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随谈更新时间:2025-05-08 20:12:56
释放阅读上一章
《道德经》随谈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上一章老子从德的角度讲述了大邦和小邦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一章老子则再次从道的作用方面阐明“道”的重要和可贵。

在以往的学习交流中,我们已经了解“道”是宇宙运行的总则,尽管它呈现出“希、夷、微”的状态,但并非深晦莫测,它是天地万物自有且永恒存在的内在规律,对整个人类社会运行发展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因此老子在本章开头便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把“道”称作天地万物间最高的奥秘,“奥”一方面显示出“道”的神秘莫测,另一方面则是隐藏,含有庇荫的意思。“道”蕴藏于万物,主宰万物,庇荫万物,容保万物,它既是创生万物的根源,也是推动万物造化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万物之理和万物之序的设定者,万物非道不能生,非道不能成。况且,大道本身不是单向性的,它的本质是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统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善恶相伴,美丑相形,任何事物都同时伴随着对立面或向对立面转化,这是大道的丰富性、立体性的体现。所以,君王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非道不能正,非道不能久。而且,万事万物在“道”看来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并因其“惟道是从”、循道而为,又都会得到“道”的保护,故而,道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六十二章

作者名: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
更新时间:2025-05-08 20:12:56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上一章老子从德的角度讲述了大邦和小邦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一章老子则再次从道的作用方面阐明“道”的重要和可贵。

在以往的学习交流中,我们已经了解“道”是宇宙运行的总则,尽管它呈现出“希、夷、微”的状态,但并非深晦莫测,它是天地万物自有且永恒存在的内在规律,对整个人类社会运行发展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因此老子在本章开头便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把“道”称作天地万物间最高的奥秘,“奥”一方面显示出“道”的神秘莫测,另一方面则是隐藏,含有庇荫的意思。“道”蕴藏于万物,主宰万物,庇荫万物,容保万物,它既是创生万物的根源,也是推动万物造化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万物之理和万物之序的设定者,万物非道不能生,非道不能成。况且,大道本身不是单向性的,它的本质是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统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善恶相伴,美丑相形,任何事物都同时伴随着对立面或向对立面转化,这是大道的丰富性、立体性的体现。所以,君王治理天下,也是同样的道理,非道不能正,非道不能久。而且,万事万物在“道”看来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并因其“惟道是从”、循道而为,又都会得到“道”的保护,故而,道是“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