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9章
夜色再次降临红旗沟,寒风卷着残雪,拍打着窗户纸,发出呜呜的声响。但在顾建业和李文秀的这间小破屋里,却弥漫着一股与屋外冰冷世界截然不同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浓郁肉香!
屋子中央,一个从队部伙房“借”来的小陶锅架在临时垒起的简易小灶上,锅里正炖着大块的五花肉和切成厚片的猪肝,还放了些白天剩下的酸菜和几个土豆。没有复杂的调料,只放了些盐巴和几粒花椒,但那原始而霸道的肉香,足以让任何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疯狂!
屋子里挤满了人。
王大力、赵强、孙明三个知青点的“核心武力”赫然在列。还有白天被顾建业点名表扬、并展现出非凡组织能力和细致作风的沈若雪,也被“邀请”了过来。除此之外,还有村里的老木匠李师傅和老泥瓦匠张师傅,这两位在昨天的粮仓抢修中,对顾建业的技术和指挥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文秀则忙前忙后地给大家倒着热水,脸上洋溢着主人翁般的热情和自豪。
这是顾建业精心组织的一场“核心团队建设”晚宴,用这实实在在的肉香,目标则是将这些在各自领域有着影响力或潜力的人,彻底拉拢到自己的“乡村建设计划”大旗之下!
此刻,除了顾建业和心知肚明的李文秀,其他人都被这锅炖肉吸引了全部心神,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翻滚的肉块,喉结不时滚动,拼命地咽着口水。
尤其是王大力三人,他们虽然之前也吃了杀猪菜,但哪里比得上眼前这几乎全是“干货”的炖肉?那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那厚实粉糯的猪肝,简直是在挑战他们意志力的极限!
沈若雪虽然不像王大力他们那样失态,但她那双清冷的眸子里,也映照着锅里跳跃的火光和诱人的肉色,显然,对于长期缺乏油水的身体来说,这种诱惑同样难以抵挡。
老木匠李师傅和老泥瓦匠张师傅则相对矜持一些,但眼神里也充满了对肉食的渴望,以及对顾建业这位“能人”的敬重。
“咳咳,”顾建业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令人尴尬的沉默,“今天请大家来,一是感谢大家在粮仓抢修中的鼎力相助,没有各位师傅的经验、各位兄弟姐妹的力气,光靠我一个人,是绝对不行的。”
他先是肯定了所有人的功劳,姿态放得很低。
“建业同志太客气了!主要还是你的法子好!”李师傅连忙摆手。
“是啊是啊!我们就是出点傻力气!”张师傅也附和道。
王大力更是拍着胸脯:“建业哥!有事你说话!上刀山下火海,兄弟们皱一下眉头不是好汉!”赵强孙明赶紧点头。
顾建业笑了笑,压了压手:“大家的心意我明白。这锅肉,就是队里奖励的,咱们今天就敞开了吃!算是咱们这个‘抢修突击队’的内部庆功宴!”
“好!”王大力第一个叫好,眼睛都快粘在锅上了。
顾建业拿起一个豁口大碗,先给李师傅和张师傅一人盛了一大勺带着汤汁的肉和肝,然后是王大力、赵强、孙明,接着是沈若雪,最后才轮到自己和李文秀。
“吃!都别客气!”顾建业招呼道。
一声令下,众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拿起自带的碗筷,朝着锅里伸去!
一时间,屋内只剩下呼噜呼噜的吃肉声和满足的咀嚼声。
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入口即化,醇厚的肉香瞬间在口腔中爆开;粉糯的猪肝带着独特的甘香,让人欲罢不能;就连炖得软烂的土豆和吸满了肉汁的酸菜,也变得无比美味!
这是他们许多人,这辈子吃过的最香、最解馋的一顿饭!
就连一向清冷的沈若雪,也小口小口地吃着,脸颊微微泛红,显然也被这美味所打动。
看着众人狼吞虎咽的样子,顾建业心中暗笑。果然,没有什么比实实在在的利益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尤其是在这缺衣少食的年代,一顿饱含油水的肉,足以让许多人放下戒备,甚至肝脑涂地。
等大家吃得差不多,肚子里垫了底,顾建业才放下碗筷,再次开口,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各位,肉也吃了,咱们说点正事。”
众人闻言,也都放慢了动作,抬起头看向顾建业,知道戏肉来了。
“昨天粮仓的事情,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顾建业的目光扫过众人,“咱们红旗沟,不仅仅是粮仓,家家户户的房子,包括咱们知青点,是不是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漏风、漏雨、不保暖、甚至有安全隐患?”
这话问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李师傅和张师傅深有体会地点点头,他们修了一辈子房子,对村里房屋的状况了如指掌。王大力等人更是感同身受,知青点的居住条件有多差,他们比谁都清楚。
“我想,”顾建业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咱们不能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想个长远的法子,彻底改善咱们的居住环境!让大家都能住上牢固、暖和、亮敞的房子!让这个冬天,不再那么难熬!”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改善居住环境?这可是个大工程!谈何容易?
“建业同志,”李师傅皱着眉头开口,“想法是好,可这......工程量太大了!村里哪有那么多钱和材料?光靠咱们这点人手......”
“钱和材料确实是问题,但不是不能解决。”顾建业胸有成竹,“钱,我们可以通过发展集体副业来挣;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土、石、木、草,关键是怎么用,怎么改良!人手,只要大家心齐,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指着那幅已经更加完善的“乡村建设蓝图”,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
“我的初步想法是,先从咱们知青点开始试点!我们人相对集中,思想也更活跃一些。就按照这个规划来,拆旧建新,统一标准,建成几栋保温、采光、卫生条件都更好的联排房!”
“联排房?”王大力等人再次被这个新名词吸引。
顾建业耐心地解释了联排房的优势,以及他设计的改良土坯墙、泥瓦结合屋顶、升级版火炕,甚至是“地暖”的具体构造和好处。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专业的理论支撑,又结合了实际的可行性,特别是当他讲到升级版火炕能比王大力他们屋的更省柴、更暖和,甚至能让整个地面都热起来时,王大力、赵强、孙明的眼睛都快放出光来了!
“真......真能让地上都热起来?”赵强难以置信地问道。
“理论上完全可行,利用烟道余热就行,施工稍微复杂一点,但效果绝对好!”顾建业肯定地回答。
李师傅和张师傅听得更是如痴如醉。顾建业说的很多东西,比如墙体保温层、屋顶防水处理、烟道优化设计等,都是他们闻所未闻、但仔细一想又极有道理的!这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此刻看向顾建业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佩服,而是近乎崇拜了!这年轻人脑子里装的东西,简直是座宝库啊!
就连一直沉默的沈若雪,此刻也抬起了头,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她虽然不懂建筑,但顾建业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规划以及话语中透露出的那种超越时代的视野,却让她隐隐感觉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知青,绝非池中之物。
“......所以,”顾建业结束了他的阐述,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关键就看在座的各位!李师傅、张师傅,你们是咱们红旗沟技术的顶梁柱,很多施工细节离不开你们的把关和指导!”
“没问题!建业同志你放心!只要你需要,我们这把老骨头随时听你调遣!”两位老师傅拍着胸脯保证,能参与这样“开天辟地”的工程,他们也感到无比荣幸和兴奋!
“王哥、赵哥、孙明,”顾建业又看向王大力三人,“你们是咱们知青点的骨干力量,有力气,有干劲!我需要你们带头冲锋,把大家伙儿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建业哥你放心!”王大力把胸脯拍得山响,“谁敢不听话,看我不削他!为了热炕头…哦不,是为了大家能住上好房子,豁出去了!”赵强孙明也连连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睡在温暖如春、地面都发热的新房子里的美好景象。
最后,顾建业的目光落在了沈若雪身上:“沈若雪同志,你心思缜密,做事有条理。我希望你能负责材料的管理、记录,以及一些细节工作的协调。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沈若雪迎着顾建业的目光,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点了点头:“我尽力。”简单的三个字,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
“好!”顾建业用力一拍手,“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这个‘红旗沟乡村建设核心小组’,就算正式成立了!从明天开始,咱们就分头行动!我去说服李支书,争取大队的支持!李师傅、张师傅负责摸底村里的材料储备和可用工具!王哥你们负责发动其他知青,先从清理场地、准备基础材料开始!沈若雪同志负责制定一个详细的材料需求清单和管理办法!”
任务分配清晰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和希望在心中升腾!
一群身份各异、性格不同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因为一个充满魅力的蓝图,也因为一顿简单却意义非凡的炖肉,凝聚在了一起!
万事开头难,但最难的第一步,顾建业已经成功迈出!
接下来,就是去说服那位掌握着最终决策权的老支书了!他相信,凭借着已经建立的威望和这份切实可行的计划,李顺才没有理由拒绝一个能让红旗沟改天换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