力的鸡肋,姜嫽洽洽做的有了起色,对她来说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