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2章
热炕带来的轰动效应,远超顾建业的预期。
王大力那屋,几乎成了整个红旗沟知青点的“旅游景点”。一波又一波冻得瑟瑟发抖的知青涌进来,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与屋外冰天雪地截然不同的暖意,摸着那滚烫的炕面,个个啧啧称奇,看向顾建业的眼神充满了炽热和渴望。
“建业哥!我们屋也要改!”
“建业,我这儿有半袋子去年藏下的干豆子,你看能不能先帮我们弄?”
“我......我爹是木匠,我能帮你打下手!保证听话!”
原本门可罗雀、人人避之不及的顾建业和李文秀的破屋,也一下子变得门庭若市。各种讨好、示好的话语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偷偷塞来了几个冻得硬邦邦的土豆,或者一把炒得焦黄的杂粮。
顾建业对此一概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回应:
“改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材料、体力都得跟上。而且我刚忙完,得歇歇。大家先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按顺序来,谁准备得充分,谁先改。”
他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立下了规矩,将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这种“欲擒故纵”的态度,反而让那些急于改善居住环境的知青更加上心,一个个铆足了劲去搜罗干草、黄泥,生怕落于人后。
喧嚣散去,顾建业回到自己的屋子,关上门,将那最后半袋黄豆小心收好。李文秀则兴奋地整理着那些知青们送来的“小礼物”,主要是些粗粮和干菜,虽然不多,却也解了燃眉之急。
“建业,你现在可真是咱们知青点的‘大能人’了!”李文秀脸上放光,与有荣焉,“你看他们那个巴结劲儿!”
顾建业只是笑了笑,走到炕边坐下。这点小恩小惠和吹捧,还不足以让他动容。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他需要尽快恢复体力,然后,思考如何将这点“技术优势”转化为更实际的利益和更稳固的地位。仅仅是改造几个土炕,还远远不够。
就在他沉思之际,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沉稳的气度。紧接着,响起了敲门声。
“是建业在屋里吗?”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响起。
顾建业和李文秀对视一眼,都听出了来人的身份——红旗沟大队的老支书,李顺才!
李文秀连忙起身去开门。顾建业也赶紧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襟。这位老支书,在原身的记忆里,是个相对正直、有威望的长者,之前他发烧,似乎也是这位老人帮了忙。
门开了,寒风中,一个穿着厚实、略显臃肿的蓝色棉袄,头上戴着一顶旧棉帽,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站在门外。他身后,还跟着那个怯生生的小身影——小石头。
“李爷爷!”李文秀恭敬地喊了一声。
“李支书。”顾建业也微微点头致意。
李顺才的目光锐利,先是扫了一眼屋内明显修补过的墙壁,又感受了一下比屋外明显暖和不少的空气,最后落在了顾建业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许。
“呵呵,看来传言不虚啊。”李顺才爽朗地笑了笑,迈步走进屋里,“都说知青点出了个能人,把冰窖一样的土炕改成了‘火焰山’,果然名不虚传!”
他身手在炕沿上摸了摸,感受着那温热的触感,点了点头:“好!好手艺!咱们山里人,祖祖辈辈就这么垒炕,还真没想过能这么改!省柴又暖和,这是大好事啊!”
“李支书过奖了,只是懂点皮毛,瞎琢磨的。”顾建业谦虚道。
“诶!能琢磨出来解决大问题的,就不是皮毛,是真本事!”李顺才摆摆手,目光炯炯地看着顾建业,“建业啊,不瞒你说,我今天来,除了看看你这‘神炕’,还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顾建业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李支书请讲,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李顺才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多了些愁容:“唉,还不是队里的事!眼看这天越来越冷,估摸着过两天就得下大雪了。可咱们队里的粮仓......顶棚有几处漏得厉害,墙角也有点糟朽。要是大雪压下来,或者雪水灌进去,那几千斤救命粮可就悬了!”
他指了指外面:“找队里的泥瓦匠看了,都说不好修,得大动干戈,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好。我这不是听说你手艺巧,脑子活,就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省事又管用的法子,先应应急,把这个冬天撑过去?”
粮仓!
顾建业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可比改造几个土炕的意义重大多了!粮仓关系到整个大队的口粮,是集体财产的重中之重!如果他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他在红旗沟的地位,将彻底超越一个“会修炕的知青”,上升到能为集体解决实际困难的“技术人才”层面!
更重要的是,这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在建筑结构、材料运用方面更深层次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改良炕灶这点“小道”!
“李支书,粮仓在什么位置?能不能带我去看看?”顾建业没有立刻打包票,而是沉稳地问道,“得先看过具体情况,才能判断能不能修,该怎么修。”
“应该的!应该的!”李顺才见他没有推辞,脸上露出喜色,“走!我这就带你去!”
说完,他便带着顾建业和同样好奇跟上的李文秀,向着村子中心的粮仓走去。小石头也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寒风呼啸,雪粒打在脸上生疼。但顾建业的心头,却是一片火热。
机会,已经送到了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