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2章
玉娘推门时,黄铜门环擦过门臼,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她低着头往里走,眼风却忍不住往四下瞟——紫檀木的梳妆台上摆着面菱花镜,镜边嵌着米粒大的珍珠,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在镜面上滚出金亮的弧线;墙上挂着的《寒江独钓图》是前儿新换的,墨色浓淡间仿佛真有江风穿堂而过;就连铺在脚踏上的波斯地毯,都绣着她叫不出名字的花纹,踩上去像陷进了云絮里。
“水烫么?”曹夫人斜倚在引枕上,乌发松松挽着,鬓边簪了支碧玉簪,晨光落在她眼角的细纹上,倒显得格外柔和。
柳玉娘忙屈膝回话:“回夫人,用温水兑过了。”她学着青黛姐姐的样子,先把帕子在水里浸透,拧到半干才递过去,指尖不小心碰到曹夫人的手,那手上戴着只赤金镯子,凉丝丝地滑过她的皮肤。
伺候曹夫人梳洗时,她总爱偷偷看镜里的影子。
曹夫人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嵌宝金簪在镜中闪着微光,而她自己的影子总缩在角落里,青灰色的宫装袖口磨出了细毛,却被她用线细细缝过,几乎瞧不出破绽。
前儿青黛姐姐夸她手巧,说这针脚比绣房里的小丫头还匀净,她当时没敢笑,心里却甜了好几天。
早茶用的是雨前龙井,柳玉娘捧着茶盏往廊下走,看见砚秋院的小丫鬟正往石阶上摆花盆。
那是两盆新移来的茉莉,绿叶子上还沾着泥,却已经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苞。
大县主李瑶英最爱茉莉,大前年这个时候,她还在自己院里种了半架,可惜逃难走了,没能带走自己心爱的花。
回听竹院时,青黛正站在廊下数着新到的绸缎。
一匹匹锦缎摊在竹榻上,像铺开的晚霞——石榴红的是给曹夫人做秋衫的,月白的要送去云栖院给二郎君做衬里,还有匹暗纹织金的,青黛说要留着给太夫人寿宴时用。
柳玉娘蹲在旁边帮忙理丝线,那金线捻得比头发还细,缠在指尖像握着缕阳光。
“仔细些,这线金贵着呢。”青黛笑着拍她的手背。“等过了端午,夫人说要给你们裁新衣裳,你想要什么颜色?”
柳玉娘心里咯噔一下,手指差点把线扯断。她进宫时穿的那件半旧夹袄,还是邻村阿婆给缝的,如今袖口都磨破了。
要是真能有件新衣裳......她想起前儿在宫道上见过霁月殿的侍女,穿的是天青色的绫罗,走起路来裙摆像漾着水纹。
“想什么呢?”青黛推了她一把,“难不成想要霞帔不成?”
她慌忙低下头,脸颊烫得厉害。其实她不敢要那么好的料子,只要像同房的春桃那件月白粗布衫就好,干净利落,干活也方便。
春桃那件衫子是去年生辰时青黛姐姐给的,领口绣着朵小小的桃花,她总说等玉娘有了新衣裳,要帮她也绣一朵。
晌午歇晌时,柳玉娘搬了张小竹凳坐在廊下,就着日头缝补自己的袜底。刚进宫时她总把针脚缝歪,现在却能绣出小小的万字纹了。
等到暮色已经漫进了各个院子。听竹院的灯次第亮起来,烛火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窗棂的影子,像幅淡淡的水墨画。
柳玉娘帮着收拾完茶具,又去给院里的兰草浇了水,那几盆兰草是曹夫人的心尖宠,叶片嫩得像能掐出水来,她总怕自己笨手笨脚碰坏了,浇水时都用的细颈壶,一点点往根上淋。
“玉娘,过来。”曹夫人坐在灯下翻着账本,忽然朝她招手。
她心里一紧,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走到跟前才发现夫人手里拿着支银簪,簪头是朵小小的玉兰花。“今儿见你干活仔细,这个赏你。”曹夫人把簪子放在她手心,“小姑娘也得多打扮打扮自己。”
银簪握在手里凉丝丝的,玉兰花苞上还刻着细细的纹路。柳玉娘的手指微微发颤,这是她头回得夫人的赏,比春桃给的梅花糕还让她心慌。
她福了福身,转身时差点撞到门框,惹得曹夫人和青黛都笑了。
回到苔痕院的小厢房时,春桃正趴在桌上描花样。看见她手里的银簪,眼睛一下子亮了:“我的天!夫人竟赏了你这个?”
柳玉娘把簪子插在发髻上,对着春桃那面裂了缝的铜镜照了又照。
镜里的姑娘梳着双丫髻,银簪在昏黄的油灯下闪着微光,倒真有了几分宫里人的模样。春桃凑过来帮她把碎发抿好,忽然指着窗外:“你看!”
她顺着春桃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昭信殿的角楼顶上,一轮满月正慢慢爬上来,把各院的屋脊都镀上了层银霜。
听竹院的竹影在月光里轻轻摇晃,砚秋院的石榴树影投在墙上,像幅浓淡相宜的墨画,就连空着的枕月院,都透着股清幽幽的静。
“听说等月圆的时候,太夫人会在寿安殿摆宴。”春桃托着下巴,眼睛望着月亮,“到时候六局的人会在院里搭戏台,唱《长生殿》呢。”
柳玉娘也望着月亮,手里轻轻摩挲着那支银簪。她不知道《长生殿》是什么样的戏,也不知道寿安殿的宴席会有多热闹,但她忽然觉得,这晋王宫好像也没那么可怕。
在这里有曹夫人的温和,有青黛姐姐的照拂,有春桃的陪伴,还有支会在月光下发光的银簪。
夜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油灯晃了晃。柳玉娘把银簪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放进那个捡来的螺钿盒子里,和她攒下的几枚银角子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